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剂通过改变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增强钨尾矿的土壤多功能指数——以生物炭和鸡粪肥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小俊 王紫琴 +1 位作者 李奇 陈明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48-5061,共14页
以高羊茅为先锋植物在钨尾矿上进行了植物定植,以恢复尾矿的土壤多功能指数(SMF).结果表明:鸡粪肥和生物炭施用增加了尾矿中的速效氮(61.15%~61.48%和23.55%~24.82%),速效磷(116.07%~143.50%和171.32%~179.71%)和有机质含量(55.46%~59.... 以高羊茅为先锋植物在钨尾矿上进行了植物定植,以恢复尾矿的土壤多功能指数(SMF).结果表明:鸡粪肥和生物炭施用增加了尾矿中的速效氮(61.15%~61.48%和23.55%~24.82%),速效磷(116.07%~143.50%和171.32%~179.71%)和有机质含量(55.46%~59.80%和255.36%~263.27%),鸡粪肥增加了尾矿中的脲酶(95.97%~117.03%)、β-葡萄糖苷酶(97.28%~112.59%)和磷酸酶活性(31.11%~49.35%),这些变化导致尾矿SMF增加,且SMF与高羊茅定植时间显著性相关(R^(2)=0.4260,P<0.05).改良剂改变了细菌的群落结构,处理间的群落相异性指数从0.5437增加至0.7696随后降至0.3496,尾矿细菌的群落发展具有趋同性归因于SMF指数的增加.OUT共现网络分析表明改良剂处理后正相关边的比例从65.39%降低至56.96%~61.85%,增强了细菌间的竞争关系,并导致了细菌网络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结构方程模型解释了89.1%的土壤多功能变化,其中改良剂施用的直接效应为0.502,还通过影响高羊茅鲜重、细菌多样性和OUT共现网络产生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尾矿 有机改良剂 植物修复 土壤多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栽对桉树土壤稀有微生物群落及多功能性的影响
2
作者 陆佳 王华响 陈利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4-1044,共11页
为揭示桉树多代连栽对土壤稀有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以桉树不同代次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与土壤养分循环相关的指标,通过平均值法计算土壤多功能性指数,研究桉树多代连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网络复杂性... 为揭示桉树多代连栽对土壤稀有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以桉树不同代次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与土壤养分循环相关的指标,通过平均值法计算土壤多功能性指数,研究桉树多代连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网络复杂性及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桉树人工林种植代次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土壤多功能性均显著下降,其中第三代和第四代人工林的降幅最大。与第二代人工林相比,第四代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有效磷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降幅为14.00%~64.29%,土壤多功能性指数下降0.61(P<0.01)。(2)土壤稀有细菌多样性随着代次增加而下降,稀有真菌则相反。丰富细菌、稀有细菌和丰富真菌群落的网络连通性和平均聚类系数随连栽代次增加而减小,稀有真菌则呈相反趋势。(3)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稀有微生物多样性(r=1.14,P<0.01)以及共现性网络复杂性(r=1.39,P<0.01)是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多代连栽 稀有微生物 土壤多功能指数 微生物共现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