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植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韦育新 徐宸 +4 位作者 周鑫斌 罗建钦 韦建玉 李承荣 黄崇峻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通过大样本采样方法,采集了重庆市2513份植烟土壤,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理统计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土壤交换性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0.88 cmol/kg,缺乏比例为49.5%,偏高比例为37.3%,适宜比例仅为13.2... 通过大样本采样方法,采集了重庆市2513份植烟土壤,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理统计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土壤交换性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0.88 cmol/kg,缺乏比例为49.5%,偏高比例为37.3%,适宜比例仅为13.2%。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空间上呈现无规律的斑块状分布;与10年前相比,大部分植烟区县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明显下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受到交换性钙、有机质、pH和土壤团聚体等指标的影响。重庆市烟区在指导镁肥施用时要注意其空间差异性,对土壤的镁素进行差异化的分区管理,可以通过含镁改良剂(如硅钙钾镁肥)调节土壤pH、施用有机肥调节土壤理化性状从而达到调节土壤镁素供应能力,该研究可为重庆市烟区土壤分区精准施用镁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烟区 土壤交换性镁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姜勇 张玉革 +3 位作者 梁文举 闻大中 肖鲁婷 魏发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沈阳市郊耕地土壤(0~20cm)交换性镁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绘制了交换性镁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符合正态分布 ,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 ,交换性镁含... 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沈阳市郊耕地土壤(0~20cm)交换性镁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绘制了交换性镁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符合正态分布 ,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 ,交换性镁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 与C0+C比值为55.0 %) ,但空间自相关距离较大(73.1km) ,影响其空间变异的结构性因子主要是成土母质、河流走向以及土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交换性镁 含量 空间变异特征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镁对大豆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群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6期60-62,共3页
通过对沿淮地区典型土壤样品的分析,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8.6~489.1mg/kg,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质... 通过对沿淮地区典型土壤样品的分析,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土壤交换性镁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沿淮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8.6~489.1mg/kg,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质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pH值等;不同土壤类型交换性镁含量高低排序石灰土>潮土>黄褐土>紫色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黄棕壤,剖面土样中由上到下土壤交换性镁呈增加趋势。大豆施用镁肥结果表明,在0.2(Mg,mg/kg)水平处,大豆N的含量达到最高;施用镁肥对P、K吸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淮地区 土壤交换性镁 含量 大豆 营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文慧 隋宝森 +3 位作者 迟瑞萍 刘树堂 梁斌 陈延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9,共9页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是衡量土壤中镁丰缺程度和镁肥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采集的山东省107个县(区)914份0~20cm耕层土壤样本分析其交换性镁钙、速效钾含量及pH值的分布特征,评价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交换性镁与交换性...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是衡量土壤中镁丰缺程度和镁肥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采集的山东省107个县(区)914份0~20cm耕层土壤样本分析其交换性镁钙、速效钾含量及pH值的分布特征,评价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交换性镁与交换性钙、速效钾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0~20cm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范围为39~3916mg/kg,平均含量为632mg/kg,空间分布变异较大。基于土壤交换性镁丰缺标准,4%的土壤处于缺乏状态,26%处于适宜状态,70%处于过量状态。鲁中和鲁北交换性镁含量最高,平均为837mg/kg和852mg/kg,鲁东、鲁西和鲁南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472~520mg/kg。滨海盐土、褐土和黄垆土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775~868mg/kg,其次是潮土和棕壤,平均为609mg/kg和563mg/kg。农田、蔬菜地和裸地的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660~700mg/kg,果园最低,平均为488 mg/kg。交换性镁与交换性钙、速效钾及pH值在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相关性表现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山东省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整体偏高,推测土壤施用镁肥的效果可能较小,可针对具体区域、土壤和作物类型及缺素表现,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适当补充镁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镁 速效钾 PH值 分布特征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改性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5
作者 罗玉博 吕鑫航 +4 位作者 刘文彬 杨盼 胡星磊 马嘉伟 柳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1-239,共9页
