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突变理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耿婷婷 刘金巍 +4 位作者 宋绵 边超 曹月婷 刘江涛 张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81,共8页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Zn含量等为基础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控制因素的突变理论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将内梅罗指数3.0修订为3.1,通过突变理论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分析,比较原始内梅罗指数和修订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以及本文方法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方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为0.75,总体综合肥力为Ⅲ等,土壤肥力较低;土壤综合内梅罗指数均值为0.59,总体尚清洁。采用修订后的内梅罗指数3.1计算的土壤肥力指数分界值基本呈等级等间距划分。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评价结果比较,83.57%的结果等级未发生变化,近16%等级结果增加1个等级,主要为1级和2级升为3级和4级,未出现2个及以上等级的变化,评价结果显示3级、4级面积占比为94.11%、5.30%。本文方法可用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更加数值化、精细化,评价过程更简便,是对已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的补充,可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突变理论 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 被引量:80
2
作者 李括 彭敏 +12 位作者 赵传冬 杨柯 周亚龙 刘飞 唐世琪 杨帆 韩伟 杨峥 成晓梦 夏学齐 关涛 骆检兰 成杭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58,共31页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 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绿色产能评价研究:以吉林大安市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立胜 汪媛媛 +2 位作者 余涛 杨忠芳 白荣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885,共7页
做好土地资源数量管控,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吉林省大安市东南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融合污染元素进行农用地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评定为三等及以上的土壤占全区总... 做好土地资源数量管控,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吉林省大安市东南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融合污染元素进行农用地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评定为三等及以上的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72.61%,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优质和优良土地分布面积较大,主要为黑钙土,差等的土地主要为盐碱土或盐化草甸土。尝试性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产能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中的元素含量评价结合,开展了绿色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绿色产能评价 吉林省大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能核算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侯现慧 王占岐 +1 位作者 杨俊 刘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6,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补充完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方法:从耕地产能、利用条件、土壤有益元素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4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叠图法将4种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同时以优先保护产能高和土壤有益元素丰富的耕地,禁止重金属污... 研究目的:补充完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方法:从耕地产能、利用条件、土壤有益元素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4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叠图法将4种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同时以优先保护产能高和土壤有益元素丰富的耕地,禁止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为原则,综合确定基本农田布局类型。研究结果:(1)云霄县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重点整治型和不宜划入型4种类型。(2)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和重点整治型耕地是云霄县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同时其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并包含土壤有益元素丰富和适中的耕地638.04 hm2和8663.28 hm2,是基本农田布局的主要区域。研究结论:整合方法补充完善了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为指导耕地保护从"数量"保护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转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基本农田布局 叠图法 产能核算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云霄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禹 赵寒森 +12 位作者 刘拓 白金 王磊 梁楠 王鹏 杨生飞 魏锦萍 李文明 曾宪红 张转 韩海辉 赵君 陈振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54,共15页
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实施近20年以来,在解决基础地质问题、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辅助自然资源管理、地方病防控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笔者在全面分析西北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及典型区研究工... 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实施近20年以来,在解决基础地质问题、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辅助自然资源管理、地方病防控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笔者在全面分析西北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及典型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土壤质量状况、土壤生态问题、特色土地资源状况、土壤碳研究、富Se土壤研究和典型成果应用等7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面临新时代地质事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未来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向,以及加强基础研究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质量 特色土地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盐津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帆 张舜尧 +7 位作者 宋云涛 王惠艳 韩伟 郭志娟 彭敏 王成文 陈子万 白兵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8-1332,共15页
