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蛙投放密度对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土壤团粒结构和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陈思思 汪珂宇 +3 位作者 应利平 鲁燕君 林敏 凌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3,共9页
【目的】分析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养分及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4—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种蛙投放处理:低密度(T1,0.9万只·hm^(−... 【目的】分析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养分及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4—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种蛙投放处理:低密度(T1,0.9万只·hm^(−2))、中密度(T2,1.2万只·hm^(−2))、高密度(T3,1.8万只·hm^(−2))和对照处理(单作水稻,ck),分析不同蛙投放密度处理下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分数(P<0.05),且随着蛙投放密度的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随蛙投放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P<0.05)。T1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全磷和速效磷质量分数,但随蛙投放密度的增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质量分数均呈增加趋势。中高密度处理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P<0.05)。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P<0.05),尤其在T2和T3处理中下降幅度较大。稻蛙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T3处理产量下降幅度最小,为15.49%。综合效益而言,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且随着投放密度的增加,综合效益呈增加趋势。【结论】高密度蛙投放处理稻蛙综合种养模式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最为明显,土壤养分仍能保持一定水平,水稻产量下降幅度较小,综合效益最为显著,是推荐的适宜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建议可在非稻蛙共生期提高氮肥与钾肥以及有机肥施用量,维持养分平衡,稳定水稻穗数,促进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综合种养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几种珍贵树种林分土壤团粒结构的分维特征 被引量:79
2
作者 刘金福 洪伟 吴承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应用分形原理、弹性分析及边际分析方法 ,对中亚热带几种珍贵树林表层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 ,提出采用 Y=a Dβ1w Dβ2d 模型 ,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变化对林地土壤性质影响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中... 应用分形原理、弹性分析及边际分析方法 ,对中亚热带几种珍贵树林表层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 ,提出采用 Y=a Dβ1w Dβ2d 模型 ,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变化对林地土壤性质影响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中亚热带珍贵树种林分土壤 >0 .2 5 mm的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的团粒含量越高 ,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越小 ,表征土壤肥力较高 ;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之间存在显著回归关系 ;土壤团聚体结构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定量关系 ;7种珍贵树种林分中 ,格氏栲天然林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水源涵养、自肥能力均比其它珍贵树林优越。分形维数为不同珍贵树种林分表层土壤肥力特征描述提供新尺度、新方法 ,也为中亚热带珍贵树种林地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珍贵树种 林分 土壤团粒结构 分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杉木混交林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郑郁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21,共7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19年生)、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建立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弹性分析与边际分... 运用分形理论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19年生)、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建立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法进一步探讨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对土壤性质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土壤>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的结构与稳定性就越好;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与水稳定性团聚体(>0.25 mm及>5.0mm)含量及结构体破坏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对土壤性质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为毛竹杉木混交林的栽培管理,土壤肥力的科学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杉木混交林 土壤团粒结构 分形特征 弹性分析 边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对土壤团粒结构及水力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婷 吴军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1,共6页
向粉砂质壤土中均匀添加不同含量(0、10、20、30、40 g·kg^(-1))凹凸棒土(简称ATP)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土壤颗分试验及土壤团聚体试验,研究不同ATP施加量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黏粒(<0.... 向粉砂质壤土中均匀添加不同含量(0、10、20、30、40 g·kg^(-1))凹凸棒土(简称ATP)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土壤颗分试验及土壤团聚体试验,研究不同ATP施加量对土壤团粒结构及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黏粒(<0.002 mm)从9.28%减小至7.06%,粉粒(0.002~0.02 mm)从50.21%减小至26.8%,砂粒(0.02~2 mm)比例从40.52%增加至41.49%;随着ATP含量增大,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维数从2.859增加至2.876,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从2.645减小至2.628,在ATP含量为30 g·kg^(-1)时两者的分形维数均出现拐点;试验结束自然风干后的土壤大颗粒含量增加,>0.25 mm的土壤团粒随着ATP含量的增加从0增加至2;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模型对土壤含水率进行模拟后,其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10%以内;利用非饱和土壤水力传导度分形模型对不同含量ATP非饱和水力传导度进行预测,其预测值随着ATP含量的增加整体呈减小趋势。综合分析可知,加入ATP后的土壤持水能力增强,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且当ATP含量为30 g·kg^(-1)时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分形维数 土壤团粒结构 水力参数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良好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种植效益 被引量:4
