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53-758,共6页
森林效益评价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 ,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评价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 ,对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探索。指出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包括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 森林效益评价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 ,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评价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 ,对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探索。指出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包括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3个方面 ,指标层由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p H值、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分散率、土壤硬度和渗透系数构成。在计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时 ,首先要对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使之转化为无量纲的标度值 ;然后可根据层次单排序的权值分步进行计算 ,也可按照层次总排序的权值直接计算 ,获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为消除立地因子的影响 ,要对效益评价综合指数进行校正 ,校正后的综合指数可以反映出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土壤改良效益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沈慧 姜凤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6-99,共4页
土壤改良效益是水土保持林最直接、最基本的一项效益 ,评价的首要步骤是建立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 .该文依据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目的 ,在听取和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确定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为土... 土壤改良效益是水土保持林最直接、最基本的一项效益 ,评价的首要步骤是建立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 .该文依据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目的 ,在听取和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确定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为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指标层为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粒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pH值、硬度、渗透系数、分散率和团聚度 .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得到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两种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土壤改良效益 指标体系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庄地区人工植被防风阻沙与土壤改良效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越 孙保平 +1 位作者 丁国栋 徐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5-218,共4页
通过对延庆县康庄地区3种人工植被(林带、片林、杏园)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积沙形态特征以及林地土壤养分的观测与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防风、阻沙效益及土壤改良效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风面1H~1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 通过对延庆县康庄地区3种人工植被(林带、片林、杏园)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积沙形态特征以及林地土壤养分的观测与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防风、阻沙效益及土壤改良效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迎风面1H~1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能最大为25.6%;在林内距迎风面1H~7H范围内杏园防风效能最大为70.0%;在背风面1H~20H范围内防护林带防风效能最大为32.3%。其阻沙量从小到大序列为:林带、片林、杏园;在植被的作用下其积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三种植被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杏园改良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防风效益 阻沙效益 土壤改良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估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Based on amount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his paper emphasiz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il improvement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s can be sim... Based on amount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his paper emphasiz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il improvement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s can be simulated by taking litter biomass, mean diameter of breast high (D), mean height (H) and (D 2H)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ak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as dependent variable. The models vary with different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can be chosen to use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土壤改良效益 评估模型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改良效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畅 云丽丽 葛成明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1期21-22,58,共3页
辽宁东部山区是辽宁省浑河、太子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集水区,为辽宁省中南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通过对该地区柞树林、杂木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油松林等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林下枯落物层积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辽宁东部山区是辽宁省浑河、太子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集水区,为辽宁省中南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通过对该地区柞树林、杂木林、落叶松林、红松林、油松林等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林下枯落物层积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林在土壤改良、涵养水源方面较针叶林好,因此,在辽东山区营林时应多营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森林类型 土壤改良效益 水源涵养功能 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效益损失的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康文星 田大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本文以连续定位测定数据 ,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后造成各种效益损失 ,用等效益相关代替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 ,土壤蓄水量比有林区少 6 4 6m3·hm- 2 ,调洪能力少 786m3·hm- 2 ,枯水期提供水量少 ... 本文以连续定位测定数据 ,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采伐后造成各种效益损失 ,用等效益相关代替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采伐后 ,土壤蓄水量比有林区少 6 4 6m3·hm- 2 ,调洪能力少 786m3·hm- 2 ,枯水期提供水量少 318m3·hm- 2 ,每年流失的泥沙量比有林区多 4 8t·hm- 2 ,由此比有林区多流失的营养物质 ,纯N 0 0 87t·hm- 2 ,P 0 0 4 7t·hm- 2 ,K 0 10 1t·hm- 2 。通过有关计量计算得出 ,每采伐 1hm2 杉木林每年水源涵养效益损失 84 9元 ,固土保肥效益损失 5 0 4元 ,改良土壤效益损失 10 2元 ,共计损失 14 5 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采伐 效益损失 评价 水源涵养效益 固土保肥效益 土壤改良效益 效益相关替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川县二份子乡退耕地防护林防护效益研究
7
作者 阿斯布尔 秦富仓 +2 位作者 杨超 王嘉元 芳菲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1期142-146,152,共6页
通过对武川县二份子乡5种不同类型(柠条、沙棘、油松、樟子松、油松柠条混交)人工林的风速流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研究了其防风效果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对照风速条件下,不同类型人工林均对风速具有减弱作用... 通过对武川县二份子乡5种不同类型(柠条、沙棘、油松、樟子松、油松柠条混交)人工林的风速流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研究了其防风效果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对照风速条件下,不同类型人工林均对风速具有减弱作用,并且在林带间形成风影区和加速区。②在距地面0~2 m高处,5种林带防风效果中柠条与沙棘对近地表风速防空效果好,油松和樟子松对1~2 m高度的风速防控较好,综合表现最好为柠条油松混交林,其1~2 m处风速流场线随着带数的增加抬升比灌木林的更为明显,并且3带后已经可以稳定控制带间风速。③5种类型的人工林相较于草地均对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中柠条油松混交林对于土壤改良效益要优于另外4种类型的人工林。明确的树种与配置可为今后建设人工林防护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份子乡 人工林 防风效能 土壤改良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