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管控、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耕地保护规划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云南省盐津县兴隆乡、落雁乡和牛寨乡耕地连片分布区为研究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并对耕地(园地)养... 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管控、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耕地保护规划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云南省盐津县兴隆乡、落雁乡和牛寨乡耕地连片分布区为研究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并对耕地(园地)养分、环境和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尝试性地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与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相关标准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开展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耕地保护规划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和耕地(园地)综合质量均以三等以上(中等、良好和优质)为主,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耕地(园地)总面积的72.88%、69.17%。圈定富硒土地资源191.7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53%;圈定富硒耕地(园地)66.84 km^2,占耕地(园地)面积的70.92%。发现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耕地(园地)面积11.60 km^2,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耕地(园地)面积11.76 km^2。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规定,将研究区耕地(园地)划分成优先保护区、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面积分别为65.57 km^2、21.67 km^2和7.00 km^2,占研究区耕地(园地)面积比依次为69.59%、22.98%和7.43%。该成果可为研究区所在地方政府履行土地资源管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土壤环境保护、支撑脱贫攻坚等管理职能提供科学依据,为提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的利用程度及成果转化提供借鉴,对丰富和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富硒土地 绿色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以盘锦市为例 被引量:40
7
作者 于成广 杨忠芳 +2 位作者 杨晓波 乌爱军 关玉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3-878,909,共7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建立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模型,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对盘锦地区耕地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估。对肥力指标和环境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盘锦地区耕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良好,三级质量以上耕地面...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建立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模型,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对盘锦地区耕地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估。对肥力指标和环境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盘锦地区耕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良好,三级质量以上耕地面积达到了88.04%,是优质的水稻产区,为科学管理土地和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盘锦市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青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9期40-41,共2页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是地质工作拓展服务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而中国土地质量地球话调查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对成果的使用效率不高.该文分析了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调查的意义、主要任务、技术方法、当前成果,并重点对其今后在土壤改良...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是地质工作拓展服务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而中国土地质量地球话调查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对成果的使用效率不高.该文分析了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调查的意义、主要任务、技术方法、当前成果,并重点对其今后在土壤改良、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安全预警、特色土地资源开发、调查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研究探索,希望有效提升土地质量调查成果转化的使用效率,对其应用的方向进行拓展,从而保证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调查 土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乐都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振 田兴元 +2 位作者 姬丙艳 张亚峰 郑朝亮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17-323,共7页
通过对西宁—乐都地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发现,该地区土壤肥力适中,土壤环境清洁,适宜发展现代农牧业。同时,也发现沿湟水河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虽还未达到引起污染的程度,但其含量要高于其他地区,土壤环境有恶化趋势... 通过对西宁—乐都地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发现,该地区土壤肥力适中,土壤环境清洁,适宜发展现代农牧业。同时,也发现沿湟水河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虽还未达到引起污染的程度,但其含量要高于其他地区,土壤环境有恶化趋势,应引起相当的重视。当地土壤中普遍高F可能与当地较普遍的地方性F中毒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重金属 西宁-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地方经济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亚峰 马风娟 +1 位作者 邱瑜 苏冠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2-133,共2页
青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运行13年来,在土地规划、土地管理、特色现代农业和精准扶贫工作中都有指导作用,在深度解析这些应用程度及效果基础上,就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更好服务这些工作,文中做了若干思考,目的是更好的促成成... 青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运行13年来,在土地规划、土地管理、特色现代农业和精准扶贫工作中都有指导作用,在深度解析这些应用程度及效果基础上,就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更好服务这些工作,文中做了若干思考,目的是更好的促成成果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青海 土地管理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的生物效应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祥 《河南农业》 2019年第32期56-57,共2页
随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富硒土壤、富硒农产品的研究越来越多,如何开发利用富硒土壤,培植富硒农产品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土壤中硒的形态、价态及植物吸收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阐明硒生物有效性在土地质量调查... 随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富硒土壤、富硒农产品的研究越来越多,如何开发利用富硒土壤,培植富硒农产品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土壤中硒的形态、价态及植物吸收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阐明硒生物有效性在土地质量调查中对于富硒农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富硒农产品 生物有效性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整合方案的探讨
