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综合应用
1
作者 刘晶 吕俊波 +2 位作者 张媛媛 杨玲玲 肖晓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综述了烟草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两种常用方法: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土地类别法和土地潜力评价法;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多指标评价法、GIS和遥感技术、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定性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但受主观因素影响... 综述了烟草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两种常用方法: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土地类别法和土地潜力评价法;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多指标评价法、GIS和遥感技术、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定性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定量评价方法科学客观,但数据获取和处理较为复杂。评价烟草种植土地适宜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种植 土地适宜性评价 综合应用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普”土壤图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壤“三普”的借鉴研究
2
作者 张凤荣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2期12-15,共4页
相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二普”土壤图实际上是增加了土属和土种两个层级的四层级的土地类型分类图,可用于不同尺度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类和亚类这两个层次的土壤图图斑主要反映的是气候和地形地貌等... 相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完成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二普”土壤图实际上是增加了土属和土种两个层级的四层级的土地类型分类图,可用于不同尺度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类和亚类这两个层次的土壤图图斑主要反映的是气候和地形地貌等地理空间信息,对种植制度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来说,土类和亚类图斑所提供的信息比较粗糙,还不如直接利用气象台站数据和地形图数据插值获取的信息更精确。如今地质调查部门已经有了比40多年前更精细的地质调查数据。因此,有必要用今天的地质调查数据来更新土属的分类和命名,可服务于评价土地整治工程的难易、指导土地工程规划设计。土种提供的土壤剖面信息反映了土壤的保水持水能力和肥力水平,可用于大比例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导田间水肥管理。但受制图比例尺、时间和调查人员水平所限,各个层级的土壤“二普”土壤图存在“名实不副”在所难免,特别是土类和亚类。由于土层的厚薄、不同质地土层的剖面构型以及黑土层厚度等这些土种分类标准可以用于评价耕地的持水保水能力、水分运行状况和肥力水平,对于提出因地制宜实现高产稳产安全生产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土壤“三普”土壤类型图校核的重点应放在土种层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二普” 土壤分类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壤“三普”土壤类型图校核 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00
3
作者 邱炳文 池天河 +1 位作者 王钦敏 吴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3,44,共5页
该文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综述了GIS支持下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如叠加分析方法、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方法 ,以研究实例说明如何通过GIS系统引导用户参与分析评价的过程 。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叠加分析 多指标决策模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35
4
作者 白淑英 张树文 +1 位作者 宝音 阿拉坦图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21,26,共5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叠加分析后,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农林牧业用地,利用土地资源特性进行诊断,衡量其对农林牧业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叠加分析后,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农林牧业用地,利用土地资源特性进行诊断,衡量其对农林牧业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空间地域分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空间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颖 吴柏清 +1 位作者 邹卓阳 王广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 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依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采用DTM模型分析确定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坡度值,依此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行叠加分析,得出耕地、林地和草地适宜性等级图,进而为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DTM模型分析 马尔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集方法及其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6
作者 陈守煜 柴春岭 苏艳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97,共3页
土地适宜性是多级别、多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其模糊性在评价中应予以考虑。可变模糊集方法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该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对长乐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土地适宜性是多级别、多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其模糊性在评价中应予以考虑。可变模糊集方法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该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对长乐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介于中度适宜与高度适宜之间,略偏于中度适宜。可见该方法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集 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对差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种植区划研究——以宜宾市翠屏区早茶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鹏 廖桂堂 +3 位作者 林正雨 姚兴柱 赵颖文 李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9-864,共6页
【目的】对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早茶种植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扩大早茶种植面积、科学规划茶叶种植基地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为例,选取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3个方面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地里... 【目的】对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早茶种植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扩大早茶种植面积、科学规划茶叶种植基地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为例,选取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3个方面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在地里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利用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资料,定量获取各评价因子信息,采用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对早茶种植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翠屏区早茶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以及周边低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1.12%;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翠屏区中部的中丘浅丘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4.01%;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翠屏区西部和东南部的平坝或浅丘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39.33%;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场镇周边及河滩坝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54%。