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动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国荣 陈秀蓉 +4 位作者 张俊忠 韩玉竹 胡宜刚 杨成德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8,共8页
通过对2005和2006年东祁连山杜鹃灌丛、高山柳灌丛和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时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季节变化趋势在2005与2006年存在差异;2)从土壤剖面层次来看,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 通过对2005和2006年东祁连山杜鹃灌丛、高山柳灌丛和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时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季节变化趋势在2005与2006年存在差异;2)从土壤剖面层次来看,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数量大于10~20 cm土层;3)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的数量大小顺序为: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芽孢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4)不同灌丛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总数量不同表现为:高山柳灌丛〉杜鹃灌丛〉金露梅灌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灌丛 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李艳春 李强峰 +2 位作者 李巍 朋毛当智 吕嘉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7-2237,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群落中土层深度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柴达木梭梭林保护区内梭梭、西伯利亚白刺、细枝盐爪爪、多花柽柳、蒙古沙拐枣5种典型植物群落下的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不同... 为探究不同植物群落中土层深度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柴达木梭梭林保护区内梭梭、西伯利亚白刺、细枝盐爪爪、多花柽柳、蒙古沙拐枣5种典型植物群落下的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不同植物群落显著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而土层深度对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远低于不同植物群落的效应。全盐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因素。柽柳群落中全盐、有机质、全氮等含量最高,导致了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丰度的显著提高,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不同植物群落中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不同,但主要的优势菌群没有发生改变。优势细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优势细菌功能类群为化能异养和好氧化能异养菌。本研究揭示了植物群落和土壤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柴达木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形成和构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深度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赵兴丽 姚明勇 +3 位作者 罗林丽 刘思睿 贺圣凌 丁海兵 《农技服务》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低碳、无污染、无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肥料,不仅能活化和改良土壤,还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其抗逆性,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为阐明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魔芋栽培管理的肥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不施基...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低碳、无污染、无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肥料,不仅能活化和改良土壤,还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其抗逆性,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为阐明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魔芋栽培管理的肥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不施基肥处理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施用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后魔芋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真菌群落结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处理相比,施用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后,魔芋根际土壤中氮、磷、速效钾的含量均增加,其中氮含量分别增加2.23%和46.27%,磷含量分别增加9.09%和57.58%,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7.47%和517.25%;群落丰富度指数(Sobs、ACE、Chao)、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群落均一性指数(shannoneven)均表现为微生物菌肥>不施基肥>有机肥,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能有效提高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均一性。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样品中Saitozyma、被孢霉(Mortierella spp)的群落丰度均高于不施基肥处理,而不施基肥处理中假单胞菌(Pseudeurotium spp)和ParapHaeospHaeria的丰度高于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处理。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升魔芋根际土壤氮、磷、速效钾的含量,并对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微生物菌肥 根际土壤 优势菌 多样性 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对亚高山草甸和冻胀丘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炜昊 张国瑞 +5 位作者 许驭丹 杨韦轲 李佳成 李帅 严师节 赵祥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芦芽山作为华北地区亚高山草甸和冻胀丘的典型分布区,在多重干扰下面临着严峻的退化压力。本研究以芦芽山冻胀丘和草甸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在植物、土壤以及微生物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完整冻胀丘和健康草甸在植物、... 芦芽山作为华北地区亚高山草甸和冻胀丘的典型分布区,在多重干扰下面临着严峻的退化压力。本研究以芦芽山冻胀丘和草甸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在植物、土壤以及微生物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完整冻胀丘和健康草甸在植物、土壤和微生物方面无显著差异,受损后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土壤含水率、容重和pH值发生显著变化(P<0.05),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改变,真菌仅群落结构受影响。但冻胀丘凭借土壤含水率较高的特性,能一定程度减缓干扰对植物功能群和生物量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具有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真菌群落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善亚高山草甸和冻胀丘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结构,实现其生态恢复和适应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冻胀丘 功能 地上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姚拓 龙瑞军 +1 位作者 师尚礼 张德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9,共8页
