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6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健 古增瑞 +5 位作者 格旦 陈孟焱 张越 杨超 屈启超 李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69-3985,共17页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农田土壤Cd污染形势严峻。农田Cd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农作物生长以及人类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Cd由于生物毒性强、易迁移蓄积而受到广泛关注,农田Cd污染亟需有效治理与控制。目前,农田土壤Cd污...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农田土壤Cd污染形势严峻。农田Cd污染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农作物生长以及人类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Cd由于生物毒性强、易迁移蓄积而受到广泛关注,农田Cd污染亟需有效治理与控制。目前,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技术逐渐发展和丰富,但针对修复技术的总结性分析相对欠缺。从农田土壤Cd污染的特点与危害出发,分析了农田Cd污染现状及其来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田土壤Cd污染修复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等,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了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以期为农田土壤Cd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CD污染 防治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评估方法的垃圾中转站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海静 任翀 +6 位作者 申浩欣 彭超月 王艳锋 刘德新 王玉龙 马清霞 马建华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2-974,共13页
选取我国北方某市内11个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d、Pb、Cr、Cu、Zn和Ni元素含量,基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IN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 选取我国北方某市内11个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d、Pb、Cr、Cu、Zn和Ni元素含量,基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IN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改进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NIRI)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Ni、Cu、Pb、Cr、Zn、Cd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3.08、26.63、24.08、44.64、97.68、0.32 mg·kg^(−1).NIP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各垃圾中转站总体上为重金属中度污染区;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研究区10个垃圾中转站均处于安全无污染的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污染风险.IN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73%占比的垃圾中转站污染程度为未污染至中度污染;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不仅其评价污染等级远高于中国潮土背景值,且各垃圾站受污风险程度排序与NIPI评估结果完全相反.R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7个垃圾站为中度生态风险,4个为强生态风险;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11个垃圾站均为轻微生态风险.NIRI评价结果显示与RI相似,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研究区各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程度严重,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所有样点的NIRI均低于30,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表明,INI不适合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RI和NIRI评估结果排序基本一致,五福路、刘寺、五顷四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最高,晋安路、吹古台、铁南新村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最低,表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风险筛选值均适用于这两种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垃圾中转站 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改进型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农产品污染特征
3
作者 张丽 蔡圣垚 +4 位作者 周阳 申昕宇 苗原 苏鹏 王松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9,共10页
为探究云南某铅锌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环境风险,测定了该区域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Pb、Cd、Cu、Ni、Zn、As、Hg)质量含量及其对应农产品重金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地质累积指数(I_(geo))法对重金... 为探究云南某铅锌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环境风险,测定了该区域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Pb、Cd、Cu、Ni、Zn、As、Hg)质量含量及其对应农产品重金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地质累积指数(I_(geo))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Pb、Cd、Zn、As和Hg质量含量平均值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而Cu和Ni的平均质量含量则低于背景值,Cd、Zn、Pb和As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96.77%、45.16%、32.26%和16.13%.指数法显示,Cd属于重度污染,Pb处于警戒线,总体污染等级为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表明,Cd的生态危害程度为极强,总体潜在生态危害达到强污染级别;地质累积指数Cd、Zn、Pb均大于0,其中Cd污染最严重,Pb、Zn次之.来源解析分析可知,Cu、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Pb、Cd、Zn主要来源于工矿业活动;As受自然与人为的共同影响;Hg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农产品中Pb的超标率高达100%,超标最为严重.云南应加大对工矿业活动的规范管理,以减小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有色金属加工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源解析
4
作者 唐玉兰 张萧汉 +1 位作者 黄殿男 李婷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2-742,共11页
