-
题名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氮矿化特征变化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秀月
付岩梅
刘楠
冯富娟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66-3574,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9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5EA0)
-
文摘
土壤氮矿化是氮素生物地理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表征着土壤的供氮潜力,其变化过程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从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红松林及其退化形成的次生阔叶林样地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好气室内培养法,研究在不同培养温度(4℃、12℃、20℃、28℃和36℃)和湿度(20%、40%、60%、80%和100%饱和持水量,WHC)下,2种林地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始红松林相比,次生阔叶林表层土(0—20cm)的有机质、全碳、全氮、硝态氮、碳/氮比、全磷、速效磷、速效钾、pH值均显著升高,铵态氮显著降低(P<0.05)。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表层土壤的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均显著低于次生阔叶林,但净氨化速率的变化则相反;培养温度和湿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氮转化速率影响显著(P<0.001)。原始红松林和次生阔叶林净矿化速率对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最适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8℃—36℃和60%(WHC)。原始红松林土壤氮矿化温度敏感性指数(Q10)显著高于次生阔叶林(P<0.05),均值分别为2.08和1.80,Q10与基质质量指数(A)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土壤氮营养生境
净矿化速率
温度敏感性指数
-
Keywords
primitive Korean pine forests
soil nitrogen nutrition
net mineralization rat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ndex
-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