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典型胡椒园土壤化学肥力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建峰 邢谷杨 +3 位作者 孙燕 王华 邬华松 郑维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9期1291-1294,共4页
对海南各市县30个胡椒园中0~20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有一半的土壤样品pH≤4.5;13.33%的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全N、碱解N丰富;23.33%的土壤样品缺少有效P;30.00%的土壤样品缺少有效K;交换性Ca、Mg严重缺乏... 对海南各市县30个胡椒园中0~20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有一半的土壤样品pH≤4.5;13.33%的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全N、碱解N丰富;23.33%的土壤样品缺少有效P;30.00%的土壤样品缺少有效K;交换性Ca、Mg严重缺乏;有效Fe、Zn、S丰富,有效B严重缺乏,10.00%的土壤样品均缺乏有效Mn、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胡椒 土壤化学肥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年限对胡椒园土壤化学肥力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建峰 孙燕 +6 位作者 邬华松 鱼欢 郑维全 谭乐和 邢谷杨 王华 王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592-597,共6页
系统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园土壤化学肥力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推移,上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土壤有效锰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硼与下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明显上升,部分养分含量有下降趋势,须通过强化土壤养分管理、改进施肥... 系统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胡椒园土壤化学肥力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推移,上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土壤有效锰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硼与下层土壤有效铜含量明显上升,部分养分含量有下降趋势,须通过强化土壤养分管理、改进施肥方式等措施,阻止老龄胡椒园部分养分继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年限 胡椒 土壤化学肥力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化学肥力质量及其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颖 代斌 +3 位作者 高强伟 刘丽 马丹 罗承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4-1060,共7页
以四川宜宾蜀南竹海核心景区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公里网格法布点,采集0~40cm土层土样34个,测定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磷、pH、全氮、碱解氮、电导率7项土壤化学指标,应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化学肥力质量。采用因子分析... 以四川宜宾蜀南竹海核心景区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公里网格法布点,采集0~40cm土层土样34个,测定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磷、pH、全氮、碱解氮、电导率7项土壤化学指标,应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化学肥力质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壤化学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较低,尤其是有效磷极度缺乏;从变异系数上看,除pH为弱变异外,其余指标均为中等变异;除pH为中等空间相关外,其余指标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化学肥力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范围为1062.32~1952.56m;在划分的5个化学肥力等级中,Ⅰ、Ⅱ等占总面积的38%,Ⅳ、Ⅴ等所占面积较Ⅰ、Ⅱ等小,占总面积的31.94%;Ⅲ等以上占总面积的68.06%,土壤化学肥力质量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应科学开发和规划减少人为干扰,合理施用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土壤化学肥力 空间变异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黑土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55
4
作者 吴海燕 金荣德 +5 位作者 范作伟 彭畅 高洪军 张秀芝 李强 朱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5-334,共10页
【目的】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国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为研究平台,定量评价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为建立东北黑土区合理施肥模式和土壤肥力质量定量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目的】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国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为研究平台,定量评价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为建立东北黑土区合理施肥模式和土壤肥力质量定量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了长期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肥力质量差异。以欧氏距离作为衡量不同处理肥力差异的大小,采用最短距离法对各定位施肥处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与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有机质、微生物碳和微生物量氮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 H值表现出负相关趋势。玉米产量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生物肥力与化学肥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肥力质量排序为1.5(NPK+M1)>NPK+M2>NPK+M1>NPK+M1(R)>NPK+S>NPK>CK,其中R表示轮作。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肥力质量可聚为4类,1.5(NPK+M1)和CK单独聚为一类,分别为土壤肥力质量最好(一等)和最差(四等);NPK+M2、NPK+M1、NPK+M1(R)三个处理聚为一类,土壤肥力质量为二等;NPK+S和NPK聚为一类,土壤肥力质量为三等。【结论】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肥力质量明显优于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处理,秸秆还田的土壤肥力质量优于化肥单施。因此,应提倡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以提高土壤肥力质量,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生物肥力 土壤化学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