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区不同密度白桦天然林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文效应
1
作者 刘婧雯 程唱 +5 位作者 邹星晨 刘仟仟 石正阳 李睿 彭小静 贺康宁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目的]探究青海高寒区不同密度白桦天然次生林的枯落物层、土壤层的水文特征及水源涵养能力。[方法]选取5种密度(277、434、642、868、1024株·hm^(-2))的15块白桦天然次生林标准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熵权和TOPSIS法的模糊物... [目的]探究青海高寒区不同密度白桦天然次生林的枯落物层、土壤层的水文特征及水源涵养能力。[方法]选取5种密度(277、434、642、868、1024株·hm^(-2))的15块白桦天然次生林标准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熵权和TOPSIS法的模糊物元模型进行不同密度白桦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密度白桦林枯落物蓄积量介于27.20~49.06 t·hm^(-2),最大持水量介于63.42~93.12 t·hm^(-2),有效拦蓄量介于24.41~41.79 t·hm^(-2),均以868株·hm^(-2)最大;(2)0~6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介于0.91~1.01 g·cm-3,以868株·hm^(-2)最小;土壤总孔隙度介于45.69%~59.62%,饱和持水量介于913.76~1192.44 t·hm^(2),均以868株·hm^(-2)最大;(3)5种密度白桦林贴近度大小排序为:868株·hm^(-2)(0.705)>1024株·hm^(-2)(0.532)>277株·hm^(-2)(0.495)>434株·hm^(-2)(0.367)>642株·hm^(-2)(0.345)。[结论]在该研究白桦林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为868株·hm^(-2)时,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最佳,利于该地区森林生态水文效益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模糊元模型 白桦 土壤层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等10种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
2
作者 陈夙怡 黄艳萍 +9 位作者 戴矜君 周凌峰 陈金辉 涂志华 韩琳 张伟 韩宇杰 何芸芸 陈俊锦 王康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为了研究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校园内10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介于... 为了研究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校园内10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介于2.08—3.03 g·g^(-1)之间,表现为:桂花树>印度紫檀>大花紫薇>巴西木蝶豆>香樟>含笑>黄兰>大叶榄仁>伊朗紫硬胶>小叶榄仁。(2)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量、吸水速率均在0—2 h变化较大,而后逐渐趋于变缓,24 h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87);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1)。(3)枯落物未分解层在0.5 h内水分蒸发、下渗量大,之后逐渐减缓,到72 h时枯落物的蒸发、下渗基本停止,枯落物累积失水量与失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R2>0.67);失水速率在1 h前下降较快,4 h明显减缓,72 h时基本停止失水,失水速率与失水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R2>0.94)。(4)不同植物表层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38—1.60 g·cm^(-3),总孔隙度为30.73—41.31%,有效持水量在26.15 t·hm^(-2)—141.26 t·hm^(-2)范围内,土壤有效拦蓄深介于6.19—21.67 mm之间,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印度紫檀>香樟>伊朗紫硬胶>含笑>大花紫薇>巴西木蝶豆>桂花树>黄兰>小叶榄仁>大叶榄仁。(5)不同植物土壤层初渗速率为0.55—10.37 mm·min^(-1),稳渗速率为0.20—8.06 mm·min^(-1),土壤入渗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80。综合10种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表明印度紫檀、香樟、大花紫薇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建议校园景观植物优先配置印度紫檀、香樟、大花紫薇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不同间伐强度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俊华 牟皓 +2 位作者 谢天资 别鹏飞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适宜的林分结构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生态经济功能。开展川中丘陵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的抚育间伐试验,比较不同间伐强度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探讨水土保持的最适间伐强度,为该区域的人工柏木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 适宜的林分结构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生态经济功能。开展川中丘陵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的抚育间伐试验,比较不同间伐强度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探讨水土保持的最适间伐强度,为该区域的人工柏木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选取35~40年,郁闭度≥0.8,林下灌木盖度≤20%,草本盖度≤30%的人工柏木林,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4种间伐强度Ⅰ:10%~15%,Ⅱ:16~25%、Ⅲ:26~35%和对照CK(不间伐)。2019年实地取样分析,计算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吸持贮水量、饱和贮水量和枯落物蓄积量、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等水文效应指标以及枯落物持水、吸水动态过程模拟。(1)间伐后,枯落物蓄积量明显增加。间伐强度Ⅰ、Ⅱ和Ⅲ总枯落物蓄积量分别是CK的1.24倍、1.78倍和2.38倍。枯落物持水性能也明显增加,间伐强度Ⅲ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是CK的3.73倍和2.59倍。除间伐强度Ⅱ与CK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枯落物层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遵循对数函数W=a–b×ln(t+c),R^2>0.95,吸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遵循幂函数V=mtn,R^2>0.80,拟合效果较好。(3)不同间伐强度下的土壤容重均明显低于CK。间伐强度Ⅲ土壤毛管孔隙度最大(35.30±2.60%),最小的是对照(28.19±1.29%)。0~30 cm土壤最大吸持水量在间伐强度Ⅲ为最大(105.90±2.60 mm),其次是Ⅱ(103.07±3.01 mm),最小的是CK(84.58±1.29 mm)。不同间伐强度的饱和贮水量均高于CK。间伐强度Ⅰ、Ⅱ和Ⅲ土壤0~30 cm饱和贮水量分别是CK的1.09倍、1.21倍和1.27倍。