5
作者 施春亮 付晓晨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1期23-24,共2页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黏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问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
关键词 土壤团粒结构 种植效益 大孔隙 土壤结构 总孔隙度 团聚体 单粒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培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土壤栽培效益 被引量:3
6
作者 薛玉霞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46-46,共1页
土壤团粒结构是指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故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系的良好生... 土壤团粒结构是指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故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系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团粒是由多种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粘粒矿物以及铁、铅的氢氧化物和腐殖质等胶结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粒结构 栽培效益 大孔隙 土壤结构 总孔隙度 植物根系 作物栽培 粘粒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蓖麻连作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芳 张智勇 +2 位作者 丁宁 田福东 李雅剑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0期1-3,7,共4页
为了减轻蓖麻连作障碍及土壤结构性退化,研究了不同年限蓖麻连作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团聚体随着连作年份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连作5年、10年蓖麻田分别较轮作对照提高13.27%、0.36%;土壤容重随着蓖麻种植年限... 为了减轻蓖麻连作障碍及土壤结构性退化,研究了不同年限蓖麻连作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团聚体随着连作年份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连作5年、10年蓖麻田分别较轮作对照提高13.27%、0.36%;土壤容重随着蓖麻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连作5年、10年、20年较轮作对照分别降低11.51%、6.47%、12.23%;土壤含水量较轮作对照分别提高2.61%、10.10%、1.31%。短期连作并未对土壤造成结构性退化,但连作10~20年的蓖麻田的微团聚体和粉黏粒高于轮作蓖麻田对照,造成土壤结构退化,不利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连作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整地下农田土壤水分与团粒特征互作关系
8
作者 张详曙 陈晓冰 +4 位作者 倪晓庆 刘雍鑫 义轩 许昊 杨婷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土壤团粒是形成土壤结构的基础,从土壤微观角度深入分析土壤团粒与土壤水分之间的作用关系,可为进一步阐明丘陵山区坡耕地整地后土壤结构如何调控田间水肥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将染色示踪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相结合,利用图像解析、... 土壤团粒是形成土壤结构的基础,从土壤微观角度深入分析土壤团粒与土壤水分之间的作用关系,可为进一步阐明丘陵山区坡耕地整地后土壤结构如何调控田间水肥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将染色示踪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相结合,利用图像解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水平、反坡2种典型整地措施(坡耕地为对照)下田间土壤团粒特征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的互作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外部供水条件下,整地使田间土壤水分集中分布在0~10 cm土壤浅层空间内,显著小于坡耕地田间土壤水分分布范围,水平和反坡整地后形成的田间土壤水分运动变化程度相比坡耕地分别提高11.09%和7.14%。水平和反坡整地后的土壤团粒相较于坡耕地(平均分形维数为1.19)空间分布均匀程度更高(平均分形维数分别为1.16和1.18),整地使土壤团粒中孔隙大小组成的差异性分别降低5.81%(水平)和10.10%(反坡),且水平台田间土壤团粒中孔隙空间分布方向更复杂(概率熵为0.957 8)。水平台土壤团粒特征中的空间分布均匀化程度对其田间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和运动的影响程度最大(关联度为0.812),而反坡台和原状坡耕地的土壤团粒大小组成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和运动的影响程度最大(关联度分别为0.708和0.698)。整地措施显著改变坡耕地土壤团粒状况,进而影响田间土壤水分。因此,针对丘陵山区坡耕地选择适宜的整地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改善田间土壤结构,进而调控土壤水分状况,促进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整地 反坡整地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水分分布 土壤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对川西北森林土壤团聚体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9
作者 曾冉琦 王颖蕊 +2 位作者 许应飞 杨文希 李勋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9-25,共7页
火烧是影响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评价土壤质量与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为给川西北高寒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以川西北地区火灾频发形成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与火烧... 火烧是影响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评价土壤质量与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为给川西北高寒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以川西北地区火灾频发形成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与火烧迹地立地一致的未火烧林地为对照,研究不同程度火烧迹地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各火烧迹地间土壤团聚体各特征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林火严重程度对除电导率外的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显著性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层深度无显著性差异;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显著增加土壤pH和容重,显著降低了土壤总孔隙度;土壤电导率也随火烧强度增加而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川西北高寒森林以粒径大于0.2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最高;粒径>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MSF含量最低,为38%;在10~20 cm土层中,粒径>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LSF(67.70%)>UB(60.44%)>HSF(59.50%)>MSF(55.63%)。