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亚热带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
陈伟光
张卫强
张卫华
唐洪辉
盘李军
冼杆标
|
《广东林业科技》
|
2014 |
8
|
|
2
|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马尾松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 |
李贵玉
张卫强
甘先华
王明怀
魏龙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3
|
低效杉木林林窗土壤—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
肖斌
姚甲宝
徐克芹
袁媛
丁颖
蔡宗明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城市化对乐山市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
杨茗
阿术金伍
冯鹏
梁梓
张喜亭
|
《南方农业》
|
2025 |
0 |
|
5
|
间伐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
卢德浩
冯铭淳
邱展鹏
黄焕强
陈世清
林娜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浙西南典型森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
林露花
王纪杰
章丽红
熊伟
蒋天久
|
《浙江林业科技》
|
2025 |
0 |
|
7
|
黄金间碧玉等5种竹子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研究 |
黄艳萍
韩琳
范衍慧
韩宇杰
王康
余燕
陈泽贤
严美
王渝建
涂志华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25 |
0 |
|
8
|
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过程研究 |
黄艳萍
洪德伟
韩宇杰
王康
余燕
陈夙怡
涂志华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5 |
0 |
|
9
|
琼西北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能力 |
陈夙怡
黄艳萍
严美
韩宇杰
王康
涂志华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0
|
鄂中低丘区主要纯林凋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
贾秀红
毕俊亮
周志翔
刘晓宇
高大雄
郭国志
周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1
|
土壤紧实度和凋落物覆盖对城市森林土壤持水、渗水能力的影响 |
吕娇
Mustaq Shah
崔义
徐程扬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2
|
吉林省西部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与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
王梓默
何怀江
林士杰
包广道
赵鑫
杨雨春
张大伟
罗也
陈思羽
张忠辉
|
《吉林林业科技》
|
2019 |
1
|
|
13
|
生物炭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持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 |
胡燕梅
陈正发
颜科宇
王道祥
段青松
张川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木兰围场3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 |
周志立
张丽玮
陈倩
徐学华
李玉灵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15
|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及其林下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
丁绍兰
杨乔媚
赵串串
王湜
杨宁贵
董旭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6
|
|
16
|
辽西海棠山森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
吕刚
曹小平
卢慧
雷泽勇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17
|
南京城市森林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
于水强
关庆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8
|
关帝山3种典型针叶林枯落物及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
白秀梅
张勇
肖明涛
|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
4
|
|
19
|
喀斯特森林表层土壤持水能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袁冬梅
杨熳
严令斌
刘锋
张慧敏
曹秀刚
喻理飞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0
|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
周元新
|
《天津农林科技》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