以酸化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镁改性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分析其对茶园土壤酸性、交换性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为镁改性生物炭在茶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添加生物炭对照(CK)、普通生物炭(BC... 以酸化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镁改性生物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分析其对茶园土壤酸性、交换性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为镁改性生物炭在茶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添加生物炭对照(CK)、普通生物炭(BC)和低、中、高浓度乙酸镁改性生物炭(Y1、Y2、Y3)5个处理,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镁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酸化茶园土壤施用镁改性生物炭可以明显改善土壤酸化,与对照相比,土壤pH值平均提高0.12~2.41个单位,且效果明显好于未改性生物炭。施用生物炭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提高26.69~71.97 g/kg,镁改性生物炭显著降低酸化茶园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和交换性H^(+)、Al^(3+)含量,并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施用镁改性生物炭提高了酸化茶园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增加12.29~23.57 cmol/kg,相较于普通生物炭,高浓度盐溶液浸渍改性生物炭对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综上,1.5 mol/L乙酸镁溶液浸渍镁改性生物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与镁素含量,缓解茶园土壤酸化,可作为新型茶园土壤改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生物炭 土壤改良 土壤酸化 土壤交换性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中部山区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宋文静 孟霖 +2 位作者 王程栋 邹焱 徐宜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37,共4页
利用GPS定位在贵州中部山区采集了165个代表性土壤样品,对贵州中部山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不同土层中土壤交换性钙(Ca)和交换性镁(Mg)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中部山区烟田耕层土壤交换性Ca含量平均值为9.00 cmol... 利用GPS定位在贵州中部山区采集了165个代表性土壤样品,对贵州中部山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不同土层中土壤交换性钙(Ca)和交换性镁(Mg)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中部山区烟田耕层土壤交换性Ca含量平均值为9.00 cmol/kg,变异系数64.71%,交换性Ca缺乏和较缺乏(<6 cmol/kg)的土样占土样总数的34.21%;土壤交换性Mg含量平均值为1.70 cmol/kg,变异系数79.95%,交换性Mg缺乏和较缺乏(<1.6 cmol/kg)的土样占土样总数的59.01%。(2)植烟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第四纪红土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较高,而沟谷堆积物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Mg含量较低。(3)在剖面垂直分布上,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Ca含量均表现出自上而下依次递减的规律,而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Mg含量分布规律不明显。(4)植烟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低海拔土壤的交换性Ca、Mg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从本试验结果可推论,土壤的成土母质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中部山区 土壤交换 土壤交换性镁 成土母质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思文 陈晓辉 +4 位作者 童灵 张雪 王正 吴良泉 李学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浸提试剂、离心次数以及振荡时间对土壤交换性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简化国标测定方法 GB 7865-1987(2)的操作程序,以适应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快速测定。【方法】分别采集中国西北、东北、西...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浸提试剂、离心次数以及振荡时间对土壤交换性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简化国标测定方法 GB 7865-1987(2)的操作程序,以适应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快速测定。【方法】分别采集中国西北、东北、西南和华南等4个地区的代表性土壤,选取去离子水(H2O)、氯化钙(CaCl2)、氯化钾(KCl)、乙酸铵(NH4OAc)和Mehlich 3 (Me 3)等5种浸提试剂,设定不同的浸提-离心次数(1~6次)和振荡时间(15~60 min),对比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1)不同的浸提剂对同一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Me 3>CaCl2>KCl>NH4OAc>H2O。(2)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测定结果与土壤浸提-离心次数呈正相关关系,增加浸提-离心次数可能会显著提高测定结果。(3)不同类型土壤需匹配不同的浸提-离心次数,如江西(标样)、云南和福建3种土壤的交换性Ca2+、Mg2+含量测定需经4次浸提-离心即达到稳定值,而新疆和黑龙江土壤则需分别经6次(Ca2+)和5次(Mg2+)浸提-离心。(4)土壤经NH4OAc浸提并振荡60 min后测定的交换性Ca2+、Mg2+含量与国标法无差异,且振荡法更加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结论】不同浸提剂对土壤交换性Ca2+、Mg2+含量测定结果存在差异;相比国标法,NH4OAc振荡浸提法测定步骤相对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且测定结果稳定,更适合大批量土壤样品的高效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交换 土壤交换性镁 浸提剂 振荡时间 离心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浸提测定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裘希雅 许杰 +2 位作者 蒋玉根 何旭华 顾万帆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914-916,共3页
比较不同方法浸提测定土壤交换性钙镁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离心法,振荡浸提,不仅结果可靠、稳定性强,且简捷、省时、节本,适合大批量的样品测定。
关键词 浸提 振荡 土壤交换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其对叶片钙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木果 陈桂良 +3 位作者 刘忠妹 杨春霞 杨丽萍 丁华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3,共6页