为探究某有色金属加工厂遗留地块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损害程度与污染来源,共采集研究区域202个采样点的土壤样本进行研究,采样深度为6 m。分析Cu、Pb、Ni、Hg、As、Cd、Zn 7种元素含量特征;采用三维克里格插值法分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 为探究某有色金属加工厂遗留地块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损害程度与污染来源,共采集研究区域202个采样点的土壤样本进行研究,采样深度为6 m。分析Cu、Pb、Ni、Hg、As、Cd、Zn 7种元素含量特征;采用三维克里格插值法分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土壤环境损害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利用改进累积频率曲线法计算损害基线并进行污染评价;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源解析模型探究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Cu、Pb、Ni、As、Zn元素均超出筛选值,Hg、Cd元素虽然并未超过筛选值,但相比于背景值仍有一定程度的累积;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块使用情况较一致,在垂向上,重金属的污染范围及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改进累积频率曲线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环境损害事件发生时的土壤状况,使用背景值、筛选值以及该方法得到的基线值进行土壤污染评价可知,地块受Cu、Pb、As元素的损害较为严重,Ni、Cd、Zn元素的损害程度为中等,Hg元素的损害程度较轻;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较为复杂。由主成分分析解析出前3种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1.63%,其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复合工业污染源(41.47%)、自然源(16.28%)、化石燃料燃烧源(13.88%)。PMF模型的解析结果更加精细,其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金属冶炼与原料堆放源(74.93%)、自然与交通排放源(12.97%)、矿石精炼与电镀源(7.34%)、大气沉降源(4.76%)。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污染 重金属 三维克里格 环境损害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围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和富集特征研究
5
作者 刘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6,I0002,共7页
测定了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广东省贵屿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7种重金属(Cu、Cr、Zn、Cd、Pb、As、Sb),探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水稻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围稻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 测定了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广东省贵屿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水稻中的7种重金属(Cu、Cr、Zn、Cd、Pb、As、Sb),探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水稻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周围稻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均具有一定的积累效应,但只有Cu平均浓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而Cd和Sb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电子废弃物拆解活动,Cu和Pb还可能与附近的冶金厂有关。重金属在水稻根系中的富集能力远大于地上部分,米中富集的重金属均未超出《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NY 861—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拆解区 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詹明晔 孙言秋 +8 位作者 周涛 刘小婷 廖瑜亮 曹军 黎鹏 蓝焕杰 杨林 杨黎 赵由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9,共13页
为评估生活垃圾填埋库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潜在生态健康风险,以成都市某大型垃圾填埋场为例,采集填埋库区周边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测定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并与堆体填埋龄期等因素关联分析,评价其污染状况和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Hg... 为评估生活垃圾填埋库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积累的潜在生态健康风险,以成都市某大型垃圾填埋场为例,采集填埋库区周边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测定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并与堆体填埋龄期等因素关联分析,评价其污染状况和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Hg、As、Pb、Cr(VI)在填埋库区周边明显富集,并与垃圾堆体的填埋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受到土壤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均匀的空间分布格局;Cr和Pb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弱。Cr(VI)和Hg是主要生态风险贡献因子。Pb的总暴露量最大,经口是主要的暴露途径。As对人群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最大。由此说明,在填埋库区周边土壤中积累浓度的Cr(VI)、Hg、As、Pb和Cd虽尚未形成严重污染问题,但均具有潜在的环境健康风险,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土壤 重金属迁移 污染程度评估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烧结制备陶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 严晓红 +3 位作者 柯国鹏 梅嘉鑫 陈明月 刘敬勇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陶粒是重金属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不仅附加值高,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对比分析了中国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原料的化学成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制备陶粒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制备陶粒... 陶粒是重金属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不仅附加值高,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对比分析了中国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原料的化学成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制备陶粒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制备陶粒的工艺及影响因素,并以铬为例分析了陶粒固化重金属的机理;最后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陶粒当前应用方向及未来可能应用的方向,并提出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陶粒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土壤烧结陶粒具有可行性,其烧结过程会受到原料配比和烧结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且烧结后的陶粒重金属固化效果好,其陶粒产品当前被运用于建筑领域,而水处理滤料和陶粒支撑剂等也是其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陶粒 焙烧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晓萌 钱建财 +3 位作者 王锴 闫凤丹 宋正熊 黄五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80,共10页
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可行性高且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天然螯合剂,具有强化植物修复效... 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可行性高且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天然螯合剂,具有强化植物修复效果的作用,在植物修复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综述了LMWOAs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活化土壤重金属、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活化营养元素、提高植物转运系数、缓解植物毒害。其次阐述了影响LMWOAs植物修复效果的因素,包括重金属理化性质、植物特性和种植方式、LMWOAs种类与浓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最后展望了LMWOAs在植物修复中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盘菊秀 沈琦 +4 位作者 王晓婷 康琪 勿吉斯古冷 何伟忠 王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8,共11页
