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旨在探索山东省及其子区域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评估气温(TEM)、降水(PRE)和饱和蒸汽压差(VPD)等因素对植被NEP的影响。基于2000-2020年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采用土壤呼吸地统计(Geostatistical Model of Soil Respiration,GSMSR)模型、植被NEP估算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差异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植被NEP在2000-2020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从东北向西南递减,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全省植被NEP的年平均值为87.0 g·m^(-2)·a^(-1)(以C计),且超过1/3的地区由碳源区域转变为碳汇区域。2)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植被NEP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与饱和蒸汽压差呈负相关,不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普遍对植被NEP的影响大于单一因子的影响。3)山东省4个子区域(鲁西、鲁东、鲁北、鲁中南)植被NEP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鲁中南地区植被NEP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鲁西和鲁东地区,而鲁北地区的增幅相对较小。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区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动态以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