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飞翔 李丽平 +1 位作者 原庆丹 徐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5-162,共8页
大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大量受污染的场地需要及时治理,目前主要依靠国家专项治理项目的形式应对,缺乏持久而稳定的资金保障是难以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台湾地区成立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成效显著,污染场地的调查和... 大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大量受污染的场地需要及时治理,目前主要依靠国家专项治理项目的形式应对,缺乏持久而稳定的资金保障是难以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台湾地区成立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成效显著,污染场地的调查和修复工作完成率已分别达到48.50%和44.58%,并带动了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其经验和特点可总结为:一是,依法律形式明确,基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成立,收支与管理有明确规定;二是,来源包括征收费用、基金自身利息和政府拨款三类,以向企业收取污染整治费作为基金主要来源;三是,管理上由环保部门牵头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多方共同决策;四是,基金使用以采购社会化服务为主,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五是,为保证基金的可持续,采取垫付追偿模式,开展有偿整治;六是,为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采用以奖代罚模式,鼓励主动预防污染。为了把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公众意识与社会文明的层面以落实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陆已经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并即将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土环境进行更为严格有效的治理与保护。基于目前我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与治理困境,归纳和借鉴台湾地区经验,我们建议:建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基金,将向石化行业和化学品行业收取污染修复费作为主要来源;将资金解决机制写入《水污染防治法》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法律依据;由环保部门牵头基金管理并吸取其他部门以及专家等多方人员参与;注重通过采购社会化服务、收费返还等措施提高污染防治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土壤及地下水修复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管理与经验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小品 付融冰 徐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发布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行政规则和公告,有效运行污染整治基金的财务筹措和使用等经济管理机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监测、调查... 中国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发布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行政规则和公告,有效运行污染整治基金的财务筹措和使用等经济管理机制。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监测、调查、评估等管理工作,为污染场地的识别和筛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污染场地的整治工作,采用标准和风险评估相结合的验收方式,推行场地可持续利用的绿色修复技术。重点研究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的管理政策、模式和措施,总结相关经验,为中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会 管理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将在北京市召开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8-398,共1页
土壤和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壤及由此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形势相当严峻。而我国与欧美、日本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相比,土壤及地... 土壤和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壤及由此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形势相当严峻。而我国与欧美、日本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相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不仅在时间上,更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水平落后、管理基础薄弱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急需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为此,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14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1-3日在北京市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国际研讨 管理基础 污染整治 北京市 土壤 中国环境科学学 经济社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