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正华 吴发启 +1 位作者 王健 张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7,111,共5页
在分析土地生态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评述了国际和国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源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进展,并对土地生态评价中价值核算的方法作了简要总结,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生态评价 研究进展 生态价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士银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2期42-42,52,共2页
土地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的统一。但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过度关注土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土地生态功能,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环境破坏,并为此承担了严重的后果。土地生态评价是更好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手段,相关方面的课... 土地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的统一。但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过度关注土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土地生态功能,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环境破坏,并为此承担了严重的后果。土地生态评价是更好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手段,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基于对土地生态评价概念的厘定,重点分析了其研究进展,并针对其深化空间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评价 研究进展 深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47
3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2 位作者 汪友结 吴一洲 吴泽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38,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综合指数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本文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和2002年相比,2005年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有所改善,整体上...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综合指数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本文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和2002年相比,2005年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有所改善,整体上呈现出由N_(03)级("一般"水平)向N_(02)级("良好"水平)跃升的趋势;(2)城市废水排放量增大是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适合用于城市土地生态水平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评价 物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超 张安明 +4 位作者 石仁蓉 郭欢欢 郭栋梁 吴仕海 荣慧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262-268,共7页
[目的]揭示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黔江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生态负荷、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及生态经济4个方面构建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和综合指数法对该区... [目的]揭示重庆市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黔江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生态负荷、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及生态经济4个方面构建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和综合指数法对该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改善;(2)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区中心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低,四周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高"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结论]主客观组合赋权有助于克服单一的主观赋权及单一客观赋权的不足;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自然—经济—社会"模型有机结合构建的基于生态负荷、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及生态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反映了黔江区土地生态安全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差异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动态 空间差异 黔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鹏 王亚娟 +2 位作者 刘小鹏 陈晓 孔福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8-153,159,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发展状况,为该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综合运用熵权法、P-S-R模型、综合指数法、地理探测器和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对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安全等... [目的]通过研究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发展状况,为该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综合运用熵权法、P-S-R模型、综合指数法、地理探测器和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对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安全等级以及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子进行评价研究,并对其未来9a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1)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在研究期间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06—2009年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由2006年的0.446 3下降到2009年的0.419 1;2009—2016年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不断上升,由2009年的0.419上升到2016年的0.505 1,其安全等级始终保持为临界安全,研究期间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2)通过地理探测器诊断得出人口密度、农用化肥使用量、废水排放量、万元GDP能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水利、环保设施投资占GDP的比率等要素是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3)利用GM(1,1)预测模型对青铜峡市未来9a土地生态安全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7—2025年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上升,但其安全等级不高,仍处于临界状态,有待于提高和改善。[结论]研究期间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波动变化明显,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得到明显提升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PSR模型 地理探测器 GM(1 1)模型 青铜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秀山县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韩蕾 孔祥斌 +1 位作者 郭洪峰 罗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4,240,共7页
研究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等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栅格对秀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为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探索一种精确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秀山县土地生态安... 研究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等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于栅格对秀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为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探索一种精确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秀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可以分为安全、较安全、预警、中警4个级别,各级别的面积分别占21.23%,43.97%,21.81%,4.99%。其中土地生态安全级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坝丘陵区;土地生态较安全级在全县均有分布,多分布在各区域坡度较小、海拔相对较低等位置;土地生态预警级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区南端、西部低山区、以及东部中山区和西部中山区中海拔相对较低的位置;土地生态中警级主要分布在东部中山区和西部中山区。综上,秀山县土地生态状况整体上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今后应加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高土壤培肥力度,减少水土流失,以促进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西南山区生态敏感区 县域 栅格 秀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TOPSIS模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磊 郭灿 李慧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59,共6页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PSR-TOPSI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处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生态脆弱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系统评价其2003—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土地整体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但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土地生态环境较恶劣,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受损,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废气、废水及固废的控制与处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研究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区域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响应政策的不连续性却加剧了土地生态的不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从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产业优化升级和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PSR-TOPSIS模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蔡太义 马守臣 +1 位作者 吕鹏 王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0-1464,共5页
科学地做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于协调土地利用环节资源压力和维护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选取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为目标层,建立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和响... 科学地做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于协调土地利用环节资源压力和维护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选取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为目标层,建立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子系统的23项评价指标,构建河南省焦作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2001~2010年焦作市4区6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选取2001、2004、2008和2010年作为评价基准年,对焦作市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PSR 熵权法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许月卿 赵菲菲 孙丕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232-238,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河北省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趋势及时空差异特征,旨在为张家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土地自然基础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污染、退化状况、土地景观格局状况、土地生态建设状况及土... [目的]通过研究河北省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趋势及时空差异特征,旨在为张家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土地自然基础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污染、退化状况、土地景观格局状况、土地生态建设状况及土地社会经济状况6个方面构建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张家口市2000和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分析其土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2000—2010年张家口市多数区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且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多处于安全、较安全及敏感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风险态和恶劣态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中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结论]近10a来,张家口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变好,这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生态脆弱区 张家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四川省丹棱县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卢立峰 严力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建立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县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01—2010年四川省丹棱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探讨丹棱县在眉山市所处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丹棱县土地生... 建立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县域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01—2010年四川省丹棱县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探讨丹棱县在眉山市所处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丹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好转趋势,但至2010年仍处于敏感级和预警状态,综合生态安全值由0.630 6增长至0.697 2,其中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值由0.236 6增加至0.327 9,但自然和社会生态安全值分别由0.262 3和0.131 7下降至0.253 9和0.115 3。2001—2010年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度由0.670 9下降至0.535 6,从2007年起系统处于不协调状态。从2008年起丹棱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高于眉山市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县域 协调度 丹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冯文斌 李升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90,共6页
