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肥对富硒稻田土壤有效硒及富硒稻米生产的影响
1
作者 黄太庆 陈锦平 +4 位作者 江泽普 廖青 邢颖 潘丽萍 刘永贤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研究不同轮作体系下水稻自然富硒能力差异,确定较好的冬种绿肥种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硒稻田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开展紫云英-水稻(T1)、油菜-水稻(T2)和肥田萝卜-水稻(T3)3种轮作试验研究,并以冬闲-水稻为对照(CK),系统分... 研究不同轮作体系下水稻自然富硒能力差异,确定较好的冬种绿肥种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硒稻田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开展紫云英-水稻(T1)、油菜-水稻(T2)和肥田萝卜-水稻(T3)3种轮作试验研究,并以冬闲-水稻为对照(CK),系统分析不同冬种绿肥品种对土壤硒富集、土壤有效硒、水稻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绿肥翻压时和水稻成熟期的土壤有效硒含量均与绿肥硒总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稻谷硒含量与水稻孕穗期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绿肥种植对硒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其硒总累积量表现为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与稻田土壤有效硒含量的结果相一致。冬种绿肥有助于提高下一季稻米硒含量,T1、T2和T3处理糙米硒含量分别比CK提高57.7%、51.6%和25.9%,但有机硒含量占比与CK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冬种绿肥可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进而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其中,冬种紫云英更有利于提高富硒稻田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稻谷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水稻轮作 土壤有效硒 总累积量 水稻 稻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硒肥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及土壤有效硒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华锋 朱海 +5 位作者 介晓磊 严学兵 胡承孝 王成章 鲁剑巍 赵京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1,共5页
为适时收获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及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和土壤有效硒变动规律,采用基施硒肥的方法,研究0、0.15、0.25、0.35、0.45、0.75和1.05kg/hm27种硒肥用量对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干物质产量... 为适时收获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及提高硒肥利用率,探索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和土壤有效硒变动规律,采用基施硒肥的方法,研究0、0.15、0.25、0.35、0.45、0.75和1.05kg/hm27种硒肥用量对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干物质产量及土壤有效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硒肥能显著(P<0.05)提高各生育期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促进干物质快速累积,且干物质产量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以施硒0.45kg/hm2干物质产量和累积速率最大;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盛花期最高;而干物质累积速率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峰值是分枝期和初花期,初花期最大;施硒对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和累积速率随生育期的变化无影响。施硒能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并与施硒量呈正相关,以施硒1.05kg/hm2土壤有效硒含量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不施硒土壤。试验表明,分枝期和初花期是苜蓿干物质累积关键期,应特别注意此生育期田间管理;基施硒肥能提高苜蓿各生育期干物质产量和土壤有效硒含量,促进干物质快速累积,施硒0.45kg/hm2草产量最大,且盛花期收割能获得更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育期 土壤有效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娥 陈永波 +6 位作者 李卫东 黄光昱 胡百顺 刘淑琴 秦邦 陈烨 熊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22-26,30,共6页
采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了恩施市不同地点土壤的有效硒,并对浸提液浓度、液样比、振荡时间、超声时间、土壤细度、浸提液pH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为:称取土壤样品1.0 g于离心管中... 采用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了恩施市不同地点土壤的有效硒,并对浸提液浓度、液样比、振荡时间、超声时间、土壤细度、浸提液pH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为:称取土壤样品1.0 g于离心管中,准确加入10 mL 0.25 mol/L KH_2PO_4溶液,于30℃、1 500 r/min条件下振荡60 min,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5 mL消化后上机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7%~98.00%。