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天祝高寒草地5种不同干扰生境(围栏内、围栏外、多年生草地、一年生草地和鼠丘地)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同一扰动... 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天祝高寒草地5种不同干扰生境(围栏内、围栏外、多年生草地、一年生草地和鼠丘地)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同一扰动生境,不同空间层次草地土壤微生物各氮素生理群数量变化较大,0-20cm数量大于20-40cm,一般前者为后者的1.44-7.32倍;且不同氮索生理群之间数量差异很大,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2)不同扰动生境,相同空间层次草地土壤微生物各氮素生理群数量差异也较大,变幅在1.27—9.29倍;且不同扰动生境对各氮素生理群的影响不同,对硝化细菌数量影响最大,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次之,自生固氮菌较小;3)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以一年生草地总数量最大,多年生和围栏内草地次之,鼠丘地和围栏外草地最少;4)不同扰动生境。不同空间层次,虽然不同生理群微生物数量各有特点,但总趋势为:0—20cm,7月份数量较小,8月份上升至最大,9月份下降,20-40cm数量变化趋势与0—20cm相似,但变幅显著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干扰生境 土壤微生物 氮素生理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丁玲玲 祁彪 +4 位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陈秀蓉 徐长林 周启星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9-18,共10页
选取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植被6种典型群落类型(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对各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数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选取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植被6种典型群落类型(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对各样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群数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大小顺序为: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反硝化细菌〉嫌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2)主要生理功能群季节动态变化总体趋势为随季节变化(5-11月)数量有所下降,从土壤剖面层次来看,O~10cm土层数量大于10~20cm土层;3)除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外,其余各种微生物生理功能群与土壤C、N关系紧密,表现出不同显著水平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亚高山草地 土壤微生物功能 数量动态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盐沼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功能群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周军 肖炜 钦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研究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长对潮间带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原有光滩相比,互花米草的生长使当地潮间带的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并随着植被的生长状况发生变化,微生物功能群中占优势的组分发生了变化.在互花米草盐沼中,与碳循... 研究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长对潮间带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原有光滩相比,互花米草的生长使当地潮间带的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并随着植被的生长状况发生变化,微生物功能群中占优势的组分发生了变化.在互花米草盐沼中,与碳循环相关的微生物功能群较光滩中数量多,利用氮源的微生物功能群在2月份数量均少与光滩,其他月份均显著高于光滩.总体上外来种互花米草在滨海潮间带的大面积生长,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为该处土壤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碳源,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功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功能 土壤微生物 外来种 互花米草 滨海盐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地4种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差异 被引量:15
8
作者 曲同宝 王呈玉 +1 位作者 庞思娜 张建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95-5702,共8页
为了探讨草地不同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差异,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松嫩放牧草地禾草(Grass)、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Forb)和豆科牧草(Legume)4种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 为了探讨草地不同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差异,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研究了松嫩放牧草地禾草(Grass)、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Forb)和豆科牧草(Legume)4种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培养的240h内,4种不同植物功能群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表明微生物代谢活性随着时间而增强;不同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总体活性(AWCD)(P<0.001)、Shannon-Wiener指数(H)(P<0.001)、物种丰富度(R)(P=0.005)、Pielou均匀度指数(E)(P<0.001)差异显著;其中禾草的各项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种(P<0.01),杂类草的各指标均最低。禾草、羊草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有较好的利用,豆科牧草除羧酸类外对其他碳源都有更好的利用,杂类草只对酚类碳源利用率最高,而对其他碳源利用率极低。总体得出4种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顺序为:禾草>羊草>豆科牧草>杂类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植物功能 多样性 松嫩草地 Biolog-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措施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建贵 蒋永梅 +6 位作者 姚拓 高亚敏 李海云 兰晓君 田永亮 李建宏 张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73,共9页
从微观视野认识土壤氮素形成机理,为高寒草甸微生物生长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玛曲高寒草甸4种不同管理措施(不围栏、围栏、围栏+施肥、围栏+补播)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 从微观视野认识土壤氮素形成机理,为高寒草甸微生物生长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玛曲高寒草甸4种不同管理措施(不围栏、围栏、围栏+施肥、围栏+补播)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管理措施下,不同空间层次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0~10cm和10~20cm土层的数量均显著高于20~30cm土层(P<0.05),一般前者是后者的1.23~4.03倍和1.11~2.25倍;且不同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之间数量差异显著,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嫌气性固氮菌。2)同一空间层次,不同管理措施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间数量差异较大。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以围栏+施肥和围栏+补播草地最高,围栏草地次之,不围栏草地最少。3)不同管理措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少,但围栏+施肥和围栏+补播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可见,围栏+施肥和围栏+补播措施对玛曲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和不同形态氮素含量有提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 氮素生理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肠道微生物定植规律和生理功能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笑非 孙冬岩 +2 位作者 王文娟 李超 孙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2,共3页