综合土壤层和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间伐强度Ⅲ,即保留株数1700株·hm^−2~2100株·hm^−2为最适宜强度,3种间伐强度下的林分水文性能均优于CK,说明间伐对林地水文性能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人工柏木林 间伐强度 土壤层、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南坡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亚萍 刘庆安 +2 位作者 庞军柱 张淑兰 王昕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为探究秦岭地区典型林分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差异,采用室内浸水法、环刀法定量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锐齿栎林和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特征,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综合评价其水文功能。结果表明:1)3个林... 为探究秦岭地区典型林分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差异,采用室内浸水法、环刀法定量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锐齿栎林和华北落叶松林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特征,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综合评价其水文功能。结果表明:1)3个林分下枯落物层厚度和蓄积量分别为3.11~7.44 cm和5.58~10.02 t·hm^(-2),其中锐齿栎林枯落物厚度最大,而华北落叶松林蓄积量最高;2)枯落物层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为12.54%~102.59%、185.93%~557.7%、14.41~17.8 t·hm^(-2)和7.66~14.34 t·hm^(-2),其中锐齿栎林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最大,华北落叶松林则在枯落物自然含水率及最大持水率上表现最佳;3)3个林分下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值为0.89~1.21 g·cm^(-3),油松林的土壤储水量最低,华北落叶松林下的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则最大,0~40 cm土层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华北落叶松林(257 mm)>锐齿栎林(234 mm)>油松林(231 mm)。通过熵权法综合评价,锐齿栎林在枯落物拦蓄能力方面表现最佳,而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层的持水功能最优,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森林管理中合理优化树种配置,以更好地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层 持水功能 熵权法 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阴坡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田超 杨新兵 +4 位作者 李军 曹云生 张伟 刘阳 毕可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3,共7页
对冀北山地阴坡6种不同天然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一致: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白桦-黑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黑桦混交林〉山杨-... 对冀北山地阴坡6种不同天然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一致: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白桦-黑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黑桦混交林〉山杨-黑桦-蒙古栎混交林〉白桦-黑桦混交林,枯落物的蓄积量为10.15~30.47 t/hm2,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4.33~63.57 t/hm2。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的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48.60 t/hm2,山杨-黑桦-蒙古栎混交林的有效拦蓄能力最弱,为16.47 t/hm2;(2)未分解层枯落物与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3)土壤容重均值的变化范围为0.89~1.18 g/cm3,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为49.93%~63.08%。随着土壤厚度加深,土壤容重逐渐增大,总孔隙度逐渐减小;(4)山杨-黑桦-蒙古栎混交林有效持水能力最强,为65.43 t/hm2,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持水能力最弱,为37.92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地 林地土壤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64
6
作者 赵阳 余新晓 +2 位作者 吴海龙 宋思铭 黄枝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以河北省围场县北沟林场内4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枯落物蓄积量最大,为12.28t/hm2,最大持水量为24.60t/hm2,有效拦蓄量为27.19t/hm2;油松林的枯落物蓄积量... 以河北省围场县北沟林场内4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落叶松、油松混交林枯落物蓄积量最大,为12.28t/hm2,最大持水量为24.60t/hm2,有效拦蓄量为27.19t/hm2;油松林的枯落物蓄积量为11.74t/hm2,最大持水量为19.30t/hm2,有效拦蓄量为22.21t/hm2;落叶松林的枯落物蓄积量为9.32t/hm2,最大持水量为11.60t/hm2,有效拦蓄量为16.20t/hm2;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枯落物蓄积量为5.58t/hm2,最大持水量为12.90t/hm2,有效拦蓄量为13.53t/hm2。(2)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需浸泡10h,通过分析得出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Q=aln(t)+b;枯落物在浸水的前30min内吸水速率最大,6h左右时吸水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V=ktn。(3)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层持水能力最强,为377.03t/hm2;落叶松油松混交林土壤层的持水能力最差,为241.9t/hm2,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其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性质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128
7