为明确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来源,选取183份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重金属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5T3974—201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Cr、Ni、As、Cd、Pb、Cu 6种... 为明确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来源,选取183份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重金属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5T3974—201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Cr、Ni、As、Cd、Pb、Cu 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计算土壤样品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使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解析了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6种重金属中As和Cd最大值均超过了风险筛选值,污染程度相对较高。2个产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3.74、1.40,分别为重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地累积指数方面,2个产区均以As为最高,即均以As污染程度为最高。污染重金属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经口摄入途径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土壤中Cr、Ni、Cu可能来源于成土母质,人为活动是样品中As、Cd、Pb的重要来源。综上,需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人为活动对研究区甜瓜土壤As、Cd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土壤 重金属 污染水平 污染来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10
作者 刘鸿林 赵方凯 +4 位作者 杨磊 沈琳钧 杨恺丰 李敏 陈利顶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3-783,共11页
城市公园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绿地土壤健康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成为一个被忽视的环节。以浙江省宁波市为研究区,选取20个建园年限不同的代表性城市公园,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土壤重金属... 城市公园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绿地土壤健康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而城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成为一个被忽视的环节。以浙江省宁波市为研究区,选取20个建园年限不同的代表性城市公园,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与公园景观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u、Zn、Cd和Pb的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2.1、2.2、10、1.9倍,Cr和Ni的含量与土壤背景值接近;2)土壤中重金属Zn、Cd和Pb含量随着城市公园建设年限增加呈现增加趋势;3)乔木林地斑块比重与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与Zn、Cd和Pb的p值分别为0.021、0.018和0.011。由此表明,城市公园中的土壤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其土壤重金属随着时间演替不断富集,且乔木林地斑块会影响城市公园对大气中重金属颗粒物的捕获量,从而影响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该研究为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在新建或改造公园时合理控制乔木林地斑块比重,优化景观格局,以降低土壤重金属富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城市公园 污染评价 公园建设年限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搅拌均匀性定量评价研究
11
作者 周实际 徐杨 +4 位作者 杜延军 李江山 邵焜琨 刘金龙 万佳磊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05-5013,共9页
污染土壤与稳定剂均匀搅拌可有效确保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实施效果.本文开展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现场试验,基于测试获取的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混拌料的重金属及特征元素全量、含水率、重金属浸出浓度提出搅拌均匀度的概念;研... 污染土壤与稳定剂均匀搅拌可有效确保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实施效果.本文开展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现场试验,基于测试获取的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混拌料的重金属及特征元素全量、含水率、重金属浸出浓度提出搅拌均匀度的概念;研究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混拌用的设备类型、搅拌次数对搅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污染土壤和稳定剂搅拌均匀性的快捷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筛分斗,混合机在控制稳定剂在污染土壤中的分散性方面优于筛分斗,而筛分斗搅拌后的土壤砷和锑全量的均匀度显著提高,筛分斗混合范围更大;稳定化污染土壤元素全量、含水率、砷和锑浸出浓度的均匀度随筛分斗搅拌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当搅拌次数大于3次时,砷和锑浸出浓度均低于修复目标值;砷和锑浸出浓度均匀度与砷、锑全量均匀度显著相关.基于此,建议污染土壤稳定化施工期可通过现场快速测定重金属全量,并结合均匀度分析评价污染土壤和稳定剂的搅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原地异位稳定化 搅拌均匀性 浸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区管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姬慧 赵红润 +1 位作者 银超慧 李玲 《农学学报》 2025年第5期62-71,共10页
为有效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区管治,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法律条令等,明确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含义,总结了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结合分区本质,从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评价及转移机制三个视角系统地剖析... 为有效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区管治,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法律条令等,明确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含义,总结了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结合分区本质,从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评价及转移机制三个视角系统地剖析了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区管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多学科视角、统筹多要素特征、融合多主体力量,自下而上地建立不同等级、不同标准、适用性强”的分区管控体系,以期提高中国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管治 农用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13
