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中国古代的土地生态管理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7-189,共3页
中国古代就非常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并形成了“因地制宜”的生态价值观念,将“因地制宜”看成是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人们在强调土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看出了土地的政治价值,并由此建构起了一套土地生态管理办法。今天,对土地资源的生态... 中国古代就非常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并形成了“因地制宜”的生态价值观念,将“因地制宜”看成是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人们在强调土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看出了土地的政治价值,并由此建构起了一套土地生态管理办法。今天,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管理应当借鉴我国古代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土地生态管理 土地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空间辨识研究——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昭阳 宋明晓 +2 位作者 张赢月 高镜婷 王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0-224,共5页
吉林省辽河流域是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的重点区域,由于生产与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张,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空间受到侵占,科学地识别和划定生态空间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包括植被覆盖指数、植被... 吉林省辽河流域是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的重点区域,由于生产与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张,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空间受到侵占,科学地识别和划定生态空间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包括植被覆盖指数、植被类型、生境服务质量指数、河流廊道连通性指数等4个指标的生态空间重要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集成多源空间数据,运用空间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吉林省辽河流域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空间进行评价,辨识出关键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空间。研究结果表明:极重要、重要的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的林地和河流廊道两侧,须重点保护、严禁或限制开发;研究区的西北部除城镇外的区域评价等级为较重要,主要为农田生态系统;建设用地的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辽河流域的生态建设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辽河流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土地生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干旱区土地资源动态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探讨
3
作者 孙丹峰 刘顺喜 +1 位作者 杨冀红 林培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6,共5页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 土地资源的生态化管护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目标。从土地评价发展历史出发,利用土地资源学理论,界定了土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含义是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土地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不同利益团体的协调能力,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来实施的土地资源多功能结构的生态管护。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分析方法,注重空间格局与多生态过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土地资源动态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干旱区为例进行了3S指标体系的初建。该动态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较为方便和经济的遥感历史时序信息为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干旱地区 土地生态系统管理 土地资源动态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