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监测中土壤侵蚀模数监测方法探讨——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继增 邓岚 郭新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探讨了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方法。针对项目施工期动土量大,地形、地貌变化迅速、剧烈,扰动地表类型多样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标桩法、径流小区法、侵蚀沟量测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四种监测方法... 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探讨了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方法。针对项目施工期动土量大,地形、地貌变化迅速、剧烈,扰动地表类型多样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标桩法、径流小区法、侵蚀沟量测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四种监测方法进行了各种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监测。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基本可以囊括工程所有地表扰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监测效果较为理想。可为类似项目的土壤侵蚀模数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 土壤侵蚀模数监测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及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蔡玖锱 安乐平 秦瑞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42-44,5,共3页
以佳芦河流域分辨率为0.38 m的航摄影像和5 m的DEM等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获取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沟壑烈度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 以佳芦河流域分辨率为0.38 m的航摄影像和5 m的DEM等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获取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沟壑烈度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对水蚀、风蚀区等不同侵蚀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9月,佳芦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1068.89 km 2,占流域面积的94.26%,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118.69、206.35、126.29、75.08、542.48 km 2;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到水土流失面积的69.59%,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多发生在风蚀区,而剧烈侵蚀主要发生在水蚀区的沟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监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佳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黄土洼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岳大鹏 李奎 +2 位作者 刘鹏 颜艳 李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91,共7页
采用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调查还原法和淹没分析等方法,对天然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截泥沙量和天然淤地坝所在黄土洼小流域侵蚀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坝淤地及上游丘陵沟壑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 116.14t/(km2... 采用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调查还原法和淹没分析等方法,对天然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截泥沙量和天然淤地坝所在黄土洼小流域侵蚀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坝淤地及上游丘陵沟壑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 116.14t/(km2·a);RUSLE模拟的淤地坝及上游丘陵沟壑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为7 714.73t/(km2·a),通过与实测值对比,模拟精度为95%。模拟的黄土洼小流域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流域面积的53.18%,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黄土洼天然坝地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度大于15°的粱峁耕种区、沟间地和坝地边缘。黄土洼小流域进行人工水土保持措施后侵蚀模数降低26.15%;天然淤地坝将周围控制区域的泥沙全部拦截,对黄土洼小流域泥沙拦截贡献率高达77%,水土保持效益明显。黄土洼天然淤地坝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还可淤积泥沙体积约为2.303×106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洼小流域 天然淤地坝 修订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土壤侵蚀模数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土壤侵蚀动态与水土保持发展趋向 被引量:12
4
作者 史德明 周伏建 徐朋 《福建水土保持》 1993年第3期9-13,共5页
我国南部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域辽阔,气候温暧,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一块宝地。境内主要分布土壤有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等。本区域盛产竹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 我国南部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域辽阔,气候温暧,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一块宝地。境内主要分布土壤有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等。本区域盛产竹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特种经济作物和特种经济林、果以及粮、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南部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平台区土壤侵蚀模数监测研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晓鸿 于晓凤 +4 位作者 常志涛 张瑜 孙玥 常晓东 翟婷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年第1期28-29,共2页
开发建设项目对地貌的破坏最严重,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最大,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难点。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已成为检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重要依据。根据监测规程要求,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应布设相对固定的监测设施。在点... 开发建设项目对地貌的破坏最严重,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最大,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难点。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已成为检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的重要依据。根据监测规程要求,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应布设相对固定的监测设施。在点面工程、线状工程建设中都有涉及施工平台区,其土壤侵蚀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连续建设过程,土壤侵蚀形态复杂,常规方法很难监测,为此提出了施工平台区土壤侵蚀模数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土壤侵蚀模数 水土流失监测 施工平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市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模数实地监测研究