12
作者 廖祥善 刘草 钟凤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9期40-42,共3页
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是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两者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整合的具... 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是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两者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整合的具体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面临的实现难点和对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该研究可以为完善土地管理和促进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整合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平果市土壤地球化学分区及农业种植建议
13
作者 胡兆鑫 罗为群 +1 位作者 谢运球 汤庆佳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4-1312,共19页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测试指标多、信息量大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中获取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并为农业种植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对广西平果市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表层土壤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要因子,根据...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测试指标多、信息量大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中获取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并为农业种植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对广西平果市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表层土壤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主要因子,根据各样品的因子得分对样品分类,并依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地球化学分区。【研究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有40项指标表现出明显富集,岩溶区有44项指标平均值明显高于非岩溶区;共划分了6个地球化学分区,F1区有37项指标富集,反映了碳酸盐岩成土母岩因子,宜优先发展经济林、果园等对环境扰动少的农业;F2区富集亲生物元素,反映了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和人类活动因子,宜重点发展蔬菜、热带水果等农业;F3区富集低温成矿元素,反映了构造活动与成矿作用因子,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蔬菜、热带水果等农业;F4区富集Mo和Se,可对富硒土地资源进行进一步评价和开发利用;F5区富集F、MgO,宜优先发展经济林和水源涵养林;F6区有39项指标贫化,反映了碎屑岩成土母岩因子,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蔬菜、热带水果等农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划分的土壤地球化学分区为从宏观上认识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提供了一个“窗口”,同时也为种植区规划、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地球化学分区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农业种植 岩溶 广西平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地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Cd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墨 梅丽辉 +9 位作者 刘冰权 张明 唐志敏 宗乐丽 王尚晓 田福金 张晓东 张洁 牛晓楠 黄丁伶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研究目的】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健康,开展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科学管理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129组,通... 【研究目的】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健康,开展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科学管理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129组,通过化学分析获取As、Cd、Hg、Pb、Cr、pH和土壤Cd形态等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人体健康风险模型评估研究区健康风险。【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壤Cd平均含量为0.49 mg/kg,显著高于江西表层土壤背景值,有80件土壤Cd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占总样本的62%。水稻籽实有57件Cd含量超标,超标率为44%。(2)研究区土壤Cd的污染评价结果与农作物Cd的安全评价结果对应性较差。土壤pH值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Cd含量增加了2.26倍,但水稻籽实Cd含量降低了4.5倍。(3)土壤中Cd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残渣态这三种赋存形态对水稻籽实Cd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强酸性土壤环境中,Cd生物有效性增强。(4)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儿童的健康风险大于成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因子主要为Cd。【结论】研究区土壤Cd与水稻籽实Cd含量空间对应性较差,依照现行规范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判漏判的局限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因水稻Cd摄入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赣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54项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与基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峥 彭敏 +8 位作者 赵传冬 杨柯 刘飞 李括 周亚龙 唐世琪 马宏宏 张青 成杭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402,共23页
1999—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共获得670321件表层组合土壤样品(0~20 cm)和167746件深层组合土壤样品(150~180 cm),覆盖面积约266.5万km^(2),囊括我国人口集中区和大部分耕地。对相关土壤样品均按统一标... 1999—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共获得670321件表层组合土壤样品(0~20 cm)和167746件深层组合土壤样品(150~180 cm),覆盖面积约266.5万km^(2),囊括我国人口集中区和大部分耕地。对相关土壤样品均按统一标准分析了54项化学指标(Ag、As、Au、B、Ba、Be、Bi、Br、Cd、Ce、Cl、Co、Cr、Cu、F、Ga、Ge、Hg、I、La、Li、Mn、Mo、N、Nb、Ni、P、Pb、Rb、S、Sb、Sc、Se、Sn、Sr、Th、Ti、Tl、U、V、W、Y、Zn、Zr、SiO_(2)、Al_(2)O_(3)、TFe_(2)O_(3)、MgO、CaO、Na_(2)O、K_(2)O、pH、全碳和有机碳)。本文利用这些数据讨论了中国土壤54项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基准值及其上下限的划定方法和基本特征,并对我国耕地土壤背景与现行环境、养分等相关标准中各种阈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全国尺度上,各项指标表层与深层Spearman相关系数均高于0.50,表明表层土壤中大部分指标都继承了深层土壤的含量与分布特征。54项指标中仅C_(org)、TC、N、S、Se、Hg、Br、Cd和P等指标背景值相对基准值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耕地土壤中,Cd的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在背景范围内,Hg、As、Pb和Cr的筛选值则高于背景上限值。由于许多指标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一个统一的背景值并不利于土壤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保护,因此有必要在全国尺度地球化学背景与基准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尺度地球化学背景与基准,为政府部门合理制定相关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和保护法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背景 土壤地球化学基准 中国土壤 中国耕地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中国应用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之生态地球化学 被引量:12
