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潢川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的初步分析
1
作者 马艳飞 解庆锋 +4 位作者 李胜昌 霍清华 陈晓飞 郭世豪 李红武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0,共8页
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2022年)河南省试点县潢川县的土壤数据,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二普”,1982年)成果,介绍了“三普”对“二普”土壤发生分类系统的更新,分析了土壤主要属性(pH、有机质、碱解氮、有... 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2022年)河南省试点县潢川县的土壤数据,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二普”,1982年)成果,介绍了“三普”对“二普”土壤发生分类系统的更新,分析了土壤主要属性(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潢川县土壤发生分类系统的更新主要表现为“二普”有3个土类、10个亚类、15个土属和53个土种,“三普”变为6个土类、14个亚类、21个土属和43个土种,新增了紫色土(下设1个土种)土类,在黄棕壤下新续分出黄褐土(下设8个土种)和红黏土(下设4个土种)2个土类,以及一些土属和土种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合并和新增);②1982年以来,该县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逐年降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逐年提升,速效钾含量起伏不定,主要原因是长期施用酸性肥料、秸秆还田以及绿肥种植所致;③土地利用方式上,旱改水和水改园较为普遍,这是造成“二普”后该县土壤类型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主要转变包括黄褐土、黄棕壤和潮土变为水稻土,以及水稻土变为黄褐土和潮土;④该县耕地土壤存在酸化趋势,养分含量总体上不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土壤酸化和提升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土壤发生分类系统 属性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