6
作者 李志斌 乔丽婷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1期13-15,24,共4页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结果,直接影响着项目区生态环境破坏评估、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域划分、工程及植物措施布设等。针对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中,缺少实地监测资料作为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通过对长治市不同地貌...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和结果,直接影响着项目区生态环境破坏评估、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域划分、工程及植物措施布设等。针对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中,缺少实地监测资料作为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通过对长治市不同地貌类型区的不同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量实地监测,取得了大量数据,可为相似类型区的同类项目提供水土流失预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预测 土壤侵蚀模数水土保持监测 长治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宏观监测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索彦 许峰 李智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6-9,共4页
土壤侵蚀宏观监测或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是区域水土保持战略决策和相关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基础。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监测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简要回顾我国土壤侵蚀宏观监测的历史和近期进展,讨论我国土壤侵蚀宏观监测... 土壤侵蚀宏观监测或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是区域水土保持战略决策和相关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基础。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监测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简要回顾我国土壤侵蚀宏观监测的历史和近期进展,讨论我国土壤侵蚀宏观监测在监测尺度、监测方法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宏观监测 区域土壤 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 中国 尺度 战略决策 管理体系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台地土壤侵蚀控制技术及效能监测 被引量:3
8
作者 莫剑锋 王志明 +2 位作者 刘兴东 陈慧泉 田昆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5,84,共5页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的原理,对水土保持型速生高效乔灌草配置模式及其土壤侵蚀控制效能作了初步研究。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水土保持、速生、高效等功能,选择乔灌草品种,设计了5种植被配置模式,...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的原理,对水土保持型速生高效乔灌草配置模式及其土壤侵蚀控制效能作了初步研究。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水土保持、速生、高效等功能,选择乔灌草品种,设计了5种植被配置模式,在每种模式中,用标准径流小区、米级小区和钉子法测定土壤侵蚀量;用溅蚀杯法测定土壤溅蚀量;用In-situ技术监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通过研究,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各个模式的土壤侵蚀控制效能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选出最佳模式,利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技术 滇池流域 In-situ 台地 控制效能 配置模式 生态经济学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系统工程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径流小区 动态变化 土壤养分 技术监测 社会效益 综合评价 最佳模式 推广应用 乔灌草 生态学 钉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实时监测仪研制介绍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明 王帅 +1 位作者 裘涛 叶碎高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2期17-19,共3页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性环境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准确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研究之一。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等自动化仪器的快速...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性环境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准确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研究之一。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等自动化仪器的快速发展和对水土流失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研制了土壤侵蚀实时监测仪,对其设计原理、组成以及工作流程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实时监测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因子变化对县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帮元 张建国 +2 位作者 张栋 樊义佳 高璐媛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3期30-33,I0003,共5页
侵蚀因子的变化必然导致侵蚀模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的判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选取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塔里木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部分县/市,分别分析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耕作措施因... 侵蚀因子的变化必然导致侵蚀模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的判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选取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塔里木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部分县/市,分别分析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耕作措施因子(T)和植被覆盖度(FVC)的变化对年度水土流失面积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因子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T因子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有一定影响,且与区域内的耕地面积等密切相关;FVC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影响较小,且对水力侵蚀区的影响要高于风力侵蚀区;上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基数对水土流失面积变幅有一定影响。因此,进行水土流失目标责任考核时,建议规划期内保持R、T因子值不变,并对上年度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县(市)适当降低考核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变化 土壤侵蚀模数 水土流失面积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价
