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国前期京畿旗地留置与各方利益调适
- 1
-
-
作者
刘增合
张楚
-
机构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128,共11页
-
文摘
清理旗地以增加央地财政收入是民国政府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中央财政极为困窘。面对上下交困的局面,北洋各派军阀相继出台各项清理章程,以政策倾斜或遴派大员专办的方式汲取旗地留置价款;地方政府或遵循中央的行政命令,催促佃户留置旗地,或私自抬高价额,借以中饱私囊;佃户虽能通过留置获得旗地所有权,实现身份转变,但生活虚悬无着的京畿各县旗地佃户,只能以请愿等形式,延期留置旗地。中央与地方政府上下牵制,政府与佃户抵牾不断,直至国民政府控制京畿时,军阀政治对旗地清理的影响仍在持续。在多方利益博弈之下,京畿旗地留置政策的推行并不彻底。
-
关键词
旗地
北洋政府
土地留置
佃户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