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增尧
赵兴凯
朱清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4,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特征以及与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采用小波分析、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区阳向陡坡不同微地形0~6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结果表明:(1)在0~60 cm土层深度范...
为了明确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特征以及与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采用小波分析、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区阳向陡坡不同微地形0~6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结果表明:(1)在0~6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顺序为塌陷<缓台<原状坡<切沟<浅沟<陡坎,其中切沟、塌陷和陡坎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浅沟、缓台和原状坡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呈现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显著;(2)研究期间,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变化周期不同,陡坎、塌陷和缓台的主周期相同,为22个月,浅沟、切沟和原状坡的主周期分别为23、21个月和28个月;(3)在不同微地形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均与土壤有效水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阳向陡坡
微地形
土壤
有效
水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评定指标的改进及分级标准
被引量:
13
2
作者
段建军
王小利
+2 位作者
张彩霞
高照良
李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特殊土壤水文现象,研究其现状、成因、防治、调控措施等对科学认识区域植被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以及低效林草改造和可持续植被建设等有重要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而合理通用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是开展土壤干层...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特殊土壤水文现象,研究其现状、成因、防治、调控措施等对科学认识区域植被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以及低效林草改造和可持续植被建设等有重要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而合理通用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是开展土壤干层研究的基础。目前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尚无统一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给区域土壤干层研究带来困难。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用土壤有效水饱和度/不饱和度作为土壤干层评判指标,并给出其分级标准。该评判指标计算简单,具通用性和可比性,可望成为土壤干层的通用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
干层
评判指标
土壤
有效
水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HYDRUS-2D模型的玉米高出苗率地下滴灌开沟播种参数优选
被引量:
15
3
作者
莫彦
李光永
+3 位作者
蔡明坤
王丹
徐新涵
边新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5-112,共8页
开沟播种是一种可显著提高地下滴灌春玉米出苗率的新型播种方式,为了优化该技术模式,该文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分析了地下滴灌玉米出苗率与灌水后种子处土壤有效饱和度(effective saturation)的关系,并基于HYDRUS-2D构建了地下滴灌开沟播种...
开沟播种是一种可显著提高地下滴灌春玉米出苗率的新型播种方式,为了优化该技术模式,该文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分析了地下滴灌玉米出苗率与灌水后种子处土壤有效饱和度(effective saturation)的关系,并基于HYDRUS-2D构建了地下滴灌开沟播种土壤水分运动模型,以90%玉米出苗率为前提,研究了不同土质和土壤初始含水率条件下3个技术参数——开沟深度、滴灌带埋深和灌水量对种子处土壤有效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出苗率随土壤有效饱和度线性递增,土壤有效饱和度不小于0.77时,出苗率超过90%;2)地下滴灌开沟播种HYDRUS-2D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得到的土壤有效饱和度随开沟深度增大而增大,随滴灌带埋深增大而减小;3)满足土壤有效饱和度为0.77所需的出苗水灌水量随土壤黏粒含量、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开沟深度增大而减小,随滴灌带埋深增大而增大。当表层土壤初始含水率为40%田持~60%田持时,开沟深度每增加5 cm,砂壤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15~20 mm,粉壤和粉黏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6~18 mm;滴灌带埋深由30 cm增大到35 cm时,砂壤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增大16~21 mm,粉壤和粉黏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增大4~14 mm。不同埋深和开沟深度下,当表层土壤初始含水率由40%田持增大到60%田持时,砂壤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9~14 mm,粉壤和粉黏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9~19 mm;4)综合考虑土壤质地、玉米根系分布、机械作业、耗能、耕作深度和土壤水深层渗漏以及土壤初始含水率,玉米地下滴灌适宜的滴灌带埋深为30~35 cm,开沟深度为10~15 cm,灌水量范围为25~67 mm。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以上3个技术参数进行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质地
含水率
地下滴灌
开沟播种
HYDRUS-2D
土壤有效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增尧