11
作者 张勋瑞 董平章 +3 位作者 于子江 梁军泰 刘月红 顾军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1-53,共3页
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土壤侵蚀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监测区扰动期与自然恢复期相比,土壤侵蚀模数由2003年的7 733 t/(km2.a)下降到2010年的1 258 t/(km2.a)。各项防治措施的减沙率:土地整治为19.57%,工程护坡为50.00%,造林为65.22%,种... 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土壤侵蚀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监测区扰动期与自然恢复期相比,土壤侵蚀模数由2003年的7 733 t/(km2.a)下降到2010年的1 258 t/(km2.a)。各项防治措施的减沙率:土地整治为19.57%,工程护坡为50.00%,造林为65.22%,种草为71.52%。针对开发区情况,提出了加快区域生态恢复的建议:加强开发区农业耕作措施;继续实施生态修复;大力推广以煤代柴、以沼代煤和发展太阳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土壤侵蚀 监测与评价 红寺堡移民开发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09—2018年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武汉市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韩旭 田培 +4 位作者 黄建武 王珂珂 王瑾钰 刘目兴 潘成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78-3890,共13页
武汉市位于桐柏山大别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预防区与幕阜山省级水土流失治理区之间,其土壤侵蚀问题对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8年武汉市蔡店、磨盘山、西湖流域、燕子山等4个水土保持监测站35个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139... 武汉市位于桐柏山大别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预防区与幕阜山省级水土流失治理区之间,其土壤侵蚀问题对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8年武汉市蔡店、磨盘山、西湖流域、燕子山等4个水土保持监测站35个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139组),定量分析了坡度、侵蚀性降水量、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借鉴USLE模型识别土壤侵蚀主导因子。结果表明,裸地小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最高(2597.57 t km^(-2)a^(-1)),其次是经济林、草地和耕地小区且三者的侵蚀模数相差不大,土壤侵蚀模数与侵蚀性降雨量、坡度之间呈显著二元线性或幂函数关系;与天然植被小区相比,植物篱(草带、茶树、紫穗槐)及石坎梯田措施均显著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其中植物篱措施的效果更优,且草带植物篱小区的侵蚀模数最低(46.13 t km^(-2)a^(-1));3个坡度等级(0—10°、10—20°、20—25°)小区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892.07、911.15、2087.60 t km^(-2)a^(-1),表明坡度超过20°后土壤侵蚀严重加剧;武汉市土壤侵蚀的主导因子为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布设及侵蚀预报模型的完善提供依据,基于径流小区长期观测数据的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数 径流小区 土壤侵蚀因子 水土保持措施 USLE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模数控制率计算方法探讨
13
作者 张治国 曲继宗 +1 位作者 卫元太 崔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土壤侵蚀模数控制比 ,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6大防治目标之一。现行的计算方法 (方案目标值÷项目允许值×100 % ) ,正好与防治效果越好则控制比越高 ,防治效果越差则控制比越低这一规律相悖。而采用控制率= (再... 土壤侵蚀模数控制比 ,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6大防治目标之一。现行的计算方法 (方案目标值÷项目允许值×100 % ) ,正好与防治效果越好则控制比越高 ,防治效果越差则控制比越低这一规律相悖。而采用控制率= (再塑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防治措施实施后的土壤侵蚀模数 )÷再塑地貌土壤侵蚀模数×100 %公式进行计算 ,则可正确反映上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数 控制率 计算方法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概念的讨论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勤科 刘咏梅 李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99,124,共4页
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总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其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与试验观测和侵蚀模型研究的关系,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与... 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总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其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与试验观测和侵蚀模型研究的关系,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监测 试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磁性示踪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鲍玉海 贾松伟 贺秀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共5页
系统介绍了磁性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量参数、计算模型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利用磁性示踪研究土壤侵蚀成为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一种新思路,在利用环境物质磁性的时空差异性来研究区域内侵蚀泥沙来源,以沉积物磁性作为流域... 系统介绍了磁性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量参数、计算模型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利用磁性示踪研究土壤侵蚀成为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一种新思路,在利用环境物质磁性的时空差异性来研究区域内侵蚀泥沙来源,以沉积物磁性作为流域环境变迁指示剂以及利用磁性参数的变化研究土壤侵蚀等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同时利用人工磁性示踪剂来研究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定量描述侵蚀方式的演变及侵蚀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野外进行了小区试验。磁性示踪技术具有测量简便易行、无破坏性、连续性好、分辨率高、并可迅速与其它示踪技术复合示踪等优点,将成为水土保持监测的有力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磁性示踪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激光扫描仪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晓南 郭彦娟 +2 位作者 陆卫星 刘庆 程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37-2041,共5页