作者 武昊天 蓝文超 +2 位作者 徐浙 吴明 邵学新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污染程度,分析重金属来源及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为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并测定研究区61个土壤样品中pH值以及重金属镉(Cd)、铅(Pb)... [目的]探究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污染程度,分析重金属来源及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为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并测定研究区61个土壤样品中pH值以及重金属镉(Cd)、铅(Pb)、汞(Hg)、铬(Cr)、砷(As)、镍(Ni)、铜(Cu)和锌(Zn)的含量,运用一系列指数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和来源解析,同时对研究区内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①研究区内水田表层土壤呈酸性,土壤中Cd,Pb,Hg,Cr,As,Ni,Cu和Zn这8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0.19,32.74,0.13,67.06,4.43,24.90,21.51,94.60 mg/kg。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对比发现,重金属Hg,Cr,Ni,Cu,Zn平均含量均超过了浙江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32,1.71,2.0,1.19,1.13倍。②对于风险筛选值来说,虽然Cd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6.56%,Ni和Cr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3.28%和1.64%,但是以调查的水田重金属含量均值为代表,研究区域中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③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发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以人为因素占主导,人为与自然两者综合作用;儿童的综合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耐受风险。[结论]钱江源国家公园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整体呈轻度生态风险,但存在Cr和Ni元素的污染风险;重金属元素As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致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控 因子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成因机制
14
作者 余倬锋 肖劲光 +3 位作者 吴慧娴 张鹏 袁松虎 肖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2,336,共11页
以某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季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了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超标率顺序为... 以某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季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了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超标率顺序为砷>锑>铅>镉,其中土壤和地下水中砷的最高含量分别达到2030 mg/kg和14640μg/L;研究区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原料堆渣场和生产车间,其中生产车间靠近河岸,地势相对较低,因此受河水影响,地下水水位波动强烈,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呈现向四周扩散的趋势,而原料堆渣区远离河水,地下水水位相对稳定,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主要集中于近表层;土壤中重金属主要通过微生物途径释放,但该过程也受到地下水中HCO_(3)^(-)和SO_(4)^(2-)浓度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金属工业园 土壤 地下水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途径 氧化还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PRB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方新愿 顾卫华 +1 位作者 白建峰 朱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64,共12页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EK-PRB)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原位修复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该技术结合了EK的迁移驱动作用和PRB的降解拦截功能,有效突破了传统PRB技术受地下水流向限制的技术瓶颈。系统评估了EK-PRB技术在...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EK-PRB)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原位修复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该技术结合了EK的迁移驱动作用和PRB的降解拦截功能,有效突破了传统PRB技术受地下水流向限制的技术瓶颈。系统评估了EK-PRB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新兴趋势,旨在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收集和分析学术文献,详细阐述了EK-PRB技术的运行机制、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重点讨论了这些关键因素和优化策略,对在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应用该技术至关重要。研究指出,尽管EK-PRB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能耗增加和处理效果不稳定等挑战。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优化策略改进EK-PRB系统,包括开发新型、经济高效的反应材料,以及调整电极配置和电场参数。这些优化策略有望显著提升EK-PRB技术的运行效率和经济可行性,促进其在工程应用中的进一步完善。凭借其独特的优势,EK-PRB技术为解决重金属土壤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EK-PRB系统的改进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展望,研究结果可为EK-PRB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综述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墙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典型草果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
16
作者 李庆聪 胡永亮 +4 位作者 尹红星 黄家卫 王应清 戴余波 陈玉芹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
以云南3个草果种植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Cu、Zn、Ni、Pb、Cd、As、Hg等7种重金属含量,应用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龙陵县采样点土壤... 以云南3个草果种植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Cu、Zn、Ni、Pb、Cd、As、Hg等7种重金属含量,应用土壤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龙陵县采样点土壤中Pb的单因子污染程度及内梅罗综合污染程度为警戒级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程度及内梅罗综合污染程度均为安全。研究区土壤中Pb、Hg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单项生态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风险。地质累积指数表明马关县采样点土壤中Hg的污染级别为中度,龙陵县采样点土壤中Pb及Hg的污染级别为轻-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某钢铁厂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源解析
17
作者 曾誉彤 周启刚 +3 位作者 苏毅 张晓媛 李辉 李昕燃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7-1775,共9页