生态省(市、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完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一般性指标体系和现有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例,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由18项指标组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 生态省(市、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完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一般性指标体系和现有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例,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由18项指标组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得到江苏省2000,2005和2008年的土地生态综合安全值分别为0.812,0.840和0.845。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达到良好级。通过对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可为江苏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曲青林 曹爱霞 刘学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56,共4页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结合兰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实地情况,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的角度出发,选择能够反映土地规划与利用情况的,涵盖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21个指标,设计了具有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结合兰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实地情况,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的角度出发,选择能够反映土地规划与利用情况的,涵盖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21个指标,设计了具有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的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以兰州市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剖析了1997—2006年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较低,处于不安全状态,但整体有好转趋势.2006年兰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6664,比1997年提高了0.0601,由1997年的风险级转为2006年的敏感级,但仍处于不安全状态.就县区而言,城关区、榆中县与红古区的增长强度较大,增幅分别为25.03%,18.09%和17.65%,其中榆中县2002年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由风险级转为敏感级;其次为城关区与七里河区,增幅分别为13.13%和13.10%;其他县区增幅在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许月卿 崔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2-315,318,共5页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猫跳河流域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土地经济安全系统和土地社会安全系统三方面构建西南喀斯特山...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猫跳河流域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土地经济安全系统和土地社会安全系统三方面构建西南喀斯特山区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指数,查明了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小城镇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小城镇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方法的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海 谭晶今 +1 位作者 陈春 刘长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如何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依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依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的TOPSIS评价模型,对山东省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2006—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处于不断转好的趋势,但仍然不容乐观。并从维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可持续利用视角,提出具体对策。研究表明通过DPSIR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科学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 TOPSIS模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书成 熊建华 李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83-88,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总结并提炼出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系统性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原始29项指标中选取18项作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结合2011年数据对18项指标进... 通过文献资料总结并提炼出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认可度较高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系统性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原始29项指标中选取18项作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结合2011年数据对18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展开了试验性评价。结果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14项核心指标组成;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得分和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圳(11.49)>广州(4.25)>珠海(1.18)>东莞(0.47)>中山(-0.93)>肇庆(-2.63)>惠州(-3.38)>佛山(-5.06)>江门(-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住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优化对策: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文发 蔡永立 周昭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服务设施等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排除A类基本农田和高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进一步...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服务设施等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排除A类基本农田和高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区位、社会和服务功能,选择出适宜建设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奉贤区适宜进行开发的用地面积占18.88%,可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的用地面积占8.20%,不宜作为城镇居住区用地面积占14.92%,需要对敏感脆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区域占26.52%,另外有31.49%的区域为基本农田,禁止进行开发.为奉贤区滨海生态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整体人居空间布局优化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 城镇居住区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县域工业布局、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赞皇县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2 位作者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2-186,共5页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赞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伊犁河谷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志有 曲秀武 +2 位作者 魏冉 闵廷冬 宁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伊犁河谷绿洲生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法]采用PSR—熵权TOPSIS模型对2000—2018年伊犁河谷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进行... [目的]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对伊犁河谷绿洲生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法]采用PSR—熵权TOPSIS模型对2000—2018年伊犁河谷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建立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进行障碍度诊断分析。[结果](1)总体来看伊犁河谷绿洲土地生态安全呈现缓慢提升态势,提升幅度较小,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级,土地生态安全为一般状态,期间存在波动变化,部分年份出现了小幅度下降;(2)准则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显著,压力层面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状态与响应层面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现上升趋势;(3)土地生态压力层面障碍度呈现升高趋势,对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阻力逐渐增大,主要障碍因子有人均林草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结论]伊犁河谷绿洲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呈现向好趋势发展,但主要障碍因子影响显著,阻碍了提升速度,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促进伊犁河谷绿洲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障碍因子诊断 PSR-熵权TOPSIS模型 伊犁河谷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3
19
作者 吴未 谢嗣频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99-102,159,共5页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及相关概念,综述了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生态安全定义的差异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影响明显;很多有...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及相关概念,综述了当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重点内容及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生态安全定义的差异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影响明显;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评价工作目前还未展开;相同区域多尺度的评价研究进行的很少;从针对性和普适性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仍值得深入探讨;评价方法很多,并且有新的方法不断引入,但提高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依然值得深入探讨;预测评价与预警评价工作还有待拓展。整体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研究的对象、尺度及尺度推绎、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基础理论体系等方面均有待不断完善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研究进展 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长株潭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荣中 申海建 杨敏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3期29-34,共6页
基于改进的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长株潭地区及其各县(市、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由50.02下降至41.32... 基于改进的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长株潭地区及其各县(市、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由50.02下降至41.32,呈波动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水土流失比率、森林覆盖率、环保投资额占GDP比例、封山育林及当年造林面积。该地区15个县(市、区)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1个属于综合指数快速上升区,6个属于基本稳定区,7个属于慢速下降区,1个属于快速下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组合赋权法 改进PSR模型 长株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