作者 胡淑萍 余新晓 岳永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对百花山4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核桃楸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9.99 t/hm2,最大持水量为27.72 t/hm2,有效拦蓄量为29.55 t/hm2;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10.27 t/hm2,最大持水量为12.84 t/hm2... 对百花山4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核桃楸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9.99 t/hm2,最大持水量为27.72 t/hm2,有效拦蓄量为29.55 t/hm2;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10.27 t/hm2,最大持水量为12.84 t/hm2,有效拦蓄量为13.53 t/hm2;黑桦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7.04 t/hm2,最大持水量为19.01 t/hm2,有效拦蓄量为19.18 t/hm2;辽东栎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8.22 t/hm2,最大持水量为14.72 t/hm2,有效拦蓄量为18.33 t/hm2。2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 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10 h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Q=aln(t)+b;枯落物在浸水的前半小时内吸水速率最大,4 h左右时下降速度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V=ktn。3辽东栎林土壤层持水能力最强,为266.22 t/hm2,黑桦林土壤的持水能力最差,为219.39 t/hm2,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其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百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金沙江流域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芝芹 郎南军 +4 位作者 彭明俊 温绍龙 江期川 李甜江 吴云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5-169,173,共6页
以金沙江流域4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24~14.10t/hm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t/hm2;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银荆林>... 以金沙江流域4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24~14.10t/hm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t/hm2;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银荆林>云南松林>桤木林>滇杨林。②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10h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枯落物在浸水的0.5h内吸水速率最大,2h后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③土壤层容重的变化范围为1.04~1.33g/cm3;总孔隙度变动范围为45.08%~55.28%;土壤有效持水量为201.65~246.40t/hm2;4种林分土壤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滇杨林>银荆林>云南松林>桤木林;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R2>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森林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王怡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69,共10页
【目的】研究对比亚热带不同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探讨二者水文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地区森林水文循环和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3种典型经营... 【目的】研究对比亚热带不同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探讨二者水文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地区森林水文循环和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3种典型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日本落叶松−檫木混交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鹅掌楸混交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纯林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观测法、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双环法等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对其二者水文效应进了拟合与分析。【结果】(1)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厚度及蓄积量分层变化差异显著(P<0.05);混交林经营模式半分解层厚度及蓄积量均明显高于未分解层,纯林经营模式则正好相反。(2)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回归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3)不同经营模式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入渗性能整体表现为混交经营模式优于纯林经营模式,且差异性显著(P<0.05);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4)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除土壤密度外,土壤水文指标均与枯落物半分解层水文指标呈正相关,与枯落物未分解层水文指标呈负相关;土壤最大持水量、总空隙度、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与枯落物厚度、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及最大吸水速率关系密切。【结论】综合来看,混交经营模式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要优于纯林经营模式,建议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树种组成、配置方式等因素影响,加快实施针叶纯林的近自然阔叶化改造,以加强地区森林的水文功能和健康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模式 日本叶松人工林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十三陵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徐娟 余新晓 席彩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对北京十三陵林场4种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侧柏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3.67 t/hm2,最大持水量为8.54 t/hm2,有效拦蓄量为9.83 t/hm2;油松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12.44 t/hm2,最大持水量为20.45 t/hm2,有效拦蓄量... 