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市化对乐山市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
杨茗
阿术金伍
冯鹏
梁梓
张喜亭
|
《南方农业》
|
2025 |
0 |
|
2
|
喀斯特森林表层土壤持水能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袁冬梅
杨熳
严令斌
刘锋
张慧敏
曹秀刚
喻理飞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木兰围场3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 |
周志立
张丽玮
陈倩
徐学华
李玉灵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4
|
新民林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持水能力的分析 |
汪永英
|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5
|
黄河源高寒草甸封育条件下的土壤持水能力 |
贺慧丹
李红琴
祝景彬
杨永胜
未亚西
李英年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6
|
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
隋聚艳
王建文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7
|
造林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
张维征
|
《农业与技术》
|
2018 |
1
|
|
8
|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
周元新
|
《天津农林科技》
|
2022 |
0 |
|
9
|
施用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持水供水能力的影响 |
刘小粉
刘春增
潘兹亮
杜天晨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10
|
生物炭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持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 |
胡燕梅
陈正发
颜科宇
王道祥
段青松
张川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效水和持水能力 |
李航
严方晨
焦菊英
唐柄哲
张意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0
|
|
12
|
土壤紧实度和凋落物覆盖对城市森林土壤持水、渗水能力的影响 |
吕娇
Mustaq Shah
崔义
徐程扬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3
|
短期放牧对高寒草甸表层土壤入渗和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 |
杨思维
张德罡
牛钰杰
王贵珍
刘丽
楚彬
周延山
姬程鹏
花立民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4
|
南亚热带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
陈伟光
张卫强
张卫华
唐洪辉
盘李军
冼杆标
|
《广东林业科技》
|
2014 |
8
|
|
15
|
生物炭对■土持水能力的影响 |
代镇
李伟
韩娟
温晓霞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16
|
膨润土添加对沙土持水能力的改善 |
马海于
李诚志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7
|
东北黑土区地埂间距对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影响 |
邵帅
刘滨辉
魏思雨
付玉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红壤持水能力研究 |
聂可祎
吴治康
刘继超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1
|
|
19
|
河北太行山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与土壤持水效益 |
陈倩
周志立
史琛媛
徐学华
李玉灵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7
|
|
20
|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的持水性能分析 |
何艾霏
于法展
于晨阳
沈园园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