利用GPS定位在西双版纳橡胶园采样,分析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橡胶叶中钙、镁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橡胶园养分高效利用及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分别在西双版纳植胶区于2017-2019年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进行分析,测定钙镁含量,探讨土... 利用GPS定位在西双版纳橡胶园采样,分析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橡胶叶中钙、镁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橡胶园养分高效利用及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分别在西双版纳植胶区于2017-2019年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进行分析,测定钙镁含量,探讨土壤及橡胶叶钙镁分布特征,分析土壤交换性钙镁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橡胶园交换性钙含量0.17~17.22 cmol·kg^(-1),交换性镁含量0.11~6.31 cmol·kg^(-1),分别有70.8%、76.3%低于临界值,大部分胶园处于较低含量水平;对比不同土壤类型,中性土交换性钙镁高于酸性土;分析不同土层,交换性钙土层0~20 cm高于20~40 cm,交换性镁土层0~20 cm低于20~40 cm。橡胶叶钙含量在5.81~21.23 g·kg^(-1),绝大多数属于正常范围,但变异系数较大;橡胶叶片镁的含量1.41~3.99 g·kg^(-1),整体含量处于较低或极低水平;橡胶叶钙含量上部叶整体低于中下部叶,镁的含量上部叶整体高于中下部叶。叶片钙与土壤pH、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镁与土壤pH、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显著正相关。橡胶园钙镁养分不均衡状态较显著,橡胶树缺镁状况较明显,因此,应在增加镁肥使用量同时,调节其他相关养分施入量,合理配施,提高养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橡胶园 土壤交换 叶片钙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镁肥效应及推荐用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瑞翔 黄文卿 +6 位作者 邱昌颖 张世昌 廖丽莉 颜晓军 苏达 张江周 吴良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5-1528,共14页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主产区镁肥肥效,确定区域镁肥适宜用量,为水稻生产中镁肥科学施用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0至11月份,于福建水稻主产区开展土壤调研,共采集水稻收获后土壤样品596份,测定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量化了不同镁肥用...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主产区镁肥肥效,确定区域镁肥适宜用量,为水稻生产中镁肥科学施用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0至11月份,于福建水稻主产区开展土壤调研,共采集水稻收获后土壤样品596份,测定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量化了不同镁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最大经济效益法(maximum return to magnesium,MRTMg)确定福建稻区镁肥推荐用量。于2020、2021年开展了19个田间镁肥梯度试验和10个镁肥示范对比试验,镁肥梯度试验设置4个镁肥用量(以MgO计)处理,分别为:0 (CK)、15 (Mg1)、30(Mg2)和45 kg/hm^(2)(Mg3);镁肥示范对比试验设置两个处理,镁肥(以MgO计)施用量分别为0 (CK)和30kg/hm^(2)(+Mg)。调查了水稻产量。【结果】福建稻区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72.1 mg/kg,含量小于80 mg/kg的土壤样点占74%。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CK处理相比,Mg1、Mg2和Mg3处理下水稻产量分别增加4.9%、7.0%和7.2%,水稻纯利润分别增加4.3%、5.5%和4.6%(P<0.05)。土壤交换性镁临界阈值为80 mg/kg,当土壤交换性镁含量<80、80~120、>120 mg/kg时,镁肥最佳经济用量分别为MgO 33.2、27.3、15.8 kg/hm^(2),平均镁肥最佳经济用量为MgO 31.6 kg/hm^(2)。【结论】福建稻区土壤镁缺乏较为普遍,施用镁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水稻生产上需要根据土壤交换性镁供应状况确定镁肥的合理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 水稻产量 经济效益 肥推荐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肥在我国主要作物上的提质增效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春俭 王正 张福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但长期以来忽视施用镁肥的现象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2016年9月由德国钾盐集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了国际镁营养研究所,进行植物镁营养基础研究;并在2017年建立了全国镁营养研究协... 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但长期以来忽视施用镁肥的现象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2016年9月由德国钾盐集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了国际镁营养研究所,进行植物镁营养基础研究;并在2017年建立了全国镁营养研究协作网,在全国连续开展施肥量调查、土壤取样以及大面积的镁肥田间试验和推广示范。1)调研结果显示,作物尤其是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生产中的氮磷钾肥投入量过高,但是大部分农户在生产中没有施用镁肥。在仅有少数施用镁肥的农户中,镁肥平均用量不足磷肥用量的10%。2)我国土壤交换性镁浓度平均为160.5 mg·kg^(-1),南、北方平均值分别为94.3、393.0 mg·kg^(-1)。我国45.3%的土壤严重缺镁(<60 mg·kg^(-1)),18.3%的处于土壤缺乏(60~120 mg·kg^(-1))水平,16.4%的土壤处于适宜(120~240 mg·kg^(-1))水平,12.9%的土壤处于偏高(240~480 mg·kg^(-1))水平,处于丰富(480~720 mg·kg^(-1))和极丰富(>720 mg·kg^(-1))的比例仅有4.0%和3.0%。3)优化氮磷钾施肥量不减产,还会增产;在优化氮磷钾投入基础上施用镁肥能够进一步增产,平均达到7.8%(n=110),同时还能提高品质。施镁不仅在南方缺镁地区的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在土壤交换性镁浓度较高的北方地区也有很好的效果。总之,我国超过63%的土壤缺镁或严重缺镁(<120 mg·kg^(-1)),但生产中普遍忽视镁肥的施用。施用镁肥能够增产,且对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增产幅度大于粮食作物,还能提高不同经济作物的外在和内在品质,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增施镁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镁 果树与蔬菜 产量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比调控对烟叶产量、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鲁耀 郑波 +3 位作者 段宗颜 胡万里 殷寿安 邱学礼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9-74,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进行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内在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镁肥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改善...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进行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内在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镁肥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改善,有利于烟叶产量、产值的提高,能提升中部烟叶化学品质,土壤交换性钙镁比调控到10时最佳,其次是调控到8时,叶面喷施效果也较好;同时,与对照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显著提高了烟叶镁的含量及其对镁的累积量,尤其是上、中部烟叶,而且随着镁肥施用量增加和钙镁比下调,烟叶对镁的累积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交换 烤烟 产量 内在化学品质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