该研究为土壤有效硒测定方法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有效硒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与生物有机肥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旎 宗良纲 +3 位作者 严佳 姚欢 马爱军 何任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碱性改良剂(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通过这种内源调控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强酸性高硒...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碱性改良剂(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通过这种内源调控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秸秆炭、生石灰粉和钙镁磷肥与"爸爱我"生物有机肥的3个错时配施处理对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效果最佳,分别使土壤有效硒含量提高105.98、114.09和146.71μg/kg,茶叶中硒含量相应提高0.96、1.14和1.24μg/g,增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生物有机肥 内源调控 土壤有效硒 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赵成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对黑麦幼苗的试验表明,黑麦幼苗中的总硒(Se)浓度与总干重的乘积与0.1mol/L KH2PO4浸提态Se呈显著相关.对黑油菜的试验表明,在酸性土壤上,当Se(Ⅵ)的量≥0.5mg/kg时,可显著减少黑油菜的产量;而当Se(Ⅳ)的量达到2.0mg/kg时对产量影响不大... 对黑麦幼苗的试验表明,黑麦幼苗中的总硒(Se)浓度与总干重的乘积与0.1mol/L KH2PO4浸提态Se呈显著相关.对黑油菜的试验表明,在酸性土壤上,当Se(Ⅵ)的量≥0.5mg/kg时,可显著减少黑油菜的产量;而当Se(Ⅳ)的量达到2.0mg/kg时对产量影响不大;黑油菜吸收Se(Ⅵ)的量要大于吸收Se(Ⅳ)的量.通过田间采样分析表明,KH2PO4浸提态Se能反映土壤对植物的供Se状况,推荐用0.1mol/L KH2PO4溶液作为酸性土壤生物有效性Se的浸提溶液.影响土壤Se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子是CaCO3,其次是粉粒、有机质、黏粒含量.pH值可通过CaCO3对KH2PO4浸提态Se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效 浸提溶液 土壤有效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稻主产区土壤硒含量与水稻籽粒硒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栋 翟勇 +2 位作者 张妮 冶军 侯振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对新疆水稻主产区的44个稻田耕层土壤及收获籽粒进行调查取样,结果表明:稻田13%属于足硒土壤,82%属于富硒土壤且有5%属于高硒土壤。而水稻籽粒硒含量达到国家谷物类食品富硒标准的仅有20%,水稻籽粒硒含量与稻田土壤全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对新疆水稻主产区的44个稻田耕层土壤及收获籽粒进行调查取样,结果表明:稻田13%属于足硒土壤,82%属于富硒土壤且有5%属于高硒土壤。而水稻籽粒硒含量达到国家谷物类食品富硒标准的仅有20%,水稻籽粒硒含量与稻田土壤全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但水稻籽粒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土壤p H值及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新疆水稻主产区土壤有效硒含量是衡量土壤供硒潜力的有效指标,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的稻田需要通过施用适量外源硒肥来提高水稻籽粒中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水稻主产区 水稻 土壤有效硒 土壤活化率 籽粒 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和籽粒硒含量调查研究
7
作者 曲航 尼玛扎西 +5 位作者 韦泽秀 卓玛 孙文涛 高雪 陕红 梅旭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0-896,共7页
为明确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和籽粒硒含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西藏青稞主产区80个地点的青稞籽粒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不同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有效硒含量和青稞籽粒硒含量及其成因。结果发现,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范围在0.026~0.... 为明确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和籽粒硒含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西藏青稞主产区80个地点的青稞籽粒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不同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有效硒含量和青稞籽粒硒含量及其成因。结果发现,西藏青稞产区土壤全硒含量范围在0.026~0.432mg·kg^-1,平均值为0.180mg·kg^-1;根据土壤全硒含量分类标准,缺硒土壤占49%,硒适量土壤占33%,富硒土壤占18%,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土壤有效硒含量范围在0.001~0.059mg·kg^-1,平均值为0.013mg·kg^-1。青稞籽粒硒含量范围在0~0.098mg·kg^-1,平均值为0.011mg·kg^-1;根据籽粒硒含量分类标准,其中90%属于硒缺乏。青稞主产区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含量之间及二者与青稞籽粒硒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可作为衡量青稞富硒潜力的有效指标。土壤有效硒每增加0.01mg·kg^-1,籽粒硒含量增加0.0144mg·kg^-1。本结果有助于西藏富硒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富硒青稞等农作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土壤有效硒含量 土壤 青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