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土高原北部典型县域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苏欣悦
王跃锋
何宁波
李亚鹏
柏凯栋
王恒飞
李建华
徐明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遥感数据产品的亚热带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估——以长株潭绿心区为例 |
陈铸
肖海
全思湘
殷梓强
徐思源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3
|
新疆农田和荒漠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
杨洋
张心昱
苏文
郭学兵
唐新斋
李向义
李新虎
马健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4
|
轮作模式和氮肥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周子榆
王孟佳
冯向前
覃金华
王爱冬
马横宇
褚光
刘元辉
徐春梅
章秀福
王丹英
郑希
陈松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中国蚕豆主产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分析 |
吴海娟
许林英
魏亮
刘琼
张凯璐
葛体达
王聪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黄土丘陵区撂荒山地枣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储水量耦合效应分析 |
臧凯旋
强方方
刘登强
刘广全
刘盈斐
古孟怡
刘长海
艾宁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耕层厚度对华北高产灌溉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石彦琴
高旺盛
陈源泉
隋鹏
杨斌
汪洪焦
聂紫瑾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6
|
|
8
|
潮滩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以崇明东滩为例 |
姜俊彦
黄星
李秀珍
闫中正
李希之
丁文慧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7
|
|
9
|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 |
田玉强
欧阳华
徐兴良
宋明华
周才平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8
|
|
10
|
排水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周文昌
索郎夺尔基
崔丽娟
王义飞
李伟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2
|
|
11
|
1940—2002年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景观区域中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 |
武俊喜
程序
焦加国
肖红生
杨林章
王洪庆
张福锁
Ellis Erle C.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2
|
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源汇因素分析 |
钟聪
杨忠芳
夏学齐
侯青叶
姜伟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13
|
采伐对大兴安岭落叶松-苔草沼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卢慧翠
牟长城
王彪
包旭
崔巍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4
|
阿坝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储量对不同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响应 |
杨树晶
李涛
干友民
王永
纪磊
宋中齐
刘焘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5
|
地形因子对思茅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贾呈鑫卓
李帅锋
苏建荣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6
|
武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谢双玉
王亚玲
黄涛
宋秀琴
甘建远
王谭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7
|
辽宁省老秃顶子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
赵俊勇
孙向阳
李素艳
刘艳
张骏达
范俊岗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8
|
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 |
周文昌
崔丽娟
王义飞
李伟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9
|
柳州市三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
陶玉华
向达永
郭耆
隆卫革
曹书阁
马麟英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20
|
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史婷婷
陈植华
王宁涛
金晓文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1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