近年来,人们对畜禽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定植规律及与宿主关系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肠道中微生态菌群的组成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和生理功能。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生理功能 定植 正常微生物 生长发育过程 胃肠道 微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尹玉玲 汤泳萍 +2 位作者 谢启鑫 罗绍春 赵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184,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化感物质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蔻酸处理显著增加了茄子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细菌菌群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硝化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一致,1.00 mm...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化感物质豆蔻酸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蔻酸处理显著增加了茄子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细菌菌群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硝化细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一致,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数量最多;0.05~1.00 mmol/kg豆蔻酸处理的固氮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豆蔻酸处理后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脲酶在中高浓度豆蔻酸处理中显著增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处理浓度之间差异不大。豆蔻酸处理明显增加了茄子株高和茎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化感物质 豆蔻酸 土壤微生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数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玉竹 赵建军 +3 位作者 苏展 黄勇 胡陈明 陈秀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110-7112,共3页
[目的]查明象草根际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涂抹平板法和稀释法对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数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象草根际各微生物生理群的数... [目的]查明象草根际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涂抹平板法和稀释法对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数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象草根际各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均为根际>非根际,但根面与根区相比,根面好气性微生物较多,而根区嫌气性微生物较多;同一根际部位,不同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也有差异;象草根面纤维素分解和氮的固定主要是好气性菌起作用,根区纤维素分解主要是嫌气性纤解菌起作用,固氮为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共同起作用。[结论]象草的根际区域不同,微生物生理群种类不同,其数量时空分布动态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根际土壤 微生物生理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功能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杰 张丹丹 +1 位作者 董龙龙 王能飞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2-89,共8页
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被认为是研究南极生态与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本研究从该半岛全岛范围采集了3类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传统最大或然法(MPN)对其所含氮循环各类群微生物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常规Griess试剂、纳氏... 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被认为是研究南极生态与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本研究从该半岛全岛范围采集了3类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传统最大或然法(MPN)对其所含氮循环各类群微生物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常规Griess试剂、纳氏试剂等显色法初步估算了各菌群的功能活性强度,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采样点生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是对该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进行先期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的其他特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3个土样中所含氮循环微生物总量趋势为氨化菌>反硝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活菌数),除极个别样品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硝化、反硝化、氨化活性。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具有比较高的氨化菌含量及氨化活性强度;丘陵山坡土壤的反硝化菌含量与反硝化活性强度要高于动、植物区土壤(极个别样品除外);动物区和植物区土壤的硝化菌含量较少,但硝化活性强度较高,预示着可能存在高效功能菌株;而丘陵山坡土壤的硝化菌含量及硝化活性强度则表现得高低不一。本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氮循环微生物提供了前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尔德斯半岛 南极 土壤氮循环微生物 MPN法 数量 功能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对苜蓿根瘤菌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盛楠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16期56-57,共2页
苜蓿以其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固氮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并以“苜蓿-根瘤菌共生体”的形式共同适应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多年来,国内外在揭示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苜蓿-根瘤菌共生... 苜蓿以其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固氮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并以“苜蓿-根瘤菌共生体”的形式共同适应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多年来,国内外在揭示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苜蓿-根瘤菌共生体对土壤碳氮循环中关键微生物过程的响应机制还不明确。未来需要深入研究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中关键微生物功能群对苜蓿-根瘤菌共生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瘤菌 土壤微生物 功能 碳氮循环 循环过程 固氮机制 生物环境 微生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理群的测定 被引量:23
15
作者 匡传富 何志明 +2 位作者 汤若云 黄声仪 邓芳席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在不同季节研究了不同程度感染青枯病菌的烟草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平均数,测定了土壤中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反硫化细菌等生理群的平均数。结果表明,青枯病重发田块四季中细菌... 在不同季节研究了不同程度感染青枯病菌的烟草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平均数,测定了土壤中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反硫化细菌等生理群的平均数。结果表明,青枯病重发田块四季中细菌和真菌平均数多、放线菌平均数少;轻发田块则细菌和真菌平均数少、放线菌平均数多。测定的7种微生物生理群中,青枯病重发田块四季中硝酸细菌和反硫化细菌平均数少、反硝化细菌平均数多,轻发田块则硝酸细菌和反硫化细菌多、反硝化细菌平均数少。从不同季节来看,重度发病地块春季细菌数最多,夏季硝酸细菌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土壤微生物 生理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瑞 刘旻霞 +2 位作者 张灿 赵瑞东 邵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84-1891,共8页
