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土壤三相的广义土壤结构的定量化表达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恩姮
赵雨森
陈祥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67-2072,共6页
以基于土壤固、液、气三相为研究对象的广义土壤结构为切入点,借鉴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边际递减效益的思想,通过构建旱作土壤条件下土壤三相"投入"与土壤结构"产出"的土壤结构生产函数,定义了广义土...
以基于土壤固、液、气三相为研究对象的广义土壤结构为切入点,借鉴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边际递减效益的思想,通过构建旱作土壤条件下土壤三相"投入"与土壤结构"产出"的土壤结构生产函数,定义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GSSI=[(XS-A)XLXG]k。同时根据二维三系图中土壤结构相对理想三相点变化的趋势,计算了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SD)。结合典型黑土区马铃薯耕地土壤深松整地前后土壤结构的变化与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和土壤三相结构距离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可以有效反映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281个旱作土壤样本数据对广义土壤结构指数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6**)。可以认为,广义土壤结构指数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均能作为定量描述土壤结构变化的综合指标,不仅为深入研究广义土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为定量研究土壤结构、功能与质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三相
广义
土壤
结构
指数
土壤三相结构
距离
定量化
旱作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土壤结构及水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邹瑞晗
吕德生
+2 位作者
王振华
朱艳
宗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0-227,共8页
为探究在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耕层土壤水热特性和三相结构的调控效应。设置生物炭15(B_(1)),30(B_(2)),45(B_(3)),60(B_(4)),0(B_(0))t/hm^(2)5个施加量,分析其对新疆滴灌棉田非灌溉季节耕层土壤(0—40 cm)三相结构、总孔隙...
为探究在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耕层土壤水热特性和三相结构的调控效应。设置生物炭15(B_(1)),30(B_(2)),45(B_(3)),60(B_(4)),0(B_(0))t/hm^(2)5个施加量,分析其对新疆滴灌棉田非灌溉季节耕层土壤(0—40 cm)三相结构、总孔隙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炭处理使土壤固相体积降低2.58%~10.74%,总孔隙度增加3.38%~12.05%;同时,施炭处理的融后土壤质量含水率较对照处理提高1.07%~2.65%;施炭处理的土壤导热系数降低,土壤耕层最低温度增加0.34~2.15℃,最大温差缩小0.47~2.14℃。基于以上土壤结构和水热特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综合得分最高的处理为B_(3),其次为B_(2)。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有利于改善土壤三相结构,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增强土壤保墒保温能力。新疆滴灌棉田非灌溉季节生物炭最佳施用量为30~4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非灌溉季节
滴灌棉田
土壤三相结构
土壤
水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徂徕山植被类型对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岩
王如岩
+3 位作者
董智
刘冰倩
刘瑞琳
吴其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研究徂徕山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位的土壤团聚体特征,为北方土石山区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徂徕山板栗林、刺槐麻栎混交林坡上及坡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测定土壤固液气三相比及其结...
