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塔额盆地绿洲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以新疆塔城市为例
1
作者 史可珍 刘志有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以新疆塔城市为例,基于景观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土地生态脆弱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塔城市低脆弱区和较低脆弱区面积占比减少4.21个百分点,中度脆弱区和高脆弱区面积占比增加4.45个... 以新疆塔城市为例,基于景观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土地生态脆弱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塔城市低脆弱区和较低脆弱区面积占比减少4.21个百分点,中度脆弱区和高脆弱区面积占比增加4.45个百分点,较高脆弱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整体减少0.24个百分点;2010—2020年塔城市土地生态脆弱度空间变化包括5种趋势,分别为低脆弱区转变为较低脆弱区、较低脆弱区转变为中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转变为较高脆弱区、较高脆弱区转变为高脆弱区、较高脆弱区转变为中度脆弱区;到主要道路距离、到城市建成区距离、人口密度、到水域距离、植被覆盖度和高程6项指标与土地生态脆弱性显著相关,到主要道路距离与土地生态脆弱性呈正相关,到水域距离、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与生态脆弱性呈负相关,到城市建成区距离、高程与土地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性有正有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脆弱性 干旱区 绿洲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塔额盆地 新疆塔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礼勇 甄珍 +2 位作者 陈士银 黄枫城 蔺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本文对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用ArcGIS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影响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呈现整体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10年的4.319降低至2015年的1.007,再降低... 本文对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用ArcGIS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影响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呈现整体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10年的4.319降低至2015年的1.007,再降低到2020年的0.574,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快速完善,人地矛盾关系呈缓和趋势;广东省大部分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处于中等以上的等级,各区域土地生态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由中部向东、西逐步上升,中部大部分城市生态脆弱性为中等;与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关联密切的影响因素为GDP增长率、地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盐碱荒地面积比重。因此,降低广东省土地生态脆弱性的重点为经济发展、生态修复和减污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脆弱性 灰色关联分析法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潜江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倍慎 周勇 +2 位作者 徐理 聂艳 于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85,共6页
研究目的: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定量评价提供借鉴方法,构建扰动力指数和适应力指数耦合关系的评价模型,研究县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生态时空演化状况。研究方法:集对分析方法、景观指数分析法、RS/GIS。研究结果:2000—2009年潜江市... 研究目的: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定量评价提供借鉴方法,构建扰动力指数和适应力指数耦合关系的评价模型,研究县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生态时空演化状况。研究方法:集对分析方法、景观指数分析法、RS/GIS。研究结果:2000—2009年潜江市土地生态扰动力指数由0.449上升至0.546,石油天然气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是首要影响因素;土地生态适应力指数由0.663持续下降至0.337,其中分离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是关键因素;土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380上升至0.617,脆弱性不断升高。研究结论:"十五"、"十一五"计划期间,资源开采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生态环境的压力明显,土地生态的适应力和脆弱性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脆弱性 景观指数分析 集对分析 RS/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安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龙 宋戈 +1 位作者 孟飞 王学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7,143,共6页
开展区域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研究区,运用研究区1991年、2000年和201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计算模... 开展区域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黑龙江省宁安市为研究区,运用研究区1991年、2000年和201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了三个时期各个景观类型的脆弱度指数,并运用土地生态脆弱度指数计算模型测算分析了3个时期土地生态脆弱性的变化情况,最后对土地生态脆弱度指数进行普通克里格法插值,得出研究区土地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91年、2000年和2010年各景观类型的脆弱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水域>草地>林地;研究区61.7%的样本区土地生态脆弱度指数增大,中高脆弱区所占全区面积比重不断增加,轻微脆弱区面积比重逐年减少,土地生态脆弱性不断加剧;由1991年、2000年和2010年土地生态脆弱性分布图可知,研究区土地生态脆弱性的分布总体呈现中北部重,外延逐渐减轻,中高脆弱区逐渐扩大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脆弱性 时空变化 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流域土地生态脆弱性差异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乌宁巴特 刘新平 马相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858,共10页
综合评估叶尔羌河流域土地生态脆弱性,为流域重点治理、恢复绿洲生机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以叶尔羌河流域作为研究区,获取2008-2018年各时期不同指标层数据,利用ArcGIS 10.5的栅格计算功能与自然间断分类法,综合计算研究区生态脆弱... 综合评估叶尔羌河流域土地生态脆弱性,为流域重点治理、恢复绿洲生机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以叶尔羌河流域作为研究区,获取2008-2018年各时期不同指标层数据,利用ArcGIS 10.5的栅格计算功能与自然间断分类法,综合计算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将其划分为5种脆弱等级并表征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以微度、轻度脆弱区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35.67%、33.63%,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中下游冲积扇平原;中、重度脆弱区比重次之,分别占比为14.89%、12.93%,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上游山地丘陵区;极度脆弱区面积占比最小,仅为2.89%,但面积亦有3 000 km^2,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中下游人口密集区,对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起着"木桶效应"。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致使流域整体生态压力与生态"阈值"的平衡受到影响。在时间分布上,2008-2011年整体评价指数下降0.043 24,2010-2014年整体评价指数下降0.005 41,2014-2018年整体评价指数下降0.056 86。虽然各时期土地生态脆弱指数不同程度降低,流域整体生态环境呈改善趋势,但中、重、极度脆弱区依旧分布广泛,亟需研究其分布规律,针对不同脆弱区提出具体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脆弱性 SRP模型 叶尔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县土地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明欢 胡波洋 +1 位作者 张贵军 张蓬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2-327,共6页
土地生态脆弱性研究对加强山区县域生态恢复及保护,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选取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1年、2007年、2013年研究区生态脆... 土地生态脆弱性研究对加强山区县域生态恢复及保护,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选取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1年、2007年、2013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最后采用变化斜率法分析生态脆弱性演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2001年、2007年、2013年轻度脆弱区所占比重分别为50.56%,52.50%,54.97%,2001—2013年研究区中等以上脆弱性区比重由48.84%下降到44.35%,说明研究区整体而言生态脆弱性显著,但以轻度脆弱为主,且生态脆弱性朝着良好态势发展;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普遍存在西北部高,中东部低的态势;生态脆弱性显著提高的区域主要为轻度脆弱区,显著降低的区域主要为中、高度脆弱区,另全域绝大部分地区脆弱性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脆弱性 动态变化 青龙满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