各类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日益突出,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众多危害,其时空不均衡性、突发性、强度高、危害大的特点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成为预防土壤侵蚀的重要抓手。3D激光扫描测量法作为新技术,能克服传统水土保... 各类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日益突出,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众多危害,其时空不均衡性、突发性、强度高、危害大的特点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成为预防土壤侵蚀的重要抓手。3D激光扫描测量法作为新技术,能克服传统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多种局限性,已逐步应用于相关领域。本研究将3D激光扫描仪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开展堆弃土边坡土壤侵蚀强度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实践去探索和检验这种新技术的实用性和监测精度。结果分析表明:(1)室内模拟降雨与野外自然降雨试验的结果均表明,3D激光扫描仪测量值与传统方法实测值的误差分别为6.15%和11.8%,其测量精度满足水土保持监测及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且多次试验能降低其测量误差;(2)3D扫描仪的扫描基准点、站位的设置会影响扫描测量精度,而土壤沉降量是影响扫描测量精度的主要原因,应精确计算土壤沉降量以校正扫描测量值,使其准确客观;(3)仍需针对不同项目、不同监测点位和不同监测时段进行更多研究,比较3D激光扫描监测法与传统监测法间所获得数据的差异性,积累基础数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激光扫描仪 水土保持监测 生产建设项目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成久 刘思野 王小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
为给水土保持监测部门提供工作支持,提高其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效率和分析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公正、公平、公开、科学、规范提供保证,辽宁省提出了要建立水土保持智能决策系统的决定。为此... 为给水土保持监测部门提供工作支持,提高其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效率和分析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公正、公平、公开、科学、规范提供保证,辽宁省提出了要建立水土保持智能决策系统的决定。为此,基于Dot Net平台,以DTGIS为GIS应用服务器,采用Spring Net为程序框架建立了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其包括权限管理子系统、水土流失定点监测子系统、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模块子系统3部分,具备地图功能、影像对比分析和面积计算功能、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输出功能等,基本实现了水土保持监测业务管理标准化和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监测系统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数据在湖北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艳艳 曾致远 陈少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7,共3页
以动态监测湖北省土壤侵蚀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土壤侵蚀强度快速估测方法,即利用MODIS影像和植被指数模型提取省内的植被覆盖度信息→利用对TM影像的人工解译获取省内的土地利用图→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成坡度图→结... 以动态监测湖北省土壤侵蚀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土壤侵蚀强度快速估测方法,即利用MODIS影像和植被指数模型提取省内的植被覆盖度信息→利用对TM影像的人工解译获取省内的土地利用图→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成坡度图→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将坡度图与土地类型图、植被覆盖度图空间叠加,判断和计算侵蚀强度等级,最终获得湖北省土壤侵蚀强度图。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2004年,湖北省2005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植被覆盖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 水土保持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少军 雷磊 +5 位作者 郑树海 白晓春 陈维 郭安祥 马蓓青 田堪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31,37,共8页
输变电工程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必须及时准确地监测土壤侵蚀状况。传统测钎法存在需人工测量、难以获得实时监测数据等局限性。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是新近研发的土壤侵蚀监测设备,具... 输变电工程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必须及时准确地监测土壤侵蚀状况。传统测钎法存在需人工测量、难以获得实时监测数据等局限性。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是新近研发的土壤侵蚀监测设备,具有自校准功能、实时监测、无线数据传输等优点。为测试该设备对土壤侵蚀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土壤侵蚀测试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绝对误差不大于2.1 mm,不随土壤侵蚀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绝对误差在0~2 mm范围内可靠性为90%;测量精度随着土壤侵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土壤侵蚀厚度超过10 mm时,测量精度在10%以内的可靠性为82.5%;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在土壤侵蚀量监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精度、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土壤侵蚀量的自动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测钎法 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现状及新设备研发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勇 李仁华 +3 位作者 姚赫 陈洋 王秋霞 魏玉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48,共6页
为准确掌握当前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应用现状,解决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普遍存在的成果转化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价格高、管护需求高、研究与实践脱节等实际问题,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和大量的试验研究,对当前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及... 为准确掌握当前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应用现状,解决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普遍存在的成果转化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价格高、管护需求高、研究与实践脱节等实际问题,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和大量的试验研究,对当前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总分析。介绍了研制的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和土壤侵蚀自动监测设备,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设备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径流泥沙自动监测设备测定的泥沙量值与真实值相对误差在7.8%以内,测试的径流量与真实值相对误差在4.1%以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新研制的土壤侵蚀监测设备剔除了土壤表层积水和坡面径流造成的较大测量误差,精度在0.3 cm以内。这两种设备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 径流泥沙自动监测 土壤侵蚀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