[目的]研究徂徕山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位的土壤团聚体特征,为北方土石山区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徂徕山板栗林、刺槐麻栎混交林坡上及坡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测定土壤固液气三相比及其结构距离。[结果]①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中2~0.25 mm粒级所占比例为55.60%~72.76%,0.25~0.053 mm粒级所占比例为25.11%~41.98%,<0.053 mm粒级含量最低,所占比例为0.60%~3.75%。②与板栗林相比,刺槐×麻栎混交林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提高10.51%,几何平均直径提高7.51%,不稳定团粒指数降低19.01%,而水稳定性团聚体各指标在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坡位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③固液气三相体积比例表现为:土壤固相体积(56.46%~66.15%)>液相体积(21.66%~36.56%)>气相体积(4.40%~12.19%),刺槐×麻栎混交林的土壤三相结构距离与板栗林相比约减少8.87%。[结论]植被类型对徂徕山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坡位,其中刺槐×麻栎混交林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板栗林。固相体积比是解释团聚体组成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位
植被类型
土壤
团聚体
土壤三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壤三相的广义土壤结构的定量化表达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恩姮
赵雨森
陈祥伟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67-207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068)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GA06B302-3)
文摘
以基于土壤固、液、气三相为研究对象的广义土壤结构为切入点,借鉴微观经济学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边际递减效益的思想,通过构建旱作土壤条件下土壤三相"投入"与土壤结构"产出"的土壤结构生产函数,定义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GSSI=[(XS-A)XLXG]k。同时根据二维三系图中土壤结构相对理想三相点变化的趋势,计算了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SD)。结合典型黑土区马铃薯耕地土壤深松整地前后土壤结构的变化与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和土壤三相结构距离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广义土壤结构指数可以有效反映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281个旱作土壤样本数据对广义土壤结构指数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6**)。可以认为,广义土壤结构指数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均能作为定量描述土壤结构变化的综合指标,不仅为深入研究广义土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为定量研究土壤结构、功能与质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土壤
三相
广义
土壤
结构
指数
土壤三相结构
距离
定量化
旱作
土壤
Keywords
soil three phases
generalized soil structure index
soil three-phase structure distance
quantification
dry land soil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土壤结构及水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邹瑞晗
吕德生
王振华
朱艳
宗睿
机构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0-22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9027)
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21AA003)。
文摘
为探究在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耕层土壤水热特性和三相结构的调控效应。设置生物炭15(B_(1)),30(B_(2)),45(B_(3)),60(B_(4)),0(B_(0))t/hm^(2)5个施加量,分析其对新疆滴灌棉田非灌溉季节耕层土壤(0—40 cm)三相结构、总孔隙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炭处理使土壤固相体积降低2.58%~10.74%,总孔隙度增加3.38%~12.05%;同时,施炭处理的融后土壤质量含水率较对照处理提高1.07%~2.65%;施炭处理的土壤导热系数降低,土壤耕层最低温度增加0.34~2.15℃,最大温差缩小0.47~2.14℃。基于以上土壤结构和水热特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综合得分最高的处理为B_(3),其次为B_(2)。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有利于改善土壤三相结构,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增强土壤保墒保温能力。新疆滴灌棉田非灌溉季节生物炭最佳施用量为30~45 t/hm^(2)。
关键词
生物炭
非灌溉季节
滴灌棉田
土壤三相结构
土壤
水热特性
Keywords
biochar
non-irrigation season
drip irrigated cotton fields
soil three-phase structure
soil hydr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徂徕山植被类型对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岩
王如岩
董智
刘冰倩
刘瑞琳
吴其聪
机构
泰安市水文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7,共6页
基金
泰安市水文局徂徕山水土保持综合观测站项目(380912)
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启动项目(72171)。
文摘
[目的]研究徂徕山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位的土壤团聚体特征,为北方土石山区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徂徕山板栗林、刺槐麻栎混交林坡上及坡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并测定土壤固液气三相比及其结构距离。[结果]①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中2~0.25 mm粒级所占比例为55.60%~72.76%,0.25~0.053 mm粒级所占比例为25.11%~41.98%,<0.053 mm粒级含量最低,所占比例为0.60%~3.75%。②与板栗林相比,刺槐×麻栎混交林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提高10.51%,几何平均直径提高7.51%,不稳定团粒指数降低19.01%,而水稳定性团聚体各指标在不同植被类型及不同坡位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③固液气三相体积比例表现为:土壤固相体积(56.46%~66.15%)>液相体积(21.66%~36.56%)>气相体积(4.40%~12.19%),刺槐×麻栎混交林的土壤三相结构距离与板栗林相比约减少8.87%。[结论]植被类型对徂徕山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坡位,其中刺槐×麻栎混交林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板栗林。固相体积比是解释团聚体组成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坡位
植被类型
土壤
团聚体
土壤三相结构
Keywords
slope position
vegetation type
soil aggregates
soil three-phase structure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土壤三相的广义土壤结构的定量化表达
王恩姮
赵雨森
陈祥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灌溉季节施加生物炭对滴灌棉田土壤结构及水热特性的影响
邹瑞晗
吕德生
王振华
朱艳
宗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徂徕山植被类型对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李岩
王如岩
董智
刘冰倩
刘瑞琳
吴其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