16
作者 夏学齐 龚庆杰 徐常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3-896,共14页
生态地球化学在调查的基础上,以元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为主线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通过输入输出通量调查和重访监测掌握元素循环的发展规律,从而对元素、化合物和其他地球化学参数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开发或修复建议。... 生态地球化学在调查的基础上,以元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为主线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通过输入输出通量调查和重访监测掌握元素循环的发展规律,从而对元素、化合物和其他地球化学参数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开发或修复建议。近十年,该学科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的不断拓展,不仅产生了大量技术标准、论文和专著等书面成果,还在污染控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特色农产品开发、土壤碳汇和抑制气候变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需求的推动下在土壤碳库与全球变化、土壤重金属高背景产生机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土壤有益元素开发和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不断产生分支研究方向。主要回顾和总结2011年以来,我国生态地球化学学科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生态风险预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的土壤养分地球化学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鹏 刘拓 +3 位作者 段星星 赵禹 梁楠 杨生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141,共6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为该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等12种指标,构建基于熵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使用... [目的]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为该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的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等12种指标,构建基于熵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使用熵理论确定权重,模糊评价等级,分层次多级评判,最大限度地区分了关中地区各评价指标的差异,综合、客观地进行评价养分等级。[结果]大量养分1和2等级比例占2.0%,中量养分1和2等级比例约占30.31%,微量养分1和2等级比例约占66.42%,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1和2等级土地所占比例为33.52%;河谷区域中的大量、中量、微量养分均较低;渭北台塬中量、微量养分丰富,大量养分较缺乏;中低山区大量、中量、微量养分均丰富;秦岭北缘微量元素丰富,大量养分元素处于中等水平,而中量元素较缺乏。[结论]关中地区大量养分缺乏,中量和微量养分充足,综合等级以2,3和4等级为主,但空间变异较大,需要整体施用富含大量养分元素肥料,同时针对不同景观区的养分短板,合理补充中量、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关中地区的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度 养分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熵权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成果的上海市耕地占补平衡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200-202,共3页
在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占补平衡耕地质量内涵和上海市耕地质量成果应用条件分析,构建以数量平衡为前提的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运行机制。该机制框架包括耕地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占补平衡指标储备机制、占补平衡指标跨... 在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占补平衡耕地质量内涵和上海市耕地质量成果应用条件分析,构建以数量平衡为前提的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运行机制。该机制框架包括耕地质量评估和监测机制、占补平衡指标储备机制、占补平衡指标跨区使用机制和占补平衡实施经济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以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农用地分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占补平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金土地工程”区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的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立新 李忠惠 +3 位作者 刘应平 贾小川 陈德友 杨忠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13-1417,共5页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在"金土地工程"区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评价试点研究项目的背景、目标任务、方法技术和提交的主要成果。通过试点研究,确定了该项工作的内容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主,地质、遥感等多种综合调查手段为辅...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在"金土地工程"区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评价试点研究项目的背景、目标任务、方法技术和提交的主要成果。通过试点研究,确定了该项工作的内容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主,地质、遥感等多种综合调查手段为辅的综合调查,其核心是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金土地工程” 农业地质调查评价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被引量:40
20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1 位作者 赵华甫 高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9,F0002,共7页
研究目的: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补充完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对研究区基本农田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运用名特优农产... 研究目的: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补充完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对研究区基本农田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运用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分析法,确定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温县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后不仅面积增加了37 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有益元素N、P富集区面积大幅增加59.30 hm2和185.61 hm2,有害重金属元素Pb的2—3级富集区面积大幅减少195.45 hm2。研究结论: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工作;整合成果丰富了耕地综合质量的内涵,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基本农田 农用地分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耕地综合质量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