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试验下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盐碱地改良措施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永辉 刘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4-784,共11页
【目的】针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盐碱地的生产实际情况和盐碱土特点,探索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和当地灌溉水源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桶栽的方式进行。对于土地盐渍化程度高,在传统与新型的土... 【目的】针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盐碱地的生产实际情况和盐碱土特点,探索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和当地灌溉水源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桶栽的方式进行。对于土地盐渍化程度高,在传统与新型的土壤改良剂中选取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肥(盐碱清)3种;针对当地土壤透水性差,易板结等问题,采用掺沙、粉碎秸秆还田和发酵有机质还田3种土壤蓬松方式;结合当地的灌溉习惯,采用黄河水、井水和沟水3种灌溉水源;进行以土壤改良剂种类、土壤蓬松方式与灌溉水源为主要因素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观测记录玉米营养生长期(苗期-大喇叭口期)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的积累及播种前到收获后盐碱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得出适合当地抑盐增产的最优组合方式。【结果】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指标及土壤抑盐程度均有影响,且各处理对玉米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和土壤全盐量变化的影响显著程度由大到小均为:土壤改良剂种类、土壤蓬松方式和灌溉水源。【结论】研究得出商品有机肥与生物菌肥合理调配,既可确保作物产量,又能培肥地力、有效抑制盐分表聚,且在当地渠水来水频率小、沟水储量丰富的情况下,可在两次来水时间间隔内,采用多余沟水或井水为玉米进行补灌,在保证作物增产的同时可实现节水效益,为当地探究盐碱地治理集成模式、实现盐碱地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土壤改良剂种类 土壤蓬松方式 灌溉水源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