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素新
覃志杰
+1 位作者
刘泰瑞
郭晋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8-274,共7页
为揭示过量的大气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影响,通过对照(N0:0 g/(m^2·a))、轻度施氮(N1:8 g/(m^2·a))、重度施氮(N2:15 g/(m^2·a))3个外源施氮水平下5年的野外定点试验和观测,模拟过量氮...
为揭示过量的大气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影响,通过对照(N0:0 g/(m^2·a))、轻度施氮(N1:8 g/(m^2·a))、重度施氮(N2:15 g/(m^2·a))3个外源施氮水平下5年的野外定点试验和观测,模拟过量氮沉降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变化,旨在阐明林下土壤微生物和呼吸对过量氮沉降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月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 098.93,97.31 mg/kg,二者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轻度施氮促进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增加,重度施氮抑制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从生长初期5月起,5-7月呈增加趋势,7月出现峰值,8月降低,9-10月小幅增加,呈现"N"形曲线。土壤微生物碳氮比为4.94~18.54,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各氮处理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5,6月较低,7-8月持续增加,并在8月达到最高,9-10月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与土壤全氮、含水量、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过量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途径和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氮
沉降
土壤微生物碳和氮
土壤
呼吸
季节动态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丽红
辛颖
+3 位作者
赵雨森
侯殿忠
孙涛
关彦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89,共6页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恢复24 a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7.17~1 764.34mg/kg和23.45~182.14 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呈上升趋势.(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恢复24 a落叶松人工林4种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重度火烧迹地.(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火烧迹地经过24 a的恢复,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度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土壤
微生物
量
碳和
氮
土壤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刘艳梅
杨航宇
李新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01,共8页
为探明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土壤结皮覆盖的沙丘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固沙时间的不同将样地分为4个不同的区进行采样(55、47、30和20 a固沙区),以流沙区(0 a)和天...
为探明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土壤结皮覆盖的沙丘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固沙时间的不同将样地分为4个不同的区进行采样(55、47、30和20 a固沙区),以流沙区(0 a)和天然植被区(〉100 a)为对照。研究表明:人工植被固沙区的藻-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氮(SMBN)含量(p〈0.05),且固沙年限与SMBC和SMBN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皮类型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藓类结皮下SMBC和SMBN含量显著高于藻-地衣结皮下SMBC和SMBN含量(p〈0.05);此外,生物土壤结皮可显著提高0~20 cm土层SMBC和SMBN含量(p〈0.05),且这种影响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弱。而且,生物土壤结皮下SMBC和SMBN含量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水热因子是决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而生物土壤结皮通过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土壤
结皮
土壤
微生物
生物
量
碳和
氮
结皮类型
土壤
深度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素新
覃志杰
刘泰瑞
郭晋平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8-2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480)
山西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8LYCX32)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18BY064)
文摘
为揭示过量的大气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影响,通过对照(N0:0 g/(m^2·a))、轻度施氮(N1:8 g/(m^2·a))、重度施氮(N2:15 g/(m^2·a))3个外源施氮水平下5年的野外定点试验和观测,模拟过量氮沉降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呼吸的变化,旨在阐明林下土壤微生物和呼吸对过量氮沉降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月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 098.93,97.31 mg/kg,二者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轻度施氮促进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增加,重度施氮抑制土壤微生物碳和氮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从生长初期5月起,5-7月呈增加趋势,7月出现峰值,8月降低,9-10月小幅增加,呈现"N"形曲线。土壤微生物碳氮比为4.94~18.54,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各氮处理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5,6月较低,7-8月持续增加,并在8月达到最高,9-10月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与土壤全氮、含水量、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过量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途径和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模拟
氮
沉降
土壤微生物碳和氮
土壤
呼吸
季节动态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Keywords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soil microbial carbon and nitrogen
soil respiration
seasonal dynamics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
被引量:
13
2
作者
王丽红
辛颖
赵雨森
侯殿忠
孙涛
关彦军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阿木尔林业局营林管理处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89,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08B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572015AA19)
文摘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特征,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恢复24 a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2)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7.17~1 764.34mg/kg和23.45~182.14 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呈上升趋势.(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恢复24 a落叶松人工林4种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重度火烧迹地.(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火烧迹地经过24 a的恢复,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度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土壤
微生物
量
碳和
氮
土壤
酶活性
Keywords
great Xing'an mountains
severely burned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soil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718.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25
3
作者
刘艳梅
杨航宇
李新荣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0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14)
天水师范学院校列项目(TSA0923)资助
文摘
为探明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土壤结皮覆盖的沙丘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固沙时间的不同将样地分为4个不同的区进行采样(55、47、30和20 a固沙区),以流沙区(0 a)和天然植被区(〉100 a)为对照。研究表明:人工植被固沙区的藻-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氮(SMBN)含量(p〈0.05),且固沙年限与SMBC和SMBN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皮类型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藓类结皮下SMBC和SMBN含量显著高于藻-地衣结皮下SMBC和SMBN含量(p〈0.05);此外,生物土壤结皮可显著提高0~20 cm土层SMBC和SMBN含量(p〈0.05),且这种影响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弱。而且,生物土壤结皮下SMBC和SMBN含量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水热因子是决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而生物土壤结皮通过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关键词
生物
土壤
结皮
土壤
微生物
生物
量
碳和
氮
结皮类型
土壤
深度
季节变化
Keywords
Biological soil crust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Crust type
Soil depth
Seasonal variation
分类号
Q938.1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拟氮沉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的动态影响
李素新
覃志杰
刘泰瑞
郭晋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
王丽红
辛颖
赵雨森
侯殿忠
孙涛
关彦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刘艳梅
杨航宇
李新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