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1 位作者 沈春竹 王振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1,共7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径法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最终确定重要生态廊道。研究结果:金坛区形成了主次分明、点线面要素齐全的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区域,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的44.58%,其中金坛区重点保护区域占金坛区总面积的23.67%,并以此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划定的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可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斑块—基质—廊道 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 县域 金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空间管控研究
2
作者 徐慧琳 延相东 王爱芸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基于2004—2022年多尺度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在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生态空间保护的着力点,进而划定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分... 基于2004—2022年多尺度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分别在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生态空间保护的着力点,进而划定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分区并提出相应空间管控措施。结果表明:2004—2022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大量生态用地转向非生态用地,其中以大量农田流向城市建设用地为主。2004—2022年由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和频繁的人类活动,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其中以2004—2010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最快。将滇池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生态保护协调区和生态保护功能区,并根据不同生态分区制定相应空间管控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管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与大湖流域生态空间管控 被引量:4
3
作者 何雄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大湖流域是重要生态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湿地,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目前鄱阳湖流域... 大湖流域是重要生态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湿地,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目前鄱阳湖流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水质总体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局部地区沙化加剧等问题,在生态空间管控方面也面临法律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环境管理方式、多主体参与、治理投入等制约因素。为推动大湖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必须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战略要求,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建立政策法规保障、监测评估、生态补偿、多方协同治理、生态资本运营、考核评价等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大湖流域 生态空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底线约束下的国土生态空间碳储量预测:以襄阳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韩依纹 万明暄 +1 位作者 方铁树 万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9,共11页
为探究生态底线约束下的国土生态空间碳储存功能的时空响应特点,运用ArcGIS平台集合PLUS模型和InVEST-Carbon模型模拟并预测2000—2030年襄阳市生态空间碳储量变化及其空间特征。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襄阳市生态空间面积缩减,预测到2... 为探究生态底线约束下的国土生态空间碳储存功能的时空响应特点,运用ArcGIS平台集合PLUS模型和InVEST-Carbon模型模拟并预测2000—2030年襄阳市生态空间碳储量变化及其空间特征。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襄阳市生态空间面积缩减,预测到2030年在生态底线约束下的生态空间退化速度降低;到2030年,襄阳市碳储量由于生态空间变化相应转变,栅格单元碳储量最大值约为18.47 kg,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和东南的林地中;热点分析呈现“热点集中、冷点分散”的格局,生态底线约束有助于优化襄阳市生态空间碳热点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生态空间 土地利用预测 碳储量 生态保护红线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的系统化构建和差异化管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程茂吉 陶修华 张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生态系统是建立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各省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改革试点城市划定的生态空间,在技术思路上存在生态系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生态系统是建立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各省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改革试点城市划定的生态空间,在技术思路上存在生态系统思想体现不足、难以承担生态底线作用的问题。因此,要在详实生态资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质量的角度出发,明确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布局,并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空间进行差异化用途管控,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具体管控要求,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系统 用途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研究意义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胜华 罗欢 +1 位作者 吴琼 胡秀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6-60,共5页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是新形势下我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的一项战略任务。珠江河口湾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载体,河口湾水资源的流动性、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环境的关联性、水灾害防治的协同性决...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是新形势下我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的一项战略任务。珠江河口湾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载体,河口湾水资源的流动性、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环境的关联性、水灾害防治的协同性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对珠江河口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灾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对于优化水生态空间开发保护,促进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维系流域、区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简析水生态空间管控的研究背景下,着重分析了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生态文明 生态红线 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态功能差异的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雄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生态空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空间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不同区域生态空间的环境功能和空间分布类型都存在很... 生态空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空间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不同区域生态空间的环境功能和空间分布类型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依据生态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等要求,明晰生态空间的概念、内涵,并以江西省为例,基于区域生态功能差异建立生态空间分类体系,最后从提高认识、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制定分类管控机制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分类管控 生态功能 生态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6 位作者 朱凤武 何杰 张晓琳 张孟真 樊应凭 胡静 周寅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968-5979,共12页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EPRL)并严格保护是中国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内涵、目标与划定标准提出生态保护红线的4项基础性问题...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 Line,EPRL)并严格保护是中国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内涵、目标与划定标准提出生态保护红线的4项基础性问题。针对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斑块破碎化以及农业与生态空间冲突等问题,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差异性,以江苏省为研究区,结合区域特征利用生境维持、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粮食供给、土壤保持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探讨了相应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生态源地主要由区域内河流、湖泊、滩涂与林地构成,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差异化显著,限于农田覆盖范围广泛与水系网络结构发达,源地斑块破碎化现象严重。②江苏生态保护红线主要由湿地、林草地、农用地等地类构成,红线核心区以湿地为主,廊道与节点则以农用地为主。生态保护红线可根据源地景观规模分为3级,其中I级EPRL占比达72.87%,可基本代表核心红线图斑。③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生境图斑的连通性,江苏省生态廊道共47条,包括33条关键生态廊道与14条潜在生态廊道,总长度分别为1296.27km、1726.33km。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创新思路,并希冀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约束下的国土空间管控与管制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国土空间管 生态安全 长江中下游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空间保护
9
作者 李吉民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32期57-57,共1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在无形当中不断增强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方面更是如此。该文针对城乡规划当中的土地空间保护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城乡规模...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在无形当中不断增强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方面更是如此。该文针对城乡规划当中的土地空间保护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城乡规模控制,城市生态红线划定与管控,合理布局工业用地,从而实现土地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土地空间保护 生态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