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庐山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于法展
张茜
张忠启
李玲
雷良媛
张少坤
陈俊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9,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1510320082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213)
-
文摘
研究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关系,对于认识森林土壤结构形成和碳氮稳定机制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以庐山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的森林植被类型对粒径在>5mm和0.25~0.5mm范围内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影响较明显,其中黄山松林下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2)6种森林植被在不同的土层下,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R0.25%)和平均重量直径(MWD)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也随之减弱,在0—20cm土层下的土壤团聚体较稳定,黄山松林、马尾松林和玉山竹林下MWD值较大,在20—40,40—60cm土层差异则不明显;(3)在同一土层下黄山松林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大,常绿阔叶林最小,马尾松林、玉山竹林和黄山松林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变化较明显,而其他3种差异不显著。
-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庐山
-
Keywords
forest vegetation types
water stable aggregate
soil aggregate organic carbon
Lushan Mountai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麦后复种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固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白璐
蒋福祯
曹卫东
李正鹏
严清彪
韩梅
-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4,共7页
-
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2)
青海省农科院基金项目(2019-NKY-6)。
-
文摘
设置不同减施化肥+绿肥处理,分析麦后复种毛叶苕子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富集系数及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复种毛叶苕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绿肥初花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绿肥播种前提高了11.3%;不同减施化肥+绿肥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粒级分布有差异,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增大其含量呈升高趋势,>5 mm粒级占比最大,其中F70+G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由小麦收获期的16.17 g·kg^(-1)增加到绿肥初花期的17.35 g·kg^(-1);所有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富集系数集中在0.83~1.58,随着粒级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在1~3 mm粒级中,除绿肥初花期F100处理,其他处理富集系数均大于1,处于优先积累状态。>0.5 mm粒级的贡献率最大,占80%以上,且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而1~3 mm粒级贡献率最小。复种毛叶苕子后会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富集系数增加,同时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及固持。
-
关键词
绿肥
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富集系数
贡献率
-
Keywords
green manure
organic carbon
soil aggregate organic carbon
enrichment factor
contribution rate
-
分类号
S142
[农业科学—肥料学]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