为了探究坡向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最大可能数(MPN)法测定了亚高寒草甸3年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类群及2016年微生物功能群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微生物类群及功能群分布与植物生... 为了探究坡向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最大可能数(MPN)法测定了亚高寒草甸3年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类群及2016年微生物功能群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微生物类群及功能群分布与植物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差异显著(P<0.05),由阳坡向阴坡变化时,土壤微生物类群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同一坡向土壤细菌数量所占比例最大,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小;2016年微生物总数较2014年与2015年分别下降了61.75%和68.23%。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总数随阳坡向阴坡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氨化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固氮菌与硝化细菌数量(P<0.05)。相关分析表明,亚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壤含水量、全磷和土壤p H值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的主导因子,固氮菌、硝化细菌数量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表明,阴坡土壤环境明显优于阳坡,更适宜土壤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寒草甸 坡向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功能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下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晓果 左晓庆 +6 位作者 温远光 王磊 朱宏光 梁宏温 邵文哲 陈秋海 张彧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49-6763,共15页
除草剂在桉树人工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关于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知之甚少。通过桉树人工林低剂量高频率(LHF)、中剂量中频率(MMF)、高剂量低频率(HLF)除草剂喷施试验,并与人工除草(MT)为对照,比较分析... 除草剂在桉树人工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关于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知之甚少。通过桉树人工林低剂量高频率(LHF)、中剂量中频率(MMF)、高剂量低频率(HLF)除草剂喷施试验,并与人工除草(MT)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剂量、不同频率除草剂施用对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导致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和功能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但并未显著降低林下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除草剂施用频率的降低及恢复时间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呈恢复趋势。除草剂施用也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降低。除草剂通过对林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负面影响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LHF显著降低藤本植物而显著提高蕨类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从而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真菌和放线菌的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MMF显著降低木本和藤本植物而显著提高禾草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放线菌的PLFA含量显著降低。HLF未显著影响林下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速效磷含量也大幅下降。施用除草剂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因此,生产上应减少除草剂的施用,以减少对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桉树人工林 植物功能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钠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及优势菌群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耀蓉 李登煜 +2 位作者 张小平 梁如玉 陈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9-43,共5页
研究了施用五氯酚钠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主要生化活性以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 五氯酚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对土壤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有强烈的刺激效应, 而放线菌和霉菌则被严重抑制; 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氨化... 研究了施用五氯酚钠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主要生化活性以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 五氯酚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对土壤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有强烈的刺激效应, 而放线菌和霉菌则被严重抑制; 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 而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减弱; 芽孢杆菌B3、B4、B5菌株为污染土壤的优势细菌,青霉属为霉菌的优势属, 淡紫灰类群、粉红孢类群、白孢类群、金色类群、烬灰类群、轮生类群、青色类群从污染土壤中发生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钠污染 土壤微生物活性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优势菌群的鉴定 被引量:11
19
作者 肖国生 胡廷章 +4 位作者 唐华丽 杨俊年 李彦杰 郑克均 王启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3-496,共4页
为了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和优势菌群,从三峡水库消落带万州段6个采样区25个采样点采集土样,测定其含水率和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并用传统形态分类法鉴定土样中的优势放线菌和真菌。结果发现,淹没前0~20 c... 为了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和优势菌群,从三峡水库消落带万州段6个采样区25个采样点采集土样,测定其含水率和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并用传统形态分类法鉴定土样中的优势放线菌和真菌。结果发现,淹没前0~20 cm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比20~40 cm土层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层中的真菌数量明显多于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与含水率呈一定正相关性,真菌与含水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淹没后土壤中微生物总量比淹没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细菌和真菌数量比淹没前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放线菌比淹没前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已从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中初步鉴定出优势真菌5属4种,放线菌4属。试验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有所变化,淹没后土壤微生物基本能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土壤微生物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Ⅰ——基于可培养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37
20
作者 刘亚锋 孙富林 +1 位作者 周毅 贾新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共4页
利用平板培养法对黄瓜连作根系微生物种群连续性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连作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减少,其中细菌数量降低最为明显,对连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根际根外细菌数目减幅分别在第三、四茬时达显著水平。放线菌... 利用平板培养法对黄瓜连作根系微生物种群连续性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连作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减少,其中细菌数量降低最为明显,对连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根际根外细菌数目减幅分别在第三、四茬时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对黄瓜连作反应较小,根际到第四茬减幅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根外在连作四茬过程中均未达显著水平。黄瓜连作致使少数真菌种群富集,同时多种真菌类群数量减少,种群变化呈现单一化趋势。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群分析表明,连作导致根际自生固氮菌与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目明显下降,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增加,而氨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连作茬次增加而降低,脲酶活性稍有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连作 可培养微生物 微生物生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