对北京十三陵林场4种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侧柏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3.67 t/hm2,最大持水量为8.54 t/hm2,有效拦蓄量为9.83 t/hm2;油松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12.44 t/hm2,最大持水量为20.45 t/hm2,有效拦蓄量为26.75 t/hm2;黄栌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12.29 t/hm2,最大持水量为21.81 t/hm2,有效拦蓄量为26.67 t/hm2;黄栌、油松混交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为13.27 t/hm2,最大持水量为21.10 t/hm2,有效拦蓄量为27.29 t/hm2;②未分解层枯落物10 h基本达到饱和,半分解层在8 h已经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Q=aln(t)+b;枯落物在浸水的0.5 h内吸水速率最大,4 h左右时下降速度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V=ktn。③油松林土壤层持水能力最强,为206.9 t/hm2,黄栌、油松林土壤层的持水能力最差,为130.2 t/hm2,并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和入渗时间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十三陵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典型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宁 郭宾良 +3 位作者 张楠 张绍杰 张建华 谷建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滦河上游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水文效应,为森林健康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滦河上游3种林分的枯落物层未分解层与半分解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油松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12.03t/hm2,最大持水量为19.4t/hm2,有... [目的]研究滦河上游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水文效应,为森林健康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滦河上游3种林分的枯落物层未分解层与半分解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油松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12.03t/hm2,最大持水量为19.4t/hm2,有效拦蓄量为23.52t/hm2;落叶松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9.51t/hm2,最大持水量为11.9t/hm2,有效拦蓄量为17.03t/hm2;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5.54t/hm2,最大持水量为13.0t/hm2,有效拦蓄量为13.7t/hm2。(2)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需浸泡10h。枯落物在浸水的前0.5h内吸水速率最大,6h左右时吸水速率明显减缓。(3)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层持水能力最强,为375.92t/hm2;油松林土壤层的持水能力最差,为248.04t/hm2。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其相关系数R2均在0.98以上。[结论]油松林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都最大,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枯落物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沙棘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志军 王富 +2 位作者 甄宝艳 刘玉涛 董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67,共4页
通过以坝上高原典型区域尚义县的沙棘林地为研究对象,从林地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能力,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蓄水量和土壤入渗性能等方面,对沙棘林枯落物与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林地枯落物的蓄积量为1.50×103kg/hm2... 通过以坝上高原典型区域尚义县的沙棘林地为研究对象,从林地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能力,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蓄水量和土壤入渗性能等方面,对沙棘林枯落物与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林地枯落物的蓄积量为1.50×103kg/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达到3.86×103kg/hm2,有效拦蓄深为0.39mm。与裸沙地相比,沙棘林下与林间0~40cm土层内的平均容重降低13.87%和4.05%,而总孔隙度较裸沙地增大13.95%和2.37%;沙棘林可增加土壤的有效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其林下与林间0~40cm土层内的有效持水量为裸沙地同层次的有效持水量的3.73倍和2.28倍。沙棘林间和林下的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是裸沙地的1.79倍、1.34倍和1.67倍、1.29倍。说明沙棘林能够较好地改善该地区的土壤结构,具有良好的水文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土壤理性状 水文效应 坝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38
13
作者 涂志华 范志平 +6 位作者 孙学凯 弓文艳 张雪琪 郑学良 王琼 王善祥 秦依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了研究大伙房水库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流域内3种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泡法、环刀法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类型枯落物蓄积量为23.20~39.11t/hm^2,表现为... 为了研究大伙房水库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流域内3种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泡法、环刀法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类型枯落物蓄积量为23.20~39.11t/hm^2,表现为刺槐天然次生林>油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且阔叶林枯落物半分解层蓄积量大于未分解层,而针叶林则相反。(2)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为50.24~109.19t/hm^2,有效拦蓄量为41.70~90.71t/hm^2,均表现为刺槐天然次生林>油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刺槐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层持水功能较好。(3)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分别在浸水10,8h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2>0.91);枯落物在浸水1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4h左右吸水速率明显减缓,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3)。(4)3种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10~1.25g/cm^3,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27.96%~30.19%,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1.11~29.39t/hm^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层持水能力表现为刺槐天然次生林>油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0)。综合3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功能表明刺槐天然次生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较强,建议在该流域加强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流域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地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35
