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施肥量对饲用燕麦产量及土壤有机碳库周转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静
韩冰
+3 位作者
田永雷
包健
慕宗杰
白春利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为研究施氮量对土壤碳周转的调控作用,探索在人工草地中提高产量和增效土壤养分的施氮措施,达到减肥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在燕麦种植时,选取4个施氮梯度,收获后测定其产量,将取回的土壤采用控制试验进行培养矿化,通过矿化数据模拟土壤活性...
为研究施氮量对土壤碳周转的调控作用,探索在人工草地中提高产量和增效土壤养分的施氮措施,达到减肥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在燕麦种植时,选取4个施氮梯度,收获后测定其产量,将取回的土壤采用控制试验进行培养矿化,通过矿化数据模拟土壤活性和慢性两个碳库的周转,探索饲用燕麦施肥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增加饲用燕麦产量,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活化,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低氮和中氮处理(含氮量范围为75.98~82.32 g·kg^(-1))可以提高饲用燕麦的产量,达到生态降碳的目的。施肥活化了土壤碳库的周转,随着施肥量梯度的增加,活性碳库周转速率加快,低氮和中氮处理促进土壤有机碳形成慢性碳库,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本研究为人工建植草地的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益和减少碳排放的目标。综上,适宜的施氮量在增加饲用燕麦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施氮梯度
土壤有机碳周转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输入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截存与损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程淑兰
方华军
马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5,共4页
大气氮沉降对受氮限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截存/损耗的机理尚不清楚,尤其是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的认识明显不足。本文论述了外源性氮素(氮沉降、人为增氮)对凋落物分解、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周转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各组...
大气氮沉降对受氮限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截存/损耗的机理尚不清楚,尤其是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的认识明显不足。本文论述了外源性氮素(氮沉降、人为增氮)对凋落物分解、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周转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各组分(根系自养呼吸、根际微生物呼吸和SOM分解)对增氮的响应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在上述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拟解决的途径以及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凋落物分解
土壤有机碳周转
土壤
呼吸
稳定性
碳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潘红丽
谢祖彬
+3 位作者
朱建国
刘钢
张雅丽
蔡祖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采集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土壤(0~15 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
采集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土壤(0~15 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3年后,土壤颗粒组成较对照发生了改变,>53 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减小27%(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0%;53~25 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增大35%(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5%;<25 μm无明显变化,约占土壤总质量55%,三种粒级之间质量分数呈显著差异(p<0.05).FACE条件下,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碳质量分数在两个氮水平下平均为:>53 μm(30.60 g·kg^-1),<25 μm(13.08 g·kg^-1),25~53 μm(12.85 g·kg^-1,氮质量分数分别为2.42 g·kg^-1,1.33 g·kg^-1,1.12 g·kg^-1.>53 μm粒级的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粒级(p<0.001).FACE条件下土壤总碳、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6.2%和6.7%.从各粒级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新增碳、氮主要进入>53 μm粒级中,表明该粒级土壤颗粒对土壤碳氮循环(转化和保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将成为大气CO2的汇,这将为预测我国未来农田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土壤
粒级
土壤
碳
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周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量对饲用燕麦产量及土壤有机碳库周转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静
韩冰
田永雷
包健
慕宗杰
白春利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LHMS03053)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3YFHH0029)
鄂尔多斯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ZD20232312)。
文摘
为研究施氮量对土壤碳周转的调控作用,探索在人工草地中提高产量和增效土壤养分的施氮措施,达到减肥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在燕麦种植时,选取4个施氮梯度,收获后测定其产量,将取回的土壤采用控制试验进行培养矿化,通过矿化数据模拟土壤活性和慢性两个碳库的周转,探索饲用燕麦施肥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增加饲用燕麦产量,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活化,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低氮和中氮处理(含氮量范围为75.98~82.32 g·kg^(-1))可以提高饲用燕麦的产量,达到生态降碳的目的。施肥活化了土壤碳库的周转,随着施肥量梯度的增加,活性碳库周转速率加快,低氮和中氮处理促进土壤有机碳形成慢性碳库,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本研究为人工建植草地的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益和减少碳排放的目标。综上,适宜的施氮量在增加饲用燕麦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施氮梯度
土壤有机碳周转
机制
Keywords
feed oats
nitrogen application gradient
soil organic carbon turnover
分类号
S51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输入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截存与损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程淑兰
方华军
马艳
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00071)和(40601097)资助
文摘
大气氮沉降对受氮限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截存/损耗的机理尚不清楚,尤其是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的认识明显不足。本文论述了外源性氮素(氮沉降、人为增氮)对凋落物分解、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周转的影响,以及土壤呼吸各组分(根系自养呼吸、根际微生物呼吸和SOM分解)对增氮的响应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在上述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拟解决的途径以及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氮沉降
凋落物分解
土壤有机碳周转
土壤
呼吸
稳定性
碳
同位素
Keywords
nitrogen deposition
decomposition of litter
turnover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respiration
stable isotopes
分类号
S714.5 [农业科学—林学]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潘红丽
谢祖彬
朱建国
刘钢
张雅丽
蔡祖聪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9-274,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CCDMCTE-2002CB412502
2002CB714003)
+4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0571157
40271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NSFC-4012014081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2-40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252)
文摘
采集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Oryza sativa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土壤(0~15 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3年后,土壤颗粒组成较对照发生了改变,>53 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减小27%(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0%;53~25 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增大35%(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5%;<25 μm无明显变化,约占土壤总质量55%,三种粒级之间质量分数呈显著差异(p<0.05).FACE条件下,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碳质量分数在两个氮水平下平均为:>53 μm(30.60 g·kg^-1),<25 μm(13.08 g·kg^-1),25~53 μm(12.85 g·kg^-1,氮质量分数分别为2.42 g·kg^-1,1.33 g·kg^-1,1.12 g·kg^-1.>53 μm粒级的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粒级(p<0.001).FACE条件下土壤总碳、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6.2%和6.7%.从各粒级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新增碳、氮主要进入>53 μm粒级中,表明该粒级土壤颗粒对土壤碳氮循环(转化和保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将成为大气CO2的汇,这将为预测我国未来农田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土壤
粒级
土壤
碳
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周转
Keywords
free air CO2 enrichment
soil particle fractionation
soil C stability
soil C turnover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施肥量对饲用燕麦产量及土壤有机碳库周转影响的研究
王静
韩冰
田永雷
包健
慕宗杰
白春利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输入对森林土壤有机碳截存与损耗过程的影响
程淑兰
方华军
马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
潘红丽
谢祖彬
朱建国
刘钢
张雅丽
蔡祖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