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
19
1
作者
曲卫东
陈云明
+2 位作者
王琳琳
张飞
张学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72-77,共6页
以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柠条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0~50 cm土层总储量的49%~63%;2)相对于对照地,柠条林地土壤有...
以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柠条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0~50 cm土层总储量的49%~63%;2)相对于对照地,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柠条生长年限的增加先减小再升高最后趋于稳定,10、26、40、50 a柠条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5、3.236、2.775、2.444 kg/m2,26 a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随林龄增大其变化趋于稳定;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各林地土壤密度随柠条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柠条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性质间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根系生物量、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柠条的根系生长和固氮特性有助于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造林
土壤有机
碳
密度
土壤有机碳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凋落叶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以重庆中梁山为例
被引量:
13
2
作者
胡宁
马志敏
+4 位作者
蓝家程
伍宇春
傅瓦利
袁红
娄露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同阶段之间表现为,草地〈灌丛〈乔木林〈灌乔林,人工樟树林介于乔木林与灌乔林之间。(2)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有机碳、氮净释放率介于58.5%~72.9%与21.2%~63.9%之间,有机碳在分解期间表现为净释放,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凋落叶分解与养分释放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其中,凋落叶分解系数与0.25~1mm、〈0.25mm粒径团聚体轻组有机碳、氮之间关系密切。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叶分解速率及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恢复年限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有重要影响,轻组有机碳、氮优先向小粒径团聚体输入,小粒径团聚体在土壤有机碳、氮积累中有重要作用。凋落叶分解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同时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积累,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提高土壤层的养分保蓄与抗水土流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团聚体
有机
碳
/氮
土壤有机
碳
/氮
积累
植被恢复过程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
19
1
作者
曲卫东
陈云明
王琳琳
张飞
张学伍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榆林市绿巨人水利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72-77,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群落水分平衡与调控机理"(kzcx2-yw-BR-02)
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及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2008k-04)
文摘
以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柠条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0~50 cm土层总储量的49%~63%;2)相对于对照地,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柠条生长年限的增加先减小再升高最后趋于稳定,10、26、40、50 a柠条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5、3.236、2.775、2.444 kg/m2,26 a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随林龄增大其变化趋于稳定;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各林地土壤密度随柠条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柠条可以通过改变土壤性质间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根系生物量、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柠条的根系生长和固氮特性有助于有机碳的积累。
关键词
柠条
造林
土壤有机
碳
密度
土壤有机碳积累
Keywords
Caragana microphylla
afforest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il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凋落叶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以重庆中梁山为例
被引量:
13
2
作者
胡宁
马志敏
蓝家程
伍宇春
傅瓦利
袁红
娄露玲
机构
河南省新乡市地震局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9-54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192
41202135)
+1 种基金
重庆市院士专项(cstc2013jcjys2001)
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DL2011-04)
文摘
运用凋落物分解袋及样品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漠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不同阶段主要建群种凋落叶分解及有机碳、氮释放动态及其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分解系数介于0.73~1.33之间,不同阶段之间表现为,草地〈灌丛〈乔木林〈灌乔林,人工樟树林介于乔木林与灌乔林之间。(2)各植被恢复阶段凋落叶有机碳、氮净释放率介于58.5%~72.9%与21.2%~63.9%之间,有机碳在分解期间表现为净释放,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凋落叶分解与养分释放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其中,凋落叶分解系数与0.25~1mm、〈0.25mm粒径团聚体轻组有机碳、氮之间关系密切。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叶分解速率及有机碳、氮释放率随恢复年限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有重要影响,轻组有机碳、氮优先向小粒径团聚体输入,小粒径团聚体在土壤有机碳、氮积累中有重要作用。凋落叶分解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同时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积累,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提高土壤层的养分保蓄与抗水土流失能力。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团聚体
有机
碳
/氮
土壤有机
碳
/氮
积累
植被恢复过程
石漠化
Keywords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soil aggregates organic carbon/nitrogen, soil organic carbon/nitrogen accumul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ces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曲卫东
陈云明
王琳琳
张飞
张学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凋落叶分解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以重庆中梁山为例
胡宁
马志敏
蓝家程
伍宇春
傅瓦利
袁红
娄露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