区域内94.46%的范围各项生态指标均达到国内适宜水平,区位优势明显。【结论】评价结果可为翠屏区茶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规划、下一步重点发展最适宜区和适宜区的乡镇进行规模化种植、针对早茶种植进行科学肥料配方的完善与应用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土地适宜性评价 空间分析 宜宾市翠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析——以吉林省西南部黑牛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戴全厚 刘明义 +1 位作者 王跃邦 刘国彬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对东北低山丘陵区典型流域黑牛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了该区土地适宜性与生产潜力。黑牛河流域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及土地适应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黑牛河1531.55hm2土地中,以宜农地和宜林地为主;宜园地和宜牧地... 通过对东北低山丘陵区典型流域黑牛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了该区土地适宜性与生产潜力。黑牛河流域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及土地适应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黑牛河1531.55hm2土地中,以宜农地和宜林地为主;宜园地和宜牧地分别占0.74%和1.07%,另有5.44%的未利用地,具有潜在的宜林、宜园地利用价值。其中,宜农地中以中低产田为主,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提出了合理利用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地、加快水土保持步伐,挖掘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低山丘陵区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 生产潜力 吉林 黑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构建的抗震防灾规划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威 马东辉 +3 位作者 苏经宇 韩阳 郭小东 王志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9-315,共7页
针对城镇土地利用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利用生态位构建理论以抗震防灾场地为对象,系统地分析了生态位内涵的发展、生态位构建的机理,以及土地利用抗震防灾场地与环境变化间协同进化的特殊规律,提出用土地利用抗震防灾场地生态位的... 针对城镇土地利用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利用生态位构建理论以抗震防灾场地为对象,系统地分析了生态位内涵的发展、生态位构建的机理,以及土地利用抗震防灾场地与环境变化间协同进化的特殊规律,提出用土地利用抗震防灾场地生态位的适合程度测定其进化惯量,用现实生态位对其最佳生态位的偏离程度测定其进化动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实例计算与分析,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与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抗震防灾 生态位构建 进化惯量 进化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敏 赵小敏 汤江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915,共5页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在G IS和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面向空间问题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适用于资源评价领域。提出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该系统由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人机接口五...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在G IS和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面向空间问题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适用于资源评价领域。提出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该系统由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人机接口五部分组成,具有数据输入与输出、图属互查、空间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同时还探讨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ena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本体知识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巫建伟 陈崇成 +1 位作者 叶晓燕 林甲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7-292,共6页
通过对本体知识推理原理的探讨,针对构成本体知识库的本体知识模型与知识规则,完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任务本体与评价知识规则的构建。作为研究重点,以基于AHP的评价因子权重评定方式实现了评价因子权重规则的定义,以指标分值评定的方式... 通过对本体知识推理原理的探讨,针对构成本体知识库的本体知识模型与知识规则,完成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任务本体与评价知识规则的构建。作为研究重点,以基于AHP的评价因子权重评定方式实现了评价因子权重规则的定义,以指标分值评定的方式实现了评价规则的定义;依据Jena规则语法进行相应规则的形式化表达,实现评价知识规则的获取与存储;以福建省典型亚热带水果荔枝的种植适宜性评价为应用目标,结合本体知识库的构建,实现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案例系统的正常运行验证了本体知识库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本体知识推理 层次分析法 本体知识库 JE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山地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大埔县为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彭晓鹃 赵克飞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0-488,共9页
本文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针对大埔县山地城镇的特点,选取地形地貌因子、生态敏感性因子、限制性保护因子和交通、城镇区位因子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然后运用多因子权重叠加分析模型对其城镇... 本文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针对大埔县山地城镇的特点,选取地形地貌因子、生态敏感性因子、限制性保护因子和交通、城镇区位因子参与土地适宜性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然后运用多因子权重叠加分析模型对其城镇拓展空间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分出优化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等级。其中优化建设区面积235.75km2,占总面积的9.51%;适宜建设区352.17km2,占比14.21%;限制建设区1643.92km2,占比66.33%,禁止建设区218.54km2,占比8.81%,另外还有水域27.99km2,占比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土地利用规划 山地城镇 大埔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证据权法在夏橙产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洪斌 杨雪 +1 位作者 谭德军 罗真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3-698,共6页
为解决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因子权重选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以夏橙产区为例,引入模糊证据权法.评价结果显示:85%的已知适宜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以上,表明集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为一体的模糊证据权法与修正后验概率模... 为解决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因子权重选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以夏橙产区为例,引入模糊证据权法.评价结果显示:85%的已知适宜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以上,表明集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为一体的模糊证据权法与修正后验概率模型结合可以客观、准确地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证据权 修正后验概率模型 土地适宜性评价 夏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下的北京市板栗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翠红 李红 +1 位作者 霍霄妮 张微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75-1677,共3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根据板栗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北京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9个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获得北京市板栗的一、二级种植适宜面积共计278 150.9 hm2,占...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根据板栗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北京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9个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获得北京市板栗的一、二级种植适宜面积共计278 150.9 hm2,占北京市农用地面积的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板栗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忠秀 谢爱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78,181,共4页
