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及其借鉴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宇华 谢俊奇 孙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9,共5页
研究目的:介绍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的产生背景、分类理念、框架体系结构及应用前景,为同行提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经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FAO/UNEP LCCS与美国、欧洲等国际知名机构,用于遥感监测和... 研究目的:介绍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的产生背景、分类理念、框架体系结构及应用前景,为同行提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经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FAO/UNEP LCCS与美国、欧洲等国际知名机构,用于遥感监测和制图而建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研究结果:在各个分类体系之间,无论是分类命名、类型划分、详细程度、彼此间兼容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且很难统一。研究结论:基于遥感数据建立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并标准化是顺利开展各种遥感调查的前提和保证。在建立和完善中国标准化的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基础上,应研究如何使中国的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与国际接轨,在全球或区域实现信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覆被/土地利用 遥感数据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全球和区域尺度 遥感监测与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收支的中国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被引量:54
2
作者 张磊 吴炳方 +1 位作者 李晓松 邢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158-7166,共9页
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是影响全球变化的重要环节,而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现状、速率。提出了面向碳收支的中国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服务于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分类系统由一、二级土地覆被类型、三级土地覆被... 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是影响全球变化的重要环节,而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现状、速率。提出了面向碳收支的中国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服务于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分类系统由一、二级土地覆被类型、三级土地覆被辅助特征构成。通过物质组成、结构、排列、季节特征等19个指标,将土地覆被划分38个二级类型,反映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现状。三级土地覆被辅助特征利用9个指标补充了二级土地覆被类型的属性。其中5个环境指标主要反映生态系统碳储备的潜力和强度,土地利用方式指标反映植被演替过程植被碳收支中的人为扰动影响,植被覆盖度、植被生育期、物种特征指标用于进一步细化植被类型。二级类型与三级特征为分层组织的土地覆被产品,有利于产品管理和应用。分类系统已应用到面向全国生态系统碳收支的30m格网的中国土地覆被制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分类系统 生态系统 碳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源污染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练雄 蔡永立 李武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655-10659,共5页
依据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干扰程度,在全国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调整,提出基于面源污染问题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二级分类系统,并应用到上海市滴水湖集水区。一级指标分为林地、耕地、建筑等,反映了地表径流方式;二级进一... 依据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干扰程度,在全国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调整,提出基于面源污染问题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二级分类系统,并应用到上海市滴水湖集水区。一级指标分为林地、耕地、建筑等,反映了地表径流方式;二级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将草地分为自然的荒草地和人工草坪,耕地细分出大棚,坑塘细分出养殖池,农村住宅细分出家禽养殖场,公园与绿地归为林地和草地,旁道树归为林地等,这些类型可以与实际面源污染相对应,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与面源估算之间衔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土地利用与覆被 分类系统 滴水湖集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广州城市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淑圆 周静妍 余世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8,共7页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是城市景观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发展迅速,遥感影像的质量与分辨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土地覆被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数据,而科学合理的分类系统则是土地覆被研究的前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遥感数据的特点...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是城市景观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发展迅速,遥感影像的质量与分辨率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土地覆被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数据,而科学合理的分类系统则是土地覆被研究的前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遥感数据的特点,各国学者先后提出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土地覆被或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但迄今仍没有一个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和具有普适性的分类系统。本文基于多光谱与全色波段融合后的2 m分辨率高分一号影像数据,依据地物自然属性、形态及光谱特征,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城市区域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并以广州市为例图示了分类结果。该分类系统着重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为非重叠的层级体系,第一、二层级有固定的类别与依据,第三层级为开放性层级。其中一级类别划分为建成区、植被、水体和裸地4类,二级类别分别划分为商住区、工业区、道路;林地、灌从、草地、农田;河流、库塘等9类。分类结果包含二级类别的全部土地覆被类型,总体精度达到90.1%,符合技术要求,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覆被 分类系统 高分一号 景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O/UNEP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路鹏 陈圣波 +1 位作者 周云轩 黄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1期6503-6507,共5页
通过对美国的USGS、IGBP、欧洲的CORINE以及马里兰大学的UMD分类系统的对比来阐述FAO/UNEP土地分类系统LCCS的优势及特点。以长春市石头口门地区土地覆盖分类为例,采用LCCS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域分为耕地、自然/半自然陆地、水田或规律性... 通过对美国的USGS、IGBP、欧洲的CORINE以及马里兰大学的UMD分类系统的对比来阐述FAO/UNEP土地分类系统LCCS的优势及特点。以长春市石头口门地区土地覆盖分类为例,采用LCCS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域分为耕地、自然/半自然陆地、水田或规律性淹水、工厂或居民地、裸地、人工或自然水域这6种土地覆盖类型,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制作长春市石头口门土地覆盖分类图。利用LCCS分类系统配套软件GeoVis对研究区域进行制图操作,并计算出各类别精度都小于0.1。通过实际应用发现LCCS分类系统是先验的土地分类系统,不但提高了土地分类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分类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migation FAO)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lccs) 土地覆盖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与IGBP分类系统的转换研究--以西北农牧交错带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婷 焦继宗 +3 位作者 段含明 何鸿杰 薛晓玉 颉耀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5,共6页
以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和IGBP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为例,分别按照直接转换、间接转换、分类后再转换3种转换关系制定转换规则,以西北农牧交错带为实验区,利用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获取的实验区2015年土地... 以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和IGBP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为例,分别按照直接转换、间接转换、分类后再转换3种转换关系制定转换规则,以西北农牧交错带为实验区,利用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获取的实验区2015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以及遥感影像、野外考察数据等,按照制定的规则,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进行了转换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定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转换规则科学合理;经过分类系统转换后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精度较好.本研究对于其他分类系统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类型的转换具有参考价值,对进一步的区域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分类系统转换 西北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GIS支持下贵州环境生态系统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雅梅 张新丽 +1 位作者 梅再美 屠玉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针对贵州省环境生态现状,应用TM影像,以RS、GIS为技术支撑,对贵州环境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划分。得到环境生态系统分布图和各种生态系统所占的比例,并简要分析了环境生态系统区域分布不平衡,石漠化现象突出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RS GIS 贵州 系统分类 环境生态系统 影像解释 土地覆被 石漠化 环境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