14
作者 宣立辉 康凡 +1 位作者 谷建才 黄冬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1,共6页
以丰宁县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浸泡法,进行了枯落物的持水量、吸水速度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的测定,并对其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枯落物的总蓄积在9.58~11.50t/hm^2,蓄积量大小排序为:杨树针阔混交林&... 以丰宁县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浸泡法,进行了枯落物的持水量、吸水速度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等的测定,并对其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枯落物的总蓄积在9.58~11.50t/hm^2,蓄积量大小排序为:杨树针阔混交林>杂木林>杨树阔叶混交林>榆树阔叶混交林;杨树阔叶混交林的最大持水量最大为14.56t/hm^2,其最大持水率最大为295.46%。土壤的平均容重0.77~0.98g/cm^3,其大小顺序为:杨树针阔混交林>杂木林>杨树阔叶混交林>榆树阔叶混交林;土壤总孔隙度48.98%~56.72%,其中最大为杨树阔叶混交林,最小为杂木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在623.67~726.33t/hm^2,其中最大持水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16倍。土壤初渗速率其变动范围在23.95~28.12mm/min,其中杨树针阔混交林土壤初渗速率最大为:28.12mm/min,榆树阔叶混交林的土壤初渗速率最小为:23.95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小坝子乡 土壤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地区3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7
15
作者 邓继峰 丁国栋 +4 位作者 吴斌 张宇清 赵媛媛 高广磊 王新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林分枯落物储量最大,为7.86 thm2;樟子松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高,为23.73和18.26 thm2,相当于2.37和1.83 mm的水深。2)樟子松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349.12 thm2,相当于34.91 mm的水深,其有效持水量为85.75 thm2,是花棒的3.24倍,相当于8.58mm的水深。3)利用幂函数,无论是对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还是对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均有较高的拟合系数。4)利用Philip入渗方程对各林地1 m土壤深度入渗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林地土壤的入渗特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性质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坝地区9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继东 周长亮 李惠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21,226,共7页
以八英庄林场9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在5.79~24.97t/hm^2的范围内,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山杨混交林>油松纯林>山杨纯林>蒙古栎纯林>... 以八英庄林场9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在5.79~24.97t/hm^2的范围内,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山杨混交林>油松纯林>山杨纯林>蒙古栎纯林>落叶松油松混交林>白桦黑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2)9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能力有一定差异,排序为白桦山杨混交林>山杨纯林>油松纯林>白桦纯林>白桦黑桦混交林>落叶松油松混交林>蒙古栎纯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落叶松纯林。(3)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较好的指数关系,相关系数在0.95以上,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4)白桦山杨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最大为52.63t/hm^2,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最小为14t/hm^2。(5)蒙古栎纯林土壤持水能力最强为117.42t/hm^2,其次是白桦山杨混交林为104.75t/hm^2,白桦纯林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为37.80t/hm^2。(6)土壤初渗速率在2.3~56.8mm/min范围内,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坝地区 典型林分 土壤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凌峰 戴矜君 +6 位作者 黄艳萍 张幸幸 李紫叶 韩琳 章陈菲 郭雅欣 涂志华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90-97,共8页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未分...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未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52—2.76g·g^(-1),表现为菠萝蜜>吊瓜树>黄葛树>小叶榕>大红风铃木>白兰>高山榕>南洋杉>印度榕。(2)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量在浸水时间4 h内迅速增大,在浸水12 h时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3);枯落物在浸水2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6h吸水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86)。(3)不同种景观植物表层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45—1.67g·cm^(-3),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27.70%—42.54%,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7.94—56.93t·hm^(-2),土壤层持水能力表现为吊瓜树>高山榕>小叶榕>印度榕>菠萝蜜>黄葛树>大红风铃木>南洋杉>白兰。(4)不同种景观植物土壤层初渗速率为0.4—3.25 mm·min^(-1),稳渗速率为0.15—1.75 mm·min^(-1),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呈幂函数关系(R^(2)>0.90)。