设计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探讨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其权重的确定。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经验评定法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同时以临沂市为例,实际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结合... 设计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探讨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其权重的确定。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经验评定法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同时以临沂市为例,实际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临沂市的土地利用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利用分区 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铝土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覃事娅 陈建宏 唐常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5,共5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铝土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层逐级分类指标划分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类型,运用权重指数和法对矿区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进行预测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无污染的4:1厚层顶板土+地表土平台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Ⅲ等旱地;...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铝土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层逐级分类指标划分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类型,运用权重指数和法对矿区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进行预测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无污染的4:1厚层顶板土+地表土平台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Ⅲ等旱地;(2)无污染的3:1厚层底板土+粉煤灰平台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Ⅱ等旱地;(3)无污染的4:1薄层顶板土+地表土斜坡的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Ⅰ等园地;(4)无污染的3:1薄层底板土+粉煤灰斜坡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3等林地。该预测结果可为矿山企业制定复垦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矿山企业节约复垦成本及平果铝土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待复垦土地 土地评价单元类型 平果铝土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植烟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秦建成 王子芳 张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在Matlab7.0环境下,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以重庆市彭水县植烟土地的实测数据及评价标准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及样本评价;在ArcGIS技术支持下,进行不同尺度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最近邻... 在Matlab7.0环境下,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以重庆市彭水县植烟土地的实测数据及评价标准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及样本评价;在ArcGIS技术支持下,进行不同尺度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选取聚类中心,模型具有较强非线性处理能力和逼近能力,并具有学习时间短,网络运算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点;通过模型评价结果和检验值的验证,发现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评价土地适宜性,具有评价精度高,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可望将其用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土地适宜性评价 多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宏斐 陈竹安 张立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1,共4页
该文在对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获得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流模型即分层数据流图;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设计获得系统结构... 该文在对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获得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流模型即分层数据流图;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设计获得系统结构图;最后根据系统结构实现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通过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提高了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土地适宜性评价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琼海市胡椒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颖 施昆 +1 位作者 罗文生 代永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24-127,共4页
根据胡椒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相关数据评价海南省琼海市胡椒适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为基础,以海南省琼海市土地为评价对象,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为评价单元,结合琼海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 根据胡椒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相关数据评价海南省琼海市胡椒适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为基础,以海南省琼海市土地为评价对象,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为评价单元,结合琼海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土壤质地、坡度等10个评价因子建立数据库,借助GIS与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琼海市胡椒种植用地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91%,全市胡椒种植用地质量总体良好。胡椒适宜区用地资源主要分布在阳江、龙江、石壁、温泉、大路、烟塘、长坡。结合海南省琼海市胡椒种植用地现状和评价分析结果,对各级用地分别提出建议,这对琼海市胡椒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琼海市 胡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6
20
作者 吴燕辉 周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2期232-235,242,共5页
以湖北省潜江市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 以湖北省潜江市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配置的安排和布局提供依据。图4,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潜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