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亚尼 邓小文 袁雪竹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147-150,共4页
由于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显著不同于其它类型污染场地的特征,故以探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一般方法为目的,选取某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得出了该污染场地主要关注污染物为总石油烃。且土壤... 由于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显著不同于其它类型污染场地的特征,故以探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一般方法为目的,选取某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得出了该污染场地主要关注污染物为总石油烃。且土壤和地下水中总石油烃均存在超标现象,通过对超标点位进行分析判断原厂石油烃的排放源为生产车间、潜在排放源为罐区,场地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油罐发生泄漏;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非致癌危害商与非致癌风险控制值表征,计算结果表明:石油烃污染物已对土壤造成污染,并迁移至地下水,该污染场地可能对居住地人群造成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石油烃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与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人体健康环境基准理论初探
2
作者 赵文浩 高一斐 +5 位作者 陈海燕 王君浩 王美英 陈颖 马瑾 吴丰昌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88-1801,共14页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壤-地下水跨介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现有环境基准体系因未能充分考虑介质间的交互作用,难以系统地评估污染物跨介质迁移过程及其人体健康风险。为此,该文在系统梳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壤-地下水跨介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现有环境基准体系因未能充分考虑介质间的交互作用,难以系统地评估污染物跨介质迁移过程及其人体健康风险。为此,该文在系统梳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个面向人体健康的土壤-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环境基准(S&GMESEC-HH)的理论框架。首先,该框架系统整合并强调了四大关键要素体系:1)污染物特征(种类、形态等);2)水文地质条件(土层结构、地下水位波动等);3)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含量等);4)气候气象因子(温度、降水等)。其次,该框架深入分析并归纳了三大协同作用机制:1)化学协同(多相分配、价态转换等);2)物理协同(对流-扩散、吸附-解吸等);3)生物协同(微生物代谢等)。在此基础上,尝试突破传统单一介质评价的局限,探讨了污染物跨介质通量模型、动态水文地质参数与区域气候特征的多尺度耦合,初步构建了包含工业活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敏感受体特征、暴露途径及健康风险评估在内的完整技术框架。该文旨在为复合污染环境下健康风险的系统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学思路,对完善中国环境基准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系统 多要素协同作用 跨介质归趋 人体健康环境基准 跨介质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有机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春平 吴骏 +2 位作者 罗飞 韦婧 陈梦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3-939,共7页
以江苏某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采用美国RBCA(risk based corrective action)风险评估软件,并依据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本土化设定,开展了典型有机化工类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的人体健康与水... 以江苏某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采用美国RBCA(risk based corrective action)风险评估软件,并依据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本土化设定,开展了典型有机化工类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的人体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场地土壤污染相对较轻,局部区域存在风险或危害,最大值分别为5.44×10 5和54;地下水污染相对严重,有6个点位存在不同污染物的风险或危害商超标,其中,1,2-二氯乙烷的最大致癌风险高达0.174,氯苯的最大非致癌危害商高达20 586。与保护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相比,保护水环境的值要更为保守。由此,仅基于健康风险的修复仍然可能存在水环境风险,应当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工污染场地 RBCA 修复目标值 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某典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63
4
作者 董敏刚 张建荣 +3 位作者 罗飞 韩璐 晏井春 陈梦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以某典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多层次健康风险评估,推算了土壤与地下水的筛选值和修复目标值,确定了污染修复范围及修复量。结果表明:土壤与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关注污染物氯仿、四氯化碳、苯、氯苯在0~1 m的土壤... 以某典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多层次健康风险评估,推算了土壤与地下水的筛选值和修复目标值,确定了污染修复范围及修复量。结果表明:土壤与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关注污染物氯仿、四氯化碳、苯、氯苯在0~1 m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03、0.05、0.35、6.51 mg/kg;1~3 m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07、0.30、0.90、13.49 mg/kg;3~5 m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分别0.14、0.46、1.69、20.45 mg/kg;5~9 m的土壤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25、0.79、2.99、36.27 mg/kg,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32、0.51、3.43、21.80 mg/L。土壤中氯仿、四氯化碳、氯苯的超标点位随深度增加而增多,其风险或危害随之增大;地下水污染区域集中,GW6号点位4种污染物均超标,其中氯仿污染最严重,致癌风险高达1.11×10–3,非致癌危害商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工污染场地 HERA 修复目标值 土壤与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多层次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及来源解析
5
作者 阚炜杰 徐明泽 +2 位作者 左强 王金凤 田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为构建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突破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把控农田污染影响,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8—202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64个采样点采集土壤表层样本320份,监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Hg... 为构建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土壤质量监管能力,突破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约束,把控农田污染影响,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于2018—2022年对北京市昌平区64个采样点采集土壤表层样本320份,监测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Ni、Zn)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Pi)法、内梅罗综合指数(P)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对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UNMIX溯源模型解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低,但个别重金属存在富集现象,Hg、Cr、Zn的平均含量达到地区背景值的2.4、1.9、1.7倍;研究区重金属来源主要有工业源、母质源、农业源以及交通源,各部分整体占比分别为40%、39%、10%和11%;Cd与Cu、Zn这3类重金属元素在来源、迁移途径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和大流量的交通运输活动影响了研究区重金属富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地下水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丹 徐伟攀 +2 位作者 朱文英 张衍燊 於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9-1066,共8页
