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LB法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研究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董莉丽
郑粉莉
秦瑞杰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水文过程响应及其模拟"(KZCX2-XB2-05-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01140202)
拔尖人才计划项目(01140102)
-
文摘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侵蚀和径流密切相关,本试验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处理测定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质量分形维数(D),比较几种水稳性团聚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0.2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为54.95%,在1990年刺槐林地和荒地的20-40 cm层最小,为3.20%;MWD(mm)和GMD(mm)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分别为1.66和0.46,在荒地的20-40cm层最小,分别为0.09和0.05;表层(0-5 cm)土壤D在2.71-2.84之间,表下层在2.74-2.91之间。土壤有机质与D,MWD,GMD和〉0.2 mm显著相关,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水稳定性提高。D,MWD,GMD和〉0.2 mm都可用于表征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作为土壤抗侵蚀性指标。
-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水稳性
分形维数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
Keywords
soil aggregate water stability
fractal dimension
mean weight diameter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渭北黄土丘陵区人工林类型对土壤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董莉丽
寇萌
-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1-84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05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JK0971)
咸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XSYK19027)资助。
-
文摘
为了研究渭北黄土丘陵区人工林类型对土壤属性的影响,选取位于同一坡面上的刺槐纯林、油松纯林和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土壤呼吸等土壤属性在3种人工林土壤剖面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在水稳性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破碎率均较高,各团聚体水稳性指标值、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呼吸在3个样地的顺序均为油松林>刺槐林>苹果园,土壤无机碳含量的顺序为刺槐林>苹果园>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分别与团聚体水稳性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但同时,无机碳含量存在一个阈值,当低于或高于这一阈值时,其含量与团聚体水稳性分别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因此,当无机碳含量较高时,应降低其含量,并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遭受侵蚀的风险;土壤结构稳定性各指标之间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呼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人工林类型显著影响各项土壤属性,油松林在提高土壤质量方面的作用大于刺槐林。
-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水稳性
土壤碳
人工林类型
黄土丘陵区
-
Keywords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Soil carbon
Type of plantation
Loess hilly region
-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