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综合调理剂对集约化设施土壤氮素吸收及其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刘明
卢树昌
+3 位作者
朱梦梦
李婧涵
刘树宇
赵鑫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33-38,共6页
设施菜田氮养分投入偏高,造成土壤潜在面源污染风险增加。本研究采用不同种类土壤调理剂开展设施盆栽试验,研究糯玉米生长、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形态转化。试验结果表明:T8(白云石100%+明矾50%)处理在糯玉米生长中期株高、茎粗等长势指...
设施菜田氮养分投入偏高,造成土壤潜在面源污染风险增加。本研究采用不同种类土壤调理剂开展设施盆栽试验,研究糯玉米生长、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形态转化。试验结果表明:T8(白云石100%+明矾50%)处理在糯玉米生长中期株高、茎粗等长势指标较好,干物质质量最高,干物质含量为95.0 g·盆^(-1),高于CK处理16.7%,氮素吸收量也较高。在减少土壤全氮含量方面,施用组合调理剂处理大于单一调理剂的处理,其中T9(生物炭30%+腐植酸30%+明矾30%)组合处理效果较好,且土壤C/N显著增高,而T8处理对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作用显著,较CK处理相比,硝态氮含量减少了14.12%,可减少土壤中有效氮素的积累。另外,综合调理剂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大于单一调理剂处理。综合来看,盆栽试验条件下,T8处理在糯玉米生长、干物质质量积累以及氮素吸收方面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调理剂
土壤
氮素
吸收
设施菜田
土壤氮素形态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对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丽
张志永
+4 位作者
李春辉
万成炎
胡红青
付庆灵
胡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的紫色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原位试验研究不同淹水深度(0、2、5和15m)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180d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未淹水(0m)对比,水深2m处的铵态氮...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的紫色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原位试验研究不同淹水深度(0、2、5和15m)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180d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未淹水(0m)对比,水深2m处的铵态氮含量增加显著,而水深15m处的硝态氮含量显著(P<0.05)减少。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淹水深度的响应有显著差异(P<0.05)。对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而言,水深15m处的无机氮含量比未淹水(0m)减少3.96mg/kg。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随淹水深度增加有所下降,而羟胺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均在水深2m处达到最大值。除脲酶外,其他酶活性均高于未淹水(0m)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原位试验
淹水深度
季节性淹水落干
土壤氮素形态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连栽对土壤氮含量和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7
3
作者
索沛蘅
杜大俊
+2 位作者
王玉哲
胡亚林
刘先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连栽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为探讨连栽杉木林地土壤氮循环的障碍机理,以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天然次生林、1代和2代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杉木连栽过程中土壤不同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全氮)含...
连栽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为探讨连栽杉木林地土壤氮循环的障碍机理,以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天然次生林、1代和2代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杉木连栽过程中土壤不同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氮素含量和土壤氮转化酶(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天冬酰胺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核苷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2代杉木人工林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而其它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不显著;(2)土壤亚硝酸还原酶、蛋白酶及天冬酰胺酶活性随连栽代数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1代>2代>天然次生林,蛋白酶活性随着连栽代数增加而增加,天冬酰胺酶活性表现为天然次生林>2代>1代;(3)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微生物量氮(MB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天冬酰胺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全氮(TN)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栽
杉木人工林
土壤氮素形态
土壤
氮转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调理剂对集约化设施土壤氮素吸收及其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刘明
卢树昌
朱梦梦
李婧涵
刘树宇
赵鑫霞
机构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33-38,共6页
基金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110061113)
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9YFZCSN00290)。
文摘
设施菜田氮养分投入偏高,造成土壤潜在面源污染风险增加。本研究采用不同种类土壤调理剂开展设施盆栽试验,研究糯玉米生长、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形态转化。试验结果表明:T8(白云石100%+明矾50%)处理在糯玉米生长中期株高、茎粗等长势指标较好,干物质质量最高,干物质含量为95.0 g·盆^(-1),高于CK处理16.7%,氮素吸收量也较高。在减少土壤全氮含量方面,施用组合调理剂处理大于单一调理剂的处理,其中T9(生物炭30%+腐植酸30%+明矾30%)组合处理效果较好,且土壤C/N显著增高,而T8处理对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作用显著,较CK处理相比,硝态氮含量减少了14.12%,可减少土壤中有效氮素的积累。另外,综合调理剂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大于单一调理剂处理。综合来看,盆栽试验条件下,T8处理在糯玉米生长、干物质质量积累以及氮素吸收方面表现更好。
关键词
综合调理剂
土壤
氮素
吸收
设施菜田
土壤氮素形态
转化
Keywords
comprehensive conditioner
soil nitrogen uptake
greenhouse field
soil nitrogen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对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程丽
张志永
李春辉
万成炎
胡红青
付庆灵
胡莲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13ZX07104-004)
三峡后续工作科研项目(2013HXKY2-3)
文摘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的紫色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原位试验研究不同淹水深度(0、2、5和15m)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180d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未淹水(0m)对比,水深2m处的铵态氮含量增加显著,而水深15m处的硝态氮含量显著(P<0.05)减少。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淹水深度的响应有显著差异(P<0.05)。对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而言,水深15m处的无机氮含量比未淹水(0m)减少3.96mg/kg。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随淹水深度增加有所下降,而羟胺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均在水深2m处达到最大值。除脲酶外,其他酶活性均高于未淹水(0m)处理。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原位试验
淹水深度
季节性淹水落干
土壤氮素形态
酶活性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in situexperiment
water depth
seasonal flooding and drying
soil nitrogen forms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连栽对土壤氮含量和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27
3
作者
索沛蘅
杜大俊
王玉哲
胡亚林
刘先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378
41603081)
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J01458)
文摘
连栽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为探讨连栽杉木林地土壤氮循环的障碍机理,以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天然次生林、1代和2代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杉木连栽过程中土壤不同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氮素含量和土壤氮转化酶(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天冬酰胺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核苷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2代杉木人工林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而其它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不显著;(2)土壤亚硝酸还原酶、蛋白酶及天冬酰胺酶活性随连栽代数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1代>2代>天然次生林,蛋白酶活性随着连栽代数增加而增加,天冬酰胺酶活性表现为天然次生林>2代>1代;(3)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微生物量氮(MB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天冬酰胺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全氮(TN)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连栽
杉木人工林
土壤氮素形态
土壤
氮转化酶活性
Keywords
continuous plantatio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soil N form
soil N transformation related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综合调理剂对集约化设施土壤氮素吸收及其形态转化的影响
郭刘明
卢树昌
朱梦梦
李婧涵
刘树宇
赵鑫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对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程丽
张志永
李春辉
万成炎
胡红青
付庆灵
胡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杉木连栽对土壤氮含量和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索沛蘅
杜大俊
王玉哲
胡亚林
刘先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