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调理剂施用对稻麦轮作区小麦产量和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褚军杰
郑佩君
+4 位作者
陶娟花
张金萍
邹平
刘迎夏
马进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8,共7页
为筛选出适宜于稻麦轮作区镉(Cd)轻度污染农田小麦安全生产的土壤调理剂,对比了石灰、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高钙型土壤调理剂、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壳寡糖型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土壤Cd有效性和小麦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调理...
为筛选出适宜于稻麦轮作区镉(Cd)轻度污染农田小麦安全生产的土壤调理剂,对比了石灰、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高钙型土壤调理剂、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壳寡糖型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土壤Cd有效性和小麦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调理剂处理(CK)相比,土壤调理剂处理下小麦产量和土壤pH值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5.05%~12.78%和6.44%~15.58%,以钾镁型土壤调理剂的效果最佳;土壤调理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幅为10.94%~24.13%。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处理下小麦植株各部位中的Cd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籽粒Cd含量的降低与Cd从根系到茎秆、叶片到颖壳的转移系数降低紧密相关。这说明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酸碱平衡、Cd形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减少小麦植株对土壤Cd的吸收和累积,可增加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镉
土壤
修复
土壤有效态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物料添加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赛慧
陈丽芬
+5 位作者
王会来
褚军杰
霍希妮
王海瑞
邹平
马进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578-582,共5页
为探讨不同物料还田对镉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以浙江某地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壤培养方法,研究蒲公英(全草)、白花蛇舌草(全草)和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土壤pH和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白花...
为探讨不同物料还田对镉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以浙江某地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壤培养方法,研究蒲公英(全草)、白花蛇舌草(全草)和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土壤pH和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CO2释放率分别为1.70、1.12和1.09μg·g^(-1)·h^(-1),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22.6%、46.9%和43.5%;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分别为27.09、17.92和17.53,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土壤培养期间pH最高分别达7.22、8.28、7.49,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2.5%、10.8%和6.8%;培养结束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分别为0.19、0.29和0.26 mg·kg^(-1),与空白对照相比,蒲公英和水稻秸秆处理分别降低了29.6%和3.7%,而白花蛇舌草处理则增加了7.4%。添加蒲公英处理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本研究为镉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态镉
PH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调理剂施用对稻麦轮作区小麦产量和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褚军杰
郑佩君
陶娟花
张金萍
邹平
刘迎夏
马进川
机构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生物和化学威胁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余姚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站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基金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项目(CARS-0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生素降解菌土壤输入驱动的耐药组变异及机制研究(41977328)。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于稻麦轮作区镉(Cd)轻度污染农田小麦安全生产的土壤调理剂,对比了石灰、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高钙型土壤调理剂、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壳寡糖型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土壤Cd有效性和小麦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调理剂处理(CK)相比,土壤调理剂处理下小麦产量和土壤pH值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5.05%~12.78%和6.44%~15.58%,以钾镁型土壤调理剂的效果最佳;土壤调理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幅为10.94%~24.13%。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处理下小麦植株各部位中的Cd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籽粒Cd含量的降低与Cd从根系到茎秆、叶片到颖壳的转移系数降低紧密相关。这说明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酸碱平衡、Cd形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减少小麦植株对土壤Cd的吸收和累积,可增加籽粒产量。
关键词
小麦
镉
土壤
修复
土壤有效态镉
Keywords
Wheat
Cd
Soil remediation
Soil available Cd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物料添加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赛慧
陈丽芬
王会来
褚军杰
霍希妮
王海瑞
邹平
马进川
机构
丽水市莲都区土肥能源发展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578-582,共5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研发“土壤重金属稳定剂研发与合理施用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木本植物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2018C03047)
丽水市莲都区2021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
文摘
为探讨不同物料还田对镉污染稻田的修复效果,以浙江某地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壤培养方法,研究蒲公英(全草)、白花蛇舌草(全草)和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土壤pH和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CO2释放率分别为1.70、1.12和1.09μg·g^(-1)·h^(-1),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22.6%、46.9%和43.5%;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分别为27.09、17.92和17.53,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土壤培养期间pH最高分别达7.22、8.28、7.49,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2.5%、10.8%和6.8%;培养结束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分别为0.19、0.29和0.26 mg·kg^(-1),与空白对照相比,蒲公英和水稻秸秆处理分别降低了29.6%和3.7%,而白花蛇舌草处理则增加了7.4%。添加蒲公英处理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本研究为镉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土壤有效态镉
PH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调理剂施用对稻麦轮作区小麦产量和镉吸收的影响
褚军杰
郑佩君
陶娟花
张金萍
邹平
刘迎夏
马进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物料添加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影响
李赛慧
陈丽芬
王会来
褚军杰
霍希妮
王海瑞
邹平
马进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