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格单元的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以新疆喀什市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鄂子骥 阿里木江.卡斯木 +1 位作者 买买提江.买提尼亚孜 安尼瓦尔.阿布都热依木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5-633,共9页
利用1995、2005和2015年3期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信息,并将各时期用地分类数据分别转入50 m×50 m的矢量网格单元,建立基于矢量网格单元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网格图,探讨喀什市1995—2015年土地... 利用1995、2005和2015年3期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信息,并将各时期用地分类数据分别转入50 m×50 m的矢量网格单元,建立基于矢量网格单元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网格图,探讨喀什市1995—2015年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通过叠加分析,研究时期内各用地类型之间相互转换和替代关系。结果显示:(1)1995—2015年间喀什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以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显著,20 a间面积增加近3倍,未利用地和绿地面积均有所减少,水体的面积变化显现波动态势。(2)1995—2015年喀什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以"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为主,但也伴随少量内部填充的集约式增长模式,通过回归分析,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3)建设用地在扩张过程中主要侵占和替代了未利用地和绿地,并且绿地的增加与减少和未利用地的侵占与被侵占有着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城市 网格单元 土地覆被/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喀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被引量:37
2
作者 张晓明 余新晓 +2 位作者 武思宏 张满良 李建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423,共10页
以黄土高原第三副区桥子东、西沟流域为例,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较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径流系数分别减少约50%、85%和90%... 以黄土高原第三副区桥子东、西沟流域为例,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较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径流系数分别减少约50%、85%和90%;流域土地利用后期(1995~2004年)较前期(1986~1994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73.6%,且随降雨增多,土地利用与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响应增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具有季节性特征,治理与非治理流域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系数减少时期与流域最大地表覆盖期具有一致性,即5月份径流系数减少值最大;同一降水条件下流域两期土地利用的产流量仅在生长季具有明显的差异。流域洪水径流量与场降雨量和30min最大雨强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场降雨量与30min雨强对治理流域洪水流量的影响要强于非治理流域;暴雨在达到一定强度后,对比流域的洪峰流量差异减小,即森林植被对洪水的影响减弱。经洪水频率分析,认为流域前后两期土地利用若具有相同频率的降雨强度,则一定频率范围内洪峰流量对土地利用与植被变化产生明显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水文动态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常斌 杨林山 +1 位作者 杨文瑾 王帅兵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855,共8页
系统收集和整理1970s后期至2000s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文气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综合利用指数、转移矩阵、动态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结果表明,过去30 a,洮河流域总体表现为林、草面积减少... 系统收集和整理1970s后期至2000s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文气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综合利用指数、转移矩阵、动态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结果表明,过去30 a,洮河流域总体表现为林、草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升。驱动因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洮河流域LULCC受"区域经济+农耕因素+城镇化和气候"3个主成分大类的交互影响和驱动;基于此构建的LULCC多元回归驱动模式,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精度良好,能够反映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气候对LULCC的驱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驱动机制 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晓明 余新晓 +2 位作者 武思宏 王云琦 张满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122,共8页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内的桥子东、西沟为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输沙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年输沙率分别减少约...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内的桥子东、西沟为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输沙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年输沙率分别减少约44%、75%和86%;流域在土地利用后期(1995—2004年)比前期(1986—1994年)在平水年和丰水年的输沙量减少较大.从年内径流输沙变化来看,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的减沙效应在5月和9月更为显著;而对于治理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时期,各月降水越多,后期时的流域月均输沙量比前期减少越多.暴雨洪水过程线和输沙过程线分析表明,土地覆被对流域暴雨洪水过程和输沙过程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降雨和洪水流量频率分析表明,治理流域在前后两期土地利用时期,若具有相同频率分布的雨强,则任一重现期下流域后期土地利用时期的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输沙 频率分布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的图谱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臧淑英 计爽 +1 位作者 李雁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32-237,共6页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及丰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应用实例,该文利用大庆市1978、1988、1996和2003年4期矢量数据,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据,构建和分析了大庆市1978—19881、98...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及丰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应用实例,该文利用大庆市1978、1988、1996和2003年4期矢量数据,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据,构建和分析了大庆市1978—19881、988—19961、996—2003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过程图谱,并在SPSS软件的支持下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法预测了大庆市未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庆市农业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迅速,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和工业较发达地区;同时大庆市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文中定性地分析了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图谱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长江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佳 张小咏 杨艳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4,128,共7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循环过程及配置影响显著。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变化对径流影响情况,以长江源流域为例,构建了适合该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并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下的流域年均径流量和径...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循环过程及配置影响显著。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变化对径流影响情况,以长江源流域为例,构建了适合该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并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下的流域年均径流量和径流深。模拟结果如下:当流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到最大,径流量减少了16.7%,达到304.12m3/s,径流深减少14.02mm;当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并逐步变为沙地、裸地,流域径流量增加16.1%,达到424.32m3/s,径流深也增加了13.49mm;当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到无植被覆盖,将使流域径流量增加28.4%,达到469.67m3/s,径流深增加23.88mm;在草地覆被最佳状况下,径流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只有5.6%,达到385.98m3/s,径流深增加4.72mm。综上所述,长江源流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导致径流减少,而沙地和裸地面积增加导致径流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径流模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情景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典型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分形特征分析--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0
