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ICP技术的固化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伟丽
李明依
+2 位作者
李俊
钱程
陈宗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232,共11页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被应用于表层土体的加固处理,以提升土体的抗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的单相法和传统的两相法对黏性土表层进行MICP处理,分析了环境pH值和胶结液浓度对MICP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经过不同处理次数的土样...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被应用于表层土体的加固处理,以提升土体的抗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的单相法和传统的两相法对黏性土表层进行MICP处理,分析了环境pH值和胶结液浓度对MICP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经过不同处理次数的土样进行冲刷试验,观察并记录冲刷试验过程中土样的质量变化,以此评价2种加固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MICP技术加固后,土壤颗粒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胶结;使用单相法加固的土样中碳酸盐生成量少于两相法,但土体整体的水稳性高于两相法;经过单相法和两相法加固处理5次后,试样被冲刷40 s后的侵蚀量分别为0.43 g和0.11 g,而相同条件下未加固试样的侵蚀量为54.63 g,加固后的土样经过24 h的冲刷试验后表面几乎没有被破坏,显示采用MICP技术加固后土样的抗侵蚀能力远大于未处理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
黏土加固处理
冲刷试验
土壤抗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4种林分类型土壤的抗侵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慧
管蓓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2015年,以江苏省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林’,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样方对其不同层次土壤进行测定。选取土...
2015年,以江苏省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林’,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样方对其不同层次土壤进行测定。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团聚体特征、抗剪切强度等15个指标来评估不同林分土壤的抗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林型,麻栎林在诸多指标上均表现最优;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15个指标进行筛选,其中有机质含量、内摩擦角、粉粒含量、砂粒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研究区土壤抗侵蚀性能的最优指标;基于最优指标和加权平均法对各林分土壤抗侵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麻栎林表层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最强,其次为杜仲林,再次为黑松林,毛竹林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老山
林分类型
土壤抗侵蚀性能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抗蚀特性的响应
被引量:
20
3
作者
程谅
占海歌
郭忠录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为探明南方红壤区常见草本植物根系与土壤抗侵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湖北省两种代表性土壤(黄棕壤和红壤)内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对象,在两种土壤中...
为探明南方红壤区常见草本植物根系与土壤抗侵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湖北省两种代表性土壤(黄棕壤和红壤)内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对象,在两种土壤中分别采集3种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共6种根土复合体处理),并设裸地对照,采用集中水流冲刷试验,测定了土壤细沟可蚀性和根系参数,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常见水土保持草本植物根系抗侵蚀特征。结果表明,根系存在可有效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不同植物的增强效果存在差异,增强效果表现为香根草>白三叶>黑麦草;根长密度(RLD, root length density)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最重要根系参数,RLD可较好地模拟两种土壤的根土复合体分离能力变化(R2≥0.930),而根重密度(RMD, root mass density)和根面积比(RAR, root area ratio)也有重要作用;直径小于1.0 mm根系是影响根土复合体抗侵蚀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根径为0.5~1.0 mm的细根作用更为显著(P <0.01)。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是南方红壤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可为区域内植被恢复中草本植物的选取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抗蚀特性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根系参数
土壤
细沟可蚀性
土壤
分离能力
土壤抗侵蚀性能
南方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ICP技术的固化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伟丽
李明依
李俊
钱程
陈宗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安徽建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23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2232)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B2021003)
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曙光计划项目(2023020201020344)。
文摘
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被应用于表层土体的加固处理,以提升土体的抗侵蚀能力。采用新型的单相法和传统的两相法对黏性土表层进行MICP处理,分析了环境pH值和胶结液浓度对MICP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经过不同处理次数的土样进行冲刷试验,观察并记录冲刷试验过程中土样的质量变化,以此评价2种加固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MICP技术加固后,土壤颗粒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胶结;使用单相法加固的土样中碳酸盐生成量少于两相法,但土体整体的水稳性高于两相法;经过单相法和两相法加固处理5次后,试样被冲刷40 s后的侵蚀量分别为0.43 g和0.11 g,而相同条件下未加固试样的侵蚀量为54.63 g,加固后的土样经过24 h的冲刷试验后表面几乎没有被破坏,显示采用MICP技术加固后土样的抗侵蚀能力远大于未处理土样。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
黏土加固处理
冲刷试验
土壤抗侵蚀性能
Keywords
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technology
clay reinforce treatment
erosion test
soil anti-eros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642.1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4种林分类型土壤的抗侵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慧
管蓓
机构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基金
南京市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201104)
文摘
2015年,以江苏省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Pubescens林’,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建立样方对其不同层次土壤进行测定。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团聚体特征、抗剪切强度等15个指标来评估不同林分土壤的抗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林型,麻栎林在诸多指标上均表现最优;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15个指标进行筛选,其中有机质含量、内摩擦角、粉粒含量、砂粒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研究区土壤抗侵蚀性能的最优指标;基于最优指标和加权平均法对各林分土壤抗侵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麻栎林表层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最强,其次为杜仲林,再次为黑松林,毛竹林最弱。
关键词
南京
老山
林分类型
土壤抗侵蚀性能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Nanjing
Laoshan
forest type
soil anti-erosion proper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759.9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抗蚀特性的响应
被引量:
20
3
作者
程谅
占海歌
郭忠录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273)
文摘
为探明南方红壤区常见草本植物根系与土壤抗侵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湖北省两种代表性土壤(黄棕壤和红壤)内生长的3种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对象,在两种土壤中分别采集3种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共6种根土复合体处理),并设裸地对照,采用集中水流冲刷试验,测定了土壤细沟可蚀性和根系参数,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常见水土保持草本植物根系抗侵蚀特征。结果表明,根系存在可有效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不同植物的增强效果存在差异,增强效果表现为香根草>白三叶>黑麦草;根长密度(RLD, root length density)是影响土壤可蚀性的最重要根系参数,RLD可较好地模拟两种土壤的根土复合体分离能力变化(R2≥0.930),而根重密度(RMD, root mass density)和根面积比(RAR, root area ratio)也有重要作用;直径小于1.0 mm根系是影响根土复合体抗侵蚀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根径为0.5~1.0 mm的细根作用更为显著(P <0.01)。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是南方红壤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可为区域内植被恢复中草本植物的选取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抗蚀特性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草本植物
根系参数
土壤
细沟可蚀性
土壤
分离能力
土壤抗侵蚀性能
南方红壤区
Keywords
herb
parameters of roots
soil rill erodibility
soil detachment capacity
soil anti-erodibility
south red soil reg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ICP技术的固化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张伟丽
李明依
李俊
钱程
陈宗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4种林分类型土壤的抗侵蚀性能评价
徐慧
管蓓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种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抗蚀特性的响应
程谅
占海歌
郭忠录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