MSF样地中表层(0~10 c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低,其MWD显著低于其他火烧程度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火烧干扰 火烧迹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团粒结构 响应机制 川西北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与风化煤配施对土壤结构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东彦 王海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本文通过206D最优回归设计的盆钵实验,讨论了玉米秸与风化煤配比施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得到在玉米秸与风化煤配比施用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而且当风化煤用量为10465~15000/h与玉米秸用量104... 本文通过206D最优回归设计的盆钵实验,讨论了玉米秸与风化煤配比施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得到在玉米秸与风化煤配比施用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而且当风化煤用量为10465~15000/h与玉米秸用量10465/h的情况下配比施用为最优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 风化煤 土壤团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磷土壤调理剂配施生物菌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川雄 马心灵 +7 位作者 杨景华 武建林 周敏 陈安强 郭永杰 周金华 孔垂思 郑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材料,在设施红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1500 kg/...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红壤酸化消减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意大利生菜为材料,在设施红壤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1500 kg/hm^(2))、处理T2(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3000 kg/hm^(2))、处理T3(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hm^(2))、处理MT3(当地常规施肥+钙镁磷土壤调理剂6000 kg/hm^(2)+生物菌剂),每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收获期生菜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以及土壤pH、有机质等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处理T3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交换性钙含量,尤以对全磷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增幅22.56%;与CK相比,处理T3 pH、盐基饱和度和生菜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0.7个单位、257.14%和14.40%,交换性酸、交换性铝和有效锰含量分别显著降低600.00%、75.00%和37.27%;与处理T3相比,处理MT3水解性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生菜株高分别显著提高44.56%、4.01%和11.29%;影响设施生菜地主要细菌群落(门水平)的关键环境因子分别为有机质(29.8%)、pH(24.9%)和速效钾(16.3%)。【结论】施用6000 kg/hm^(2)钙镁磷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设施红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消减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细菌群落结构,其配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生菜株高和V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酸性障碍 土壤团粒结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IP-SPS型保水剂及其对土壤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崔英德 郭建维 +2 位作者 阎文峰 易国斌 康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未经预处理的工业级丙烯酸、聚乙烯醇为原料 ,首先通过氯磺酸磺化法在聚乙烯醇分子中引入强亲水性离子基团 ,然后采用静态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吸盐水率较高、凝胶机械强度较高的的聚丙烯酸钠 -聚乙烯醇硫酸钠互穿网络 (SA-IP -SPS)型... 以未经预处理的工业级丙烯酸、聚乙烯醇为原料 ,首先通过氯磺酸磺化法在聚乙烯醇分子中引入强亲水性离子基团 ,然后采用静态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吸盐水率较高、凝胶机械强度较高的的聚丙烯酸钠 -聚乙烯醇硫酸钠互穿网络 (SA-IP -SPS)型保水剂。研究了 SA-IP-SPS型保水剂含量、颗粒大小对南方赤红壤的水分抑蒸发性能和团粒结构的影响 ,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SA-IP -SPS型保水剂对赤红壤的水分抑蒸发性能和团粒结构改良性能与丙烯酸 -丙烯酰胺交联共聚型保水剂效果相当 ,但明显优于传统的交联聚丙烯酸钠保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IP-SPS型保水剂 土壤物理性能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水分抑蒸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晓霞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星杰 李立军 陈勤 Surya N.ACHARYA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在位于黄河流域半干旱区清水河县,设置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水热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3 a的免耕+轮作后,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和... 在位于黄河流域半干旱区清水河县,设置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水热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3 a的免耕+轮作后,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留茬覆盖处理尤为明显。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团聚体在0.25-0.5 mm之间含量最高;常规耕作与留茬不覆盖在0.1-0.25 mm之间达到最高值。说明,留茬覆盖有利于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留茬不覆盖处理对于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土壤总孔隙度在不同年际间均表现为留高茬覆盖〉留低茬覆盖〉留高茬〉留低茬〉常规耕作,可见,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免耕的前2 a,作物产量不稳定,甚至造成减产,第3年免耕增产效应有所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总孔隙度 水热变化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对土壤和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国桢 黄占斌 方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通过室内与田间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土壤和猕猴桃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在0.01%~0.05%范围内,土壤团粒结构增加较为明显,土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有降低的趋势(0.1~0.2),速效磷含量有所提高;每株施40g保水剂为最佳经济... 通过室内与田间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土壤和猕猴桃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在0.01%~0.05%范围内,土壤团粒结构增加较为明显,土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有降低的趋势(0.1~0.2),速效磷含量有所提高;每株施40g保水剂为最佳经济使用量;保水剂使猕猴桃的根冠比趋于合理,具有明显提高商品果之效应;配合微肥施用可减缓黄叶病的发病程度,提高树体抗性,改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粒结构 猕猴桃 产量 保水剂 土壤肥力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残留物对改良土壤的作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无敌 周长平 刘士清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35-37,共3页