7
作者 李义玲 乔木 +1 位作者 杨小林 周生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1,共7页
利用1976、1989、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GIS和分形理论研究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近30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复杂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各时段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土地利用/土地覆... 利用1976、1989、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GIS和分形理论研究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近30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复杂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各时段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形状复杂性和斑块的稳定性波动变化,1976、1989、2005年三时期的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总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394 0、1.363 4和1.389 9。总平均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606 0、0.636 6、0.610 1。三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平均稳定性排序为:沙地>未利用土地>居民点工矿用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盐碱地。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稳定性相对较差。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复杂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协调水土开发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分形理论 分维数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斋桑湖流域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演变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金祥 陈曦 +2 位作者 杨辽 王杰 李宝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影响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同时又是受其影响的结果。LUCC研究对于开展生态环境变化及气候变化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境外LUCC研究中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效率低的问题,探索一种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影响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同时又是受其影响的结果。LUCC研究对于开展生态环境变化及气候变化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境外LUCC研究中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效率低的问题,探索一种适用于大数据量而又精度较高的分类方法。以额尔齐斯河国外部分-斋桑湖流域为研究区域,以1990年及2007年的Landsat TM/ETM+夏秋季影像以及DEM作为数据源,综合利用影像光谱、纹理信息参与到决策树构造中,进而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分别提取这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信息,最后分析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状况。实验结果表明:(1)光谱与空间纹理信息参与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2)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发现,近20年来该区域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和灌木林地大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却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决策树分类 额尔齐斯河 斋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长江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张殿发 王世杰 李瑞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覆盖变化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和陡坡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直接威胁到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 ,中游的围湖造田等损害了湖泊的生态功能 ,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化肥...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覆盖变化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和陡坡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直接威胁到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 ,中游的围湖造田等损害了湖泊的生态功能 ,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农田污水灌溉等成为长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构想 :以山 -河 -湖 -海互动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联系为纽带 ,揭示系统自组织、自反馈机制。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数学模型 ,动态模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水文及水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水环境 非点源污染 长江流域 化肥 农药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近期进展 被引量:52
10
作者 王兵 臧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91,共6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交织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共同推动的核心研究项目。近年来我国学者在LUCC研...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交织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共同推动的核心研究项目。近年来我国学者在LUCC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就我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研究方法及应用、驱动机制、变化影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研究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驱动机制 优化配置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回水变动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景玉 杨胜天 +1 位作者 徐宗学 李发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8,共8页
该文针对三门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水位变动情况,借助RS、GIS技术对潼关以下库区1987~2002年间典型年的汛期和非汛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随水位变动的变化情况进行... 该文针对三门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水位变动情况,借助RS、GIS技术对潼关以下库区1987~2002年间典型年的汛期和非汛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随水位变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河流与耕地面积在汛期和非汛期均呈减小趋势,而裸地的面积却逐渐增大,林地面积不论是在汛期还是在非汛期,其波动都不大.季节性淹水区内各生态系统除砾石滩地面积略有增加外,其他类型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受水位变动的影响较大;台地和阶地区内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草地和裸地面积有大幅度的增加,表明在水位变动的影响下草地分布的高程有所升高;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受水位变动的影响不大.景观格局分析表明: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景观均匀度均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正朝单一性、不均匀化的方向发展;景观破碎度略有增加;相对优势度也有一定的增加,研究区受阶地上各生态系统类型的支配程度正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景观格局 水位变动 三门峡水库 回水变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荣明 李锐 +1 位作者 郭斌 文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3-206,242,共4页
为了研究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研究区,采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及相关辅助数据,应用GIS手段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将长安区地形进行坡度分级,把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坡... 为了研究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研究区,采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及相关辅助数据,应用GIS手段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将长安区地形进行坡度分级,把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坡度分级图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分布在坡度较小范围,林地、草地的坡度分布范围近似于正态分布。不同年份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相同坡度所占面积比例基本不变;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不尽相同。其它土地类型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转化主要集中在低坡度范围内,而其它土地类型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在整个坡度范围上大体呈正态分布。因此,坡度因素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重要影响因素,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坡度 GIS 西安市长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可视化模拟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罗格平 陈小钢 +1 位作者 王涛 陈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1,共7页