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环节.为了应对我国日益增加的土壤、地下水环境损害事件和诉讼需求,开展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技术方法研究十分必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主要是通过构建污染源到受体的途径,来确定污... 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环节.为了应对我国日益增加的土壤、地下水环境损害事件和诉讼需求,开展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技术方法研究十分必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主要是通过构建污染源到受体的途径,来确定污染源与损害之间的关联性.基于该原则,结合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实践,构建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过程中因果关系判定的技术框架,包括源和受体中污染物的同源性分析、污染物在污染源与受体之间传输载体和介质的识别、传输污染物的载体的运动方向和污染物浓度梯度方向的确定、污染物在源和受体之间迁移途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分析4个步骤.同源性利用指纹图谱、多元统计、同位素等方法进行分析,载体和介质基于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污染调查等手段识别,载体和污染物迁移方向判断以及迁移途径连续性和完整性分析通过空间模拟等技术实现.将所构建的技术框架和方法在某企业与下游池塘污染事件案例中进行应用,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源(企业)和受损资源(池塘水体)中污染物主要为Zn,具有同源性;通过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识别出污染物传输的载体和介质为土壤和地下水;运用取样分析和空间模拟方法判断载体的运动方向为污染源向载体的方向,但地下水Zn污染羽在该方向上不连续;进一步结合影像分析、地质条件分析、人员访谈等,证实迁移途径不连续的原因为存在优势通道,最终判定污染源(企业)与下游池塘污染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系.案例应用也证实了该研究所提出的技术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下水 环境损害评估 因果关系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FLOW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研究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高月香 沈欢 +3 位作者 张毅敏 汪龙眠 彭福全 许雪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问题,以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为了预测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探究其防渗方法,以北方某高尔夫球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概况,基于FEFLOW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问题,以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为了预测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探究其防渗方法,以北方某高尔夫球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概况,基于FEFLOW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球场污水处理设施失效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评估防渗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设施失效100 d时,锰扩散最远距离为112. 45 m,六六六扩散最远距离为48. 50 m,短期内扩散较快,对下游居民区产生威胁;防渗措施应用后100 d时,污染物扩散最远距离约为50. 2 m;应用1 000 d时,污染物扩散最远距离约为54. 8 m,扩散范围变化不大且控制在球场范围内,防渗效果良好。该数值分析方法很好的预测了污染物在有无防渗两种工况下的迁移情况,通过设置防渗层和防渗帷幕有效阻滞了污染物迁移,研究成果对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地下水污染防渗 FEFLOW 风险预测 效果评估 地下水资源保护 环境与水生态保护 面源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工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调查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纯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144-146,150,共4页
以上海某工业地块为例,针对地块中超标污染物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结果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超过可接受水平,建议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技术规范,进一步对本地块土壤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污染 污染场地调查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的蒸气入侵健康风险评估案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庆文 邵景力 +1 位作者 王棣 王琳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70,共6页
某化工厂搬迁后拟开发为住宅用地,但其浅层地下水中存在的乙苯污染可能通过蒸气入侵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体健康风险。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数值模型,对各关注点进行了分时段蒸气入侵健康风险评估;并将所得评估结果与常规健康风... 某化工厂搬迁后拟开发为住宅用地,但其浅层地下水中存在的乙苯污染可能通过蒸气入侵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体健康风险。建立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数值模型,对各关注点进行了分时段蒸气入侵健康风险评估;并将所得评估结果与常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较常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分时段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所计算的致癌及非致癌健康风险水平,在中心点低1个数量级,在上游点及下游点低3~4个数量级。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考虑了污染物的自然降解作用,因而避免了常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将现状质量浓度作为长期暴露质量浓度而导致的评估结果过于保守的缺点;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估还可以看出位于污染羽中心点、上游点及下游点各关注点在不同时段内的健康风险水平变化情况,因而可更好地指导风险控制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健康风险评估 地下水数值模型 蒸气入侵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10
作者 龙新宪 刘文晶 仇荣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8-1200,共13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重金属主要通过经口摄入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皮肤接触和食物链摄取等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其中经口摄入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农产品是主要的暴露途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在农田土壤质...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重金属主要通过经口摄入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皮肤接触和食物链摄取等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其中经口摄入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农产品是主要的暴露途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在农田土壤质量分类和风险管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梳理了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和评估技术,论述了影响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措施。在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中,应加强耦合污染源识别技术、重视食物消费暴露途径、精准识别不同敏感受体、本土化敏感受体的暴露参数、纳入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同时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未来可从加强应对健康风险评估过程不确定性的技术方法、考虑各种饮食的暴露途径和建立本土化的重金属毒性标准数据等多方面深化农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以期推动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土壤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质量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11