赵兴凯
朱清科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4,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7B02)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项目(THRD002)
文摘
为了明确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特征以及与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采用小波分析、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区阳向陡坡不同微地形0~6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结果表明:(1)在0~6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顺序为塌陷<缓台<原状坡<切沟<浅沟<陡坎,其中切沟、塌陷和陡坎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浅沟、缓台和原状坡的土壤有效水饱和度呈现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显著;(2)研究期间,不同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变化周期不同,陡坎、塌陷和缓台的主周期相同,为22个月,浅沟、切沟和原状坡的主周期分别为23、21个月和28个月;(3)在不同微地形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均与土壤有效水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有效水饱和度的相关性最高。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阳向陡坡
微地形
土壤
有效
水
饱和度
Keywords
loess area of north Shaanxi
sunny steep slope
micro - topography
saturation of available soil water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评定指标的改进及分级标准
被引量:
13
2
作者
段建军
王小利
张彩霞
高照良
李锐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21)
文摘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特殊土壤水文现象,研究其现状、成因、防治、调控措施等对科学认识区域植被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以及低效林草改造和可持续植被建设等有重要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而合理通用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是开展土壤干层研究的基础。目前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尚无统一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给区域土壤干层研究带来困难。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用土壤有效水饱和度/不饱和度作为土壤干层评判指标,并给出其分级标准。该评判指标计算简单,具通用性和可比性,可望成为土壤干层的通用评判指标。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
干层
评判指标
土壤
有效
水
饱和度
Keywords
Loess Plateau
dried soil layer
assessing indicator
saturation of soil available water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HYDRUS-2D模型的玉米高出苗率地下滴灌开沟播种参数优选
被引量:
15
3
作者
莫彦
李光永
蔡明坤
王丹
徐新涵
边新洋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5-112,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12B05)
文摘
开沟播种是一种可显著提高地下滴灌春玉米出苗率的新型播种方式,为了优化该技术模式,该文通过两年田间试验分析了地下滴灌玉米出苗率与灌水后种子处土壤有效饱和度(effective saturation)的关系,并基于HYDRUS-2D构建了地下滴灌开沟播种土壤水分运动模型,以90%玉米出苗率为前提,研究了不同土质和土壤初始含水率条件下3个技术参数——开沟深度、滴灌带埋深和灌水量对种子处土壤有效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出苗率随土壤有效饱和度线性递增,土壤有效饱和度不小于0.77时,出苗率超过90%;2)地下滴灌开沟播种HYDRUS-2D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得到的土壤有效饱和度随开沟深度增大而增大,随滴灌带埋深增大而减小;3)满足土壤有效饱和度为0.77所需的出苗水灌水量随土壤黏粒含量、土壤初始含水率和开沟深度增大而减小,随滴灌带埋深增大而增大。当表层土壤初始含水率为40%田持~60%田持时,开沟深度每增加5 cm,砂壤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15~20 mm,粉壤和粉黏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6~18 mm;滴灌带埋深由30 cm增大到35 cm时,砂壤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增大16~21 mm,粉壤和粉黏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增大4~14 mm。不同埋深和开沟深度下,当表层土壤初始含水率由40%田持增大到60%田持时,砂壤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9~14 mm,粉壤和粉黏土的出苗水灌水量减小9~19 mm;4)综合考虑土壤质地、玉米根系分布、机械作业、耗能、耕作深度和土壤水深层渗漏以及土壤初始含水率,玉米地下滴灌适宜的滴灌带埋深为30~35 cm,开沟深度为10~15 cm,灌水量范围为25~67 mm。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以上3个技术参数进行合理配置。
关键词
灌溉
质地
含水率
地下滴灌
开沟播种
HYDRUS-2D
土壤有效饱和度
Keywords
irrigation
texture
water content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alternate row/bed planting
HYDRUS-2D
soil effective saturation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有效水饱和度
李增尧
赵兴凯
朱清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评定指标的改进及分级标准
段建军
王小利
张彩霞
高照良
李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HYDRUS-2D模型的玉米高出苗率地下滴灌开沟播种参数优选
莫彦
李光永
蔡明坤
王丹
徐新涵
边新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