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坡耕地施加PAM对土壤抗冲抗蚀能力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纪根
雷廷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2,共4页
提出了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数据直接计算临界抗剪切应力的方法。该方法以水流动力学原理为基础 ,通过观测到的初始坡面侵蚀发生位置、雨强、土壤入渗率及测定坡面的平均流速来计算土壤的临界抗剪切应力。通过不同试验条件 ,分析了坡度...
提出了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数据直接计算临界抗剪切应力的方法。该方法以水流动力学原理为基础 ,通过观测到的初始坡面侵蚀发生位置、雨强、土壤入渗率及测定坡面的平均流速来计算土壤的临界抗剪切应力。通过不同试验条件 ,分析了坡度、地表 PAM处理对土壤临界抗剪切应力的影响。试验条件为 :雨强 10 0 mm/ h,3种坡度 :10°、2 0°、2 5°(17.63 %、3 6.4%、46.63 % ) ,4种 PAM覆盖度 :40 %、60 %、80 %、裸地。结果表明 ,随着坡度的增加 ,临界抗剪切应力减小 ;随着 PAM覆盖度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PAM
土壤
抗
冲
抗
蚀
能力
人工模拟降雨
临界
抗
剪切应力
水土保持
土壤
侵
蚀
坡面侵
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特性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赫晓慧
郭恒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土壤侵蚀特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特性指标,定量研究其生态恢复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土壤稳定入渗率、水稳...
土壤侵蚀特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特性指标,定量研究其生态恢复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土壤稳定入渗率、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土壤有机质、土壤抗冲性,及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能改变土壤抗蚀能力。其中,林地对土壤抗蚀能力的提高最显著,农地则降低土壤抗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
侵
蚀
土地利用变化
协同效应
土壤抗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坡耕地施加PAM对土壤抗冲抗蚀能力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刘纪根
雷廷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2,共4页
基金
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资金
(内蒙 )山丘区雨水储蓄农业高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资助
文摘
提出了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数据直接计算临界抗剪切应力的方法。该方法以水流动力学原理为基础 ,通过观测到的初始坡面侵蚀发生位置、雨强、土壤入渗率及测定坡面的平均流速来计算土壤的临界抗剪切应力。通过不同试验条件 ,分析了坡度、地表 PAM处理对土壤临界抗剪切应力的影响。试验条件为 :雨强 10 0 mm/ h,3种坡度 :10°、2 0°、2 5°(17.63 %、3 6.4%、46.63 % ) ,4种 PAM覆盖度 :40 %、60 %、80 %、裸地。结果表明 ,随着坡度的增加 ,临界抗剪切应力减小 ;随着 PAM覆盖度的增加 。
关键词
坡耕地
PAM
土壤
抗
冲
抗
蚀
能力
人工模拟降雨
临界
抗
剪切应力
水土保持
土壤
侵
蚀
坡面侵
蚀
Keywords
simulating rainfall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es
slope degree
PAM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特性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赫晓慧
郭恒亮
机构
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29)
郑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
文摘
土壤侵蚀特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特性指标,定量研究其生态恢复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土壤稳定入渗率、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土壤有机质、土壤抗冲性,及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能改变土壤抗蚀能力。其中,林地对土壤抗蚀能力的提高最显著,农地则降低土壤抗蚀力。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
侵
蚀
土地利用变化
协同效应
土壤抗蚀能力
Keywords
Loess hilly area
Soil erosion
Land use change
Synergistic effect
Soil anti-erosion ability
分类号
S15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坡耕地施加PAM对土壤抗冲抗蚀能力影响试验研究
刘纪根
雷廷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特性的协同效应研究
赫晓慧
郭恒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