作者 窦舒畅 邢立亭 +3 位作者 陈奂良 赵振华 李传磊 雷炳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为保护脆弱的岩溶地下水系统,以济南趵突泉泉域岩溶地下水为例,针对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受劣质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缺陷,通过构建改进层次分析-标准间冲突性相关性(IAHP-CRITIC)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耦合的地下水水质评价与健康风险... 为保护脆弱的岩溶地下水系统,以济南趵突泉泉域岩溶地下水为例,针对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受劣质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缺陷,通过构建改进层次分析-标准间冲突性相关性(IAHP-CRITIC)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耦合的地下水水质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济南泉域地下水环境质量与污染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对比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来看,IAHP-CRITIC法与可变模糊集相耦合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降低了突出劣质评价指标的干扰,综合了各项指标的联系,评价结果更符合济南泉域的实际情况;(2)结合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确定硝酸根为济南泉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演化的关键制约因子,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主要分布于直接补给区、排泄区等生产活动密集地区;(3)通过对不同暴露途径、不同人群硝酸盐污染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硝酸盐主要通过饮水途径摄入,研究区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两种暴露途径下摄入硝酸盐总量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分别为1.15、0.67、0.45、0.45和0.47,呈现出受体年龄越小、摄入硝酸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越高的特征,且相同条件下成年女性摄入硝酸盐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要低于成年男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地下水污染采取整治措施,通过开展污染治理与健康风险管理工作,降低地下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环境质量评价 健康风险评估 IAHP-CRITIC法 可变模糊集 济南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Ⅱ·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0
12
作者 李志博 骆永明 +2 位作者 宋静 赵其国 刘志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通过饮水、呼吸、饮食、皮肤吸收等途径引起人体暴露,带来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一项新的环境...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通过饮水、呼吸、饮食、皮肤吸收等途径引起人体暴露,带来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技术与手段。我国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还非常欠缺,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方法、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当前,还缺乏准确定量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过程中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正在向多介质、多途径以及多种污染物暴露的方向发展,模型模拟的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为了建立准确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相关机理研究。这包括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人群生活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暴露 健康风险评估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土壤环境因子对油菜根肿病发生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超超 任莉 +3 位作者 陈坤荣 徐理 刘凡 方小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为了解土壤环境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2012年-2013年从我国油菜主产区采集土样12份,在实验室接种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后播种北京新三号(高感白菜品种).实验结果发现:湖北随州和安徽巢湖土壤样品在根肿菌孢子接种量... 为了解土壤环境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2012年-2013年从我国油菜主产区采集土样12份,在实验室接种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后播种北京新三号(高感白菜品种).实验结果发现:湖北随州和安徽巢湖土壤样品在根肿菌孢子接种量(按每克土壤中的孢子数量计算)为103接种时发病率达到76.7%;而湖北武昌和阳逻、青海西宁和互助、甘肃民乐等地土样在接种浓度为105时发病率仅为0~3.3%.说明湖北随州和安徽巢湖根肿病发生风险高,湖北阳逻和武昌、青海西宁和互助以及甘肃民乐根肿病发生风险小.土样灭菌后进行接种实验和对土样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初步明确在-些土壤中存在土壤生物因子抑制根肿病发生;使用SPSS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发现,pH、速效钙、全磷、全钾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因素对根肿病发病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肿病 风险评估 土壤环境因子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彦鑫 王夏晖 +3 位作者 李志涛 李松 马睿 马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10-414,共5页
我国环境管理逐步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向环境风险预警方面过渡。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从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物浓度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预警四方面,对构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 我国环境管理逐步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向环境风险预警方面过渡。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从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物浓度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预警四方面,对构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土壤环境"时间-预警-空间"三维体系,并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土壤环境风险与预测工作,加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程序与方法技术体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矿区土壤污染初探与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宁增平 肖唐付 +7 位作者 周连碧 贾彦龙 杨菲 孙嘉龙 何立斌 李航 彭景权 朱正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02-404,共3页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风险评估 土壤污染程度 污染状况 尾矿库 半坡锑矿 重金属元素 采矿区 表层土壤 土壤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的西南矿区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云祯 姚远 +1 位作者 庞练 罗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68-169,184,I0001,共4页