张无敌,周长平,刘士清。厌氧消化残留物对改良土壤的作用。1996,4(3):35~37。 厌氧消化残留物作肥料,有利于粪便秸秆还田,既可作为优质肥料,又是土壤改良剂。厌氧消化残留物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以及激活土壤微... 张无敌,周长平,刘士清。厌氧消化残留物对改良土壤的作用。1996,4(3):35~37。 厌氧消化残留物作肥料,有利于粪便秸秆还田,既可作为优质肥料,又是土壤改良剂。厌氧消化残留物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以及激活土壤微量元素和微生物活动等特点。厌氧消化残留物的肥效和培肥地力的功效,能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残留物 改良土壤 土壤团粒结构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旱地桔园喷施土壤调理剂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春瑞 邱才飞 杨成春 《现代园艺》 2007年第5期8-9,共2页
硕丰牌Agri-sc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以下简称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四川成都新朝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究生产的一种能改善土壤物质性状的土壤改良剂,它通过水为媒介,能由上而下逐步打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透性... 硕丰牌Agri-sc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以下简称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四川成都新朝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究生产的一种能改善土壤物质性状的土壤改良剂,它通过水为媒介,能由上而下逐步打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通透性,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有害病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早熟梨、葡萄、芦柑等果园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改土增产效果。江西的红壤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0%以上,柑桔是我省的主要水果之一,且大部分是种植在红壤旱地上,因红壤旱地的板、粘、酸、瘦、浅、旱等障碍因子,影响了柑桔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红壤旱地 试验初报 喷施 桔园 土壤团粒结构 保水保肥能力 土壤板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土壤改良及施肥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军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期46-46,共1页
1 土壤改良 1.1深翻扩穴。深翻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与活动,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使难溶性营养转化为可溶性养分,进而达到提高肥力之目的。如再结合增施有机肥、压青草等措施将会收到... 1 土壤改良 1.1深翻扩穴。深翻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与活动,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使难溶性营养转化为可溶性养分,进而达到提高肥力之目的。如再结合增施有机肥、压青草等措施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翻的程度以略深于根系的集中分布区为宜;一般沙壤土质的梨园60~80cm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施肥技术 梨园 土壤团粒结构 理化性状 改良土壤 营养转化 深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的土壤管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葛世康 《果农之友》 2014年第3期33-33,共1页
果树生产的基础是土壤。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方能提高果树的生产力,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重视果园的土壤管理.果树生产方能获得高效益。不进行土壤改良只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质地欠佳.土壤团粒结构不好.蓄水保肥能力不强,所施肥料... 果树生产的基础是土壤。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方能提高果树的生产力,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重视果园的土壤管理.果树生产方能获得高效益。不进行土壤改良只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质地欠佳.土壤团粒结构不好.蓄水保肥能力不强,所施肥料的肥效也会流失.施肥促增产的效果甚微。有一些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幼龄果树行间种植作物.以充分利用果园的土壤增产.但多间作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管理 果园 果树生产 土壤团粒结构 施肥料 土壤改良 蓄水保肥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使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绍宾 《蔬菜》 2002年第12期26-26,共1页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一种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的生物化学制剂,由成都朝阳生物化学公司与美国STARFOUR公司合作开发生产,适用于改良各类型土壤和盐碱地。由于他疏松土壤...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是一种能够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的生物化学制剂,由成都朝阳生物化学公司与美国STARFOUR公司合作开发生产,适用于改良各类型土壤和盐碱地。由于他疏松土壤深度达地表以下80~120cm,可真正实现免深耕,免去了土地人工翻耕之累和机械翻耕的高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土原理 土壤团粒结构 使用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试验报告
20
作者 宋丽敏 姜春玲 宋丽群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3期65-65,共1页
一、试验目的 “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是北海市“夏氏蓝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产的高科技全新土壤调理剂,本品含有海洋生物活性钙、壳聚糖及特性蛋白,旌用后不仅有利... 一、试验目的 “夏氏蓝得”土壤调理剂是北海市“夏氏蓝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产的高科技全新土壤调理剂,本品含有海洋生物活性钙、壳聚糖及特性蛋白,旌用后不仅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而且可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显著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了验证其在我地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试验报告 生物活性钙 生物工程技术 土壤团粒结构 大面积推广 试验目的 生物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