综合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表明吊瓜树、菠萝蜜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建议校园景观植物可优先配置吊瓜树、菠萝蜜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植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木兰科观赏植物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凌峰 陈夙怡 +7 位作者 戴矜君 刘俊东 徐利珍 田祝郡 占昭慧 赵雯荻 陈金辉 涂志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为了研究木兰科观赏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和在园林应用中更加合理配置木兰科植物,以7种常见木兰科植物(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深山含笑、观光木、华盖木和亮叶木莲)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木兰科植... 为了研究木兰科观赏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和在园林应用中更加合理配置木兰科植物,以7种常见木兰科植物(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深山含笑、观光木、华盖木和亮叶木莲)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木兰科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7种植物枯落物蓄积量为5.24~25.11 t/hm^(2),表现为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华盖木>深山含笑>观光木>亮叶木莲,亮叶木莲枯枝落叶分解程度高;2)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4.32~25.45 t/hm^(2);有效拦蓄量为15.88~53.85 t/hm^(2),表现为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华盖木>观光木>亮叶木莲>深山含笑,石碌含笑和紫花含笑枯落物层持水功能较好;3)枯落物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量分别在浸水8和10 h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在浸水2 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2),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4);4)不同植物土壤密度均值变化范围为1.22~1.55 g/cm^(3),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0.03%~49.89%;土壤饱和持水量变化范围为400.34~498.95 t/hm^(2),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23~70.33 t/hm^(2),土壤层持水功能表现为金叶含笑>紫花含笑>亮叶木莲>石碌含笑>观光木>华盖木>深山含笑。土壤入渗速率和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0)。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高于枯落物层,是林地水文效应的主体。石碌含笑、紫花含笑和金叶含笑具有较强水源涵养功能,建议在园林景观应用中优先配置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植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坝地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综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长亮 李惠丽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3期238-245,共8页
以接坝地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并运用熵权法对各林分类型水文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规律一致,其大小排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油松林>... 以接坝地区3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并运用熵权法对各林分类型水文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规律一致,其大小排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显著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排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26.04 t/hm^(2))>油松林(16.46 t/hm^(2))>华北落叶松林(11.36 t/hm^(2));土壤容重均值排序为:华北落叶松林(1.29 g/cm^(3))>油松林(1.24 g/cm^(3))>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1.05 g/cm^(3));土壤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1441.4 t/hm^(2))>油松林(963.5 t/hm^(2))>华北落叶松林(829.9 t/hm^(2));对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进行拟合,呈较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对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最强的为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坝地区 土壤层 水文效应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上游生态公益林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梁 高友英 +2 位作者 孙浩 刘晓勇 江柳春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对抚河上游生态公益林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现存量的变化范围为2.9~5.96 t·hm-2,其中杉木林枯落物的现存量最大,针叶混交林最小;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 对抚河上游生态公益林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现存量的变化范围为2.9~5.96 t·hm-2,其中杉木林枯落物的现存量最大,针叶混交林最小;4种森林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表现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杉木林;(2)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表现为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混交林>杉木林,回归分析表明:森林土壤的最大持水量(y)与容重(x1)、非毛管孔隙度(x2)、毛管孔隙度(x3)和石砾体积含量(x4)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表现为y=704.328-518.829x1+2.784x2+7.697x3+2.787x4(R2=0.883);土壤有效蓄水量中,针阔混交林(434.97 t·hm-2)>竹林(397.40 t·hm-2)>针叶混交林(380.05 t·hm-2)>杉木林(328.05t·hm-2);(3)针阔混交林和竹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优于针叶混交林和杉木林,建议加强对针阔混交林和竹林的保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河上游 生态公益林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