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是矿区土壤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西南某矿山土壤地下水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综合考虑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污染源荷载风险和污染危害... 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是矿区土壤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西南某矿山土壤地下水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综合考虑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污染源荷载风险和污染危害性,模拟了矿区地下水流场和重金属在土壤地下水环境系统中运移的情况,为矿山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管理和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矿区 土壤地下水环境系统 重金属污染 数值模拟 污染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制定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诚曦 王济 +1 位作者 蔡雄飞 余跃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9期1199-1202,共4页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以食物链的方式传输,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现状,并针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存在的缺少区域性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区分过于单一、缺乏对植物生物利用度的考虑...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以食物链的方式传输,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现状,并针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存在的缺少区域性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区分过于单一、缺乏对植物生物利用度的考虑等问题,提出以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制定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介绍了农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具体的预测方法,为实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科学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估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财红 孙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241-4241,4277,共2页
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对风险评估的程序、检测因子的选择及样品采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评估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污染土壤 环境风险评估 土壤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雷州东部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来源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立龙 张德程 +7 位作者 郝连成 代友旭 张健康 李先锋 任开文 刘建 孔凡全 王勇峰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0-314,共15页
【研究目的】以雷州市东部为研究区,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剖析重金属来源,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方法】采集381个点位的表层土壤样,分析测试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和Zn,应用... 【研究目的】以雷州市东部为研究区,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剖析重金属来源,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及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方法】采集381个点位的表层土壤样,分析测试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和Zn,应用GIS软件分析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采用蒙特卡洛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人体健康风险。【研究结果】(1)As、Cd、Cr、Cu、Hg、Ni、Pb、Zn在土壤中的平均值依次为5.85×10^(-6)、0.079×10^(-6)、64.03×10^(-6)、14.11×10^(-6)、0.07×10^(-6)、21.23×10^(-6)、35.38×10^(-6)、76.45×10^(-6),其中Cd、Cr、Ni和Zn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表明这四种元素在土壤中呈相对富集。(2)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较好,以清洁状态和尚清洁状态为主,仅有个别点位存在轻度污染。(3)重金属除了地质背景来源,还与交通源、农业源和工业源有关。(4)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土壤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可以忽略,但对成人和儿童存在可耐受致癌健康风险,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为重金属元素As;敏感性分析表明非致癌风险中皮肤黏着系数(SL)是影响非致癌风险的首要因素,致癌风险中SL和As分别是影响成人和儿童致癌的首要因素;致癌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暴露和手-口暴露途径进入人体。【结论】雷州市东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整体呈轻微生态风险,但Hg和Cd应引起足够的重视;As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致癌因素,应加强对As的污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估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雷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土壤评估及风险预警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磊 王玉涛 +3 位作者 郭栋梁 刘俊华 王乐军 张丙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选取山东省17地市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农田土壤,系统采集150余份土壤样品,测定其砷、汞、铅、镉、铬、铜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判断土壤污染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监测点的6种重金属元素... 选取山东省17地市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农田土壤,系统采集150余份土壤样品,测定其砷、汞、铅、镉、铬、铜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判断土壤污染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监测点的6种重金属元素中镉、汞、铜的算术平均值均超过了山东省土壤背景值,表明这3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2镉和铅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交通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施用;铬为自然源因子,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砷和汞来源于煤炭燃烧和钢铁冶炼,铜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监测区总体上处于低等与中等生态风险临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绿色农业 产地环境 土壤 评估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