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土地观念与琼崖早期革命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娜 叶新璐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91,共10页
在琼崖革命早期,囿于海南岛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情况、依赖性及其对于土地获得路径的设计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从而导致琼崖特委早期的土地革命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本文以琼崖特委文件为基本依据,通过对琼崖地区早期土... 在琼崖革命早期,囿于海南岛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情况、依赖性及其对于土地获得路径的设计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从而导致琼崖特委早期的土地革命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本文以琼崖特委文件为基本依据,通过对琼崖地区早期土地革命历史的梳理,比较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土地问题的认识与琼崖农民土地观念的异同,阐述琼崖特委早期土地革命工作的困境及其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观念 土地改革 琼崖特委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征地看当前农民的土地变现观念——基于广东崖口村“卖地”事件的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耿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5-101,共7页
分析征地问题,必须注意政府与农民客观上形成的"合谋"现象,即不仅政府有"买地"的冲动,农民也有"卖地"的冲动。当前农民之所以形成急于变现的土地观念,直接推动因素是消费欲望,外部引导因素为各利益主体... 分析征地问题,必须注意政府与农民客观上形成的"合谋"现象,即不仅政府有"买地"的冲动,农民也有"卖地"的冲动。当前农民之所以形成急于变现的土地观念,直接推动因素是消费欲望,外部引导因素为各利益主体的诱导,深层理念因素是地权观念变化。解决征地乱象,需遏制政府与农民的双重冲动,一味提倡土地私有化只会让"卖地"在市场化的名义下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 卖地 土地观念 变现 消费 地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张与农民土地价值观念变化——以南京城郊G村为例
3
作者 余庆洋 丁百仁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14-119,共6页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无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南京城郊G村进行调查,以农民和土地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城市扩张与农民土地价值观念变化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城郊农民的"乡土情结"淡化,土地成为无奈的谋生手段,可替代性极强...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无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南京城郊G村进行调查,以农民和土地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城市扩张与农民土地价值观念变化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城郊农民的"乡土情结"淡化,土地成为无奈的谋生手段,可替代性极强;城市扩张早期,土地价值观念多元分化,表现为传统土地为本型、土地兼业型、土地脱离型、土地保障型和土地财富型并存。这与其带来的经济意识、转移就业、市民倾向、面子观念、"农民农"现象紧密相关;随着城市扩张加剧,特别是土地征收的到来,城郊农民的土地亲和性将空前加强,土地价值观念也相对趋同,表现为土地的物权与资本意识凸显,而非传统乡土情结意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城市扩张 土地价值观念 乡土情结 物权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变迁——从80年代农村改革小说看农民社会文化心理的嬗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80年代是农民社会文化心理转型的阵痛时期,在农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精神的震荡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观念的转变。逐步挣脱土地的精神束缚,建立起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二是商品意识的觉醒。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扩展... 80年代是农民社会文化心理转型的阵痛时期,在农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精神的震荡和冲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观念的转变。逐步挣脱土地的精神束缚,建立起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二是商品意识的觉醒。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农民的心理空间,农民由自给自足型农民转向市场型农民,标志着农民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三是道德上的困惑与迷惘。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道德观念的进步,但人们更多的还是困惑与迷惘:道德转型中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以恶抗恶”者的道德自省与困惑;欲望的泛滥与道德的乏力。而农民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归根结底在于传统文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农民 土地观念 商品意识 道德困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