为探究钢铁厂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污染来源,以重庆市某钢铁厂为例,采用系统性样点布设法在厂区内采集356个表层(0~0.30 m)土壤样品,分析样品中Hg、Cu、Cd、Pb、Zn、As、Ni、Cr共8种重金属浓度,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改进内梅... 为探究钢铁厂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污染来源,以重庆市某钢铁厂为例,采用系统性样点布设法在厂区内采集356个表层(0~0.30 m)土壤样品,分析样品中Hg、Cu、Cd、Pb、Zn、As、Ni、Cr共8种重金属浓度,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改进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PMF模型,并结合克里金(Kriging)空间插值对钢铁厂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源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8种重金属浓度均值均高于重庆市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Hg、Cu较为明显,样本超标率分别达71.91%、64.61%。空间分布表明,土壤重金属浓度呈现以厂区为污染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趋势。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指数显示,Hg、Cu污染严重,单个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Hg>Cu>Cd>Pb>Zn>As>Ni>Cr,研究区综合污染较严重,污染占比达到86.52%,其中西南部和中部地块污染程度较为严重。主成分分析和PMF模型显示,As、Cd、Zn、Pb和Cr主要来自工业和自然综合源,Cu和Ni主要为工业源,Hg的来源较复杂。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分区显示,研究区整体处于严格管制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浓度普遍高于背景值,以Hg、Cu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源于工业活动,后续防治修复过程应注重对Hg、Cu的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钢铁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铅冶炼渣堆场影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释放规律
18
作者 孙启伟 杨慧芬 +6 位作者 林星杰 苗雨 张弛 张鸽 谭海伟 李昉泽 李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99,共10页
通过连续提取法、生物有效态定量法等阐明了铅冶炼渣堆场影响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环境风险与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土壤呈现重度复合污染特征:As、Zn、Pb、Cu和Cd含量分别为359.48、1038.09、986.40、726.03、47.07 mg/kg,超... 通过连续提取法、生物有效态定量法等阐明了铅冶炼渣堆场影响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环境风险与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土壤呈现重度复合污染特征:As、Zn、Pb、Cu和Cd含量分别为359.48、1038.09、986.40、726.03、47.07 mg/kg,超出云南省土壤背景值19.5~215.9倍,有效态含量分别为:36.93、59.4、50.79、14.20、2.66 mg/kg,As的RAC风险评估为中等生态风险,风险评价显示Cd和As为关键风险因子。形态分析表明,As、Pb、Zn和Cd残渣态占比均大于70%,而Cu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53.75%),揭示铁锰氧化物对其的强富集作用。XRD显示外源Pb、As和Cu以低结晶度砷酸铅与绿铜矿形态赋存。pH浸出测试显示,As在酸性与碱性条件下均显著活化,而Zn、Cu、Cd、Pb等阳离子型金属在高pH环境中溶出显著抑制。碳酸氢铵-DTPA对五种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同步提取效果最优。动力学解析揭示差异化释放机制:1)Pb与Zn符合Elovich模型(R^(2)>0.97),表明其受界面扩散与表面活化/钝化调控的非均相化学反应主导;2)Cu与Cd服从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8),以化学吸附为主并伴随边界层扩散-表面解吸-颗粒内扩散的多步骤释放;3)As释放遵循幂函数模型(R^(2)=0.9817),主要受颗粒内扩散-矿物溶解-内层络合物解离共同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欣鑫 刘惠 +3 位作者 吴俞勇 巨凡凡 张少华 刘智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9-1895,共7页
金属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健康、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危害。为提升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持续修复效能,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应用现状、热点趋势,综述了物理、... 金属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健康、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危害。为提升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持续修复效能,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应用现状、热点趋势,综述了物理、化学、生物及其联合修复技术的适用性、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良传统修复技术、开发新修复技术、优化修复技术组合形式及构建可持续修复体系等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复杂金属矿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水乡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晓辉 黄灏 +3 位作者 胡荣光 邓奕球 曾经文 王秀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600,共14页
为了解东莞市水乡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与暴露风险,选择水乡地区蔬菜基地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为研究区,分别采集蔬菜基地研究点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研究点的土壤和蔬菜样品各32件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I_... 为了解东莞市水乡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与暴露风险,选择水乡地区蔬菜基地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为研究区,分别采集蔬菜基地研究点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研究点的土壤和蔬菜样品各32件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I_(P))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_(N))评价Cd、Hg、As、Pb、Cr、Cu、Zn和Ni等八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然后对重金属污染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蔬菜基地土壤除Ni外,其余七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均低于该市土壤背景值;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土壤除Pb和Ni外,其余六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均低于水乡地区平均值,除Pb、Zn和Ni外,其余五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均低于该市土壤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蔬菜基地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土壤均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其中蔬菜基地存在6.67%的研究点中Cd质量分数超过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分别存在17.64%、23.53%、5.88%的研究点中Cd、Pb、Cu质量分数超过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污染值均未超过污染风险管制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蔬菜基地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微污染,处于轻度污染等级的比例分别为40.00%和64.70%。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蔬菜基地中有6.67%的研究点中Hg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e))达到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6.67%的研究点中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中有11.76%的Cd和17.64%的研究点中Hg的I_(e)达到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有5.58%的研究点中I_(r)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显示,蔬菜基地土壤和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农产品中均存在Cd超标。蔬菜基地中重金属超标的原因与化肥、农药的施加有关,大型交通干线两侧农田土壤除农业源的污染外,还存在交通源带来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污染指数 危害指数 水乡地区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