新疆绿洲集中了全疆90%以上的人口和95%以上的社会财富。绿洲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LUCC)在新疆生态环境变化中起到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新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绿洲环境变化需要成熟的技术和有效的方法,规划与决策同... 新疆绿洲集中了全疆90%以上的人口和95%以上的社会财富。绿洲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LUCC)在新疆生态环境变化中起到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新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绿洲环境变化需要成熟的技术和有效的方法,规划与决策同样需要有效的交流途径和方式。目前,地图、遥感和GIS结合的应用方法,已经非常普遍应用到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研究中,并有效地揭示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和时空模式。由于这些方法表现三维景观时,容易产生空间信息的丢失和理解的困难,且不易再现环境的动态变化。GIS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可模拟真实景观和再现时空变化过程。本文以三工河绿洲为例,针对新疆典型绿洲的LUCC,对GIS与VR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新的认识典型绿洲LUCC的途径,为有效地认识和研究绿洲环境变化、设计和规划它的未来,提供了动态交互的可视化模拟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新疆 覆盖变化 绿洲 社会财富 可持续发展 GIS 环境变化 地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小汎 陈文波 +3 位作者 沈润平 邱建旺 赵丽红 叶明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 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内容,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是通过作用于土地可持续...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 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内容,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是通过作用于土地可持续利用体现的。在论述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可持续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意义、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可持续利用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赵米金 徐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问题一向都是研究的重点。结合近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环境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气候、大气质量...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问题一向都是研究的重点。结合近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环境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气候、大气质量以及区域土壤、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洋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黎黎 马振刚 王宝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924-6926,共3页
以1995、2000年两期的遥感数据和其他GIS数据、专题图等为基础,利用交互式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分类的方法,对张家口洋河流域5年来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行了解译和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洋河流域 遥感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用影像对象多种特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探讨——以兰州秦王川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江帆 刘梦莹 刘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2,共6页
运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秦王川地区1994、2001、2011、2013年同时相的4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影像分割,综合运用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形状和邻域特征,构建了分类规则集,实现了各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运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秦王川地区1994、2001、2011、2013年同时相的4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影像分割,综合运用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形状和邻域特征,构建了分类规则集,实现了各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专题制图.结果表明4期影像的分类结果精度均满足制图要求与动态监控,准确地反映了过去20 a来秦王川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 影像分割 规则集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兰州秦王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0年西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建成区扩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萍 刘康 李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9-112,共4页
本文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HJ-1卫星CCD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3S技术,得到西安市2000、2005及201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从空间分布变化、结构变化、类型转换及景观破碎度等角度,定量分析2000-2010年西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本文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HJ-1卫星CCD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3S技术,得到西安市2000、2005及201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从空间分布变化、结构变化、类型转换及景观破碎度等角度,定量分析2000-2010年西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建成区扩展状况。结果表明:10年间,西安市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及林地;2010年西安市建成区面积较2000年增长了54.11%,空间分布上由城市中心向周边县区迅速扩张,导致周边连续分布的植被及未利用地趋势景观破碎化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建成区扩张 空间变化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以张家口云州水库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丽 秦富仓 姚云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4-228,共5页
以张家口云州水库流域为例研究华北土石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收集研究区1968年、1980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采用MapGIS解译得到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采用ArcView分析获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利用研究区逐日降水量和径流... 以张家口云州水库流域为例研究华北土石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收集研究区1968年、1980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采用MapGIS解译得到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采用ArcView分析获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利用研究区逐日降水量和径流量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时期的水文响应。结果表明:华北土石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年径流具有显著影响。1981-2000年间植被条件较好的土地利用较1968-1980年间产流有所减少,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22.22%。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根据不同土地利用降水与径流的拟合曲线进行预测,发现1981-2000年间土地利用产流比1968-1980年间减少了15%~30%。不同土地利用在相同降水条件下的产流仅在生长季节具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在枯水季节无显著影响。植被条件好的时期产流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响应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华北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兆礼 陈晓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80-4183,4186,共5页
以1985、2000年两期LandsatTM/ETM+遥感图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RS和GIS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东江流域1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15年来,林地大... 以1985、2000年两期LandsatTM/ETM+遥感图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RS和GIS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东江流域1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15年来,林地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有所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流域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度加大,人类活动对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东江流域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