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栽培晚稻土壤微生物动态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谭周进 汤海涛 余崇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30-31,33,共3页
对秸秆还田 4种不同耕作方式栽培晚稻的土壤微生物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还田秸秆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覆草免耕优越于覆草翻耕。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晚稻 土壤微生物动态 耕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生态系统碳动态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懿珊 罗春玲 张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0-1926,共7页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全球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相对微小的动态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壤层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巨大变化,继而引起与大气碳交换加剧,最终与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交互影响。碳同位素技术对碳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迁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全球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相对微小的动态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壤层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巨大变化,继而引起与大气碳交换加剧,最终与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交互影响。碳同位素技术对碳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动态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在农林生态系统转换、污染物源解析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原位的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相比实验室培养示踪实验,具有更加真实反映自然环境下土壤碳动态变化的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解决土壤有机碳较长时间尺度,十年至千年尺度动力学过程的工具。随着加速质谱(AMS)检测技术的成熟,低浓度的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可以更加精准直接的反映土壤碳循环中核心成分的碳动态。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揭示出土壤碳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为解释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等提供了新型的手段。文章简要总结了目前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碳动态研究中可以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在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研究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开展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前景。未来研究中需结合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大尺度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开展土壤剖面上的碳动态的研究,尤其是针对认识缺乏的深层土壤碳动态开展长期生态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技术 自然丰度分析 土壤动态 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