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普兰店市177户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涛 吕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3,共2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户是农村耕地经营的主体,他们对一个地区的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户是农村耕地经营的主体,他们对一个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行为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农户 普兰店市 现状 农村土地利用 土地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法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抚州市10县157个村的359户农户有效问卷调查为例
2
作者 邹力宏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88,共5页
本文引入随机森林法,把抚州市10县农村已发生土地流转的370农户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农户土地转入、转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裴香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 规范化 土地流转机制 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财富资本与声望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1,共11页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内部的社会阶层不断动态调整,社会分层现象愈发凸显。(2)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财富资本而非声望资本正向影响土地流转行为,且财富资本的影响远高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研究结论:农户社会阶层尤其是财富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这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行为 社会阶层 社会经济地位 财富资本 声望资本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确权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曹建 刘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新阶段,考察农地确权背景下的土地流转实践,对于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该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为切入点,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运用DID...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新阶段,考察农地确权背景下的土地流转实践,对于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该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为切入点,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运用DID模型,以识别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因果关联。并得出结论,农地确权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并通过机制检验得出非农就业对土地流转行为起到促进作用,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要完善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提升农户非农就业水平,拓宽非农就业选择的渠道,巩固农地确权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 CHFS 双重差分 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研究 被引量:68
6
作者 陈成文 赵锦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0期37-40,83,共5页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是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基础。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行为选择各不相同;阶层意识和阶层特点是影响农村社会阶层土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选择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土地流转... 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是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基础。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行为选择各不相同;阶层意识和阶层特点是影响农村社会阶层土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选择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土地流转的有序性,从政策层面来看:一是要区分阶层特点,遵从不同阶层土地流转意愿,实现土地流转的自愿性;二是要区分阶层特点,合理选择土地流转形式,实现土地流转的多样性;三是要区分阶层特点,明确土地流转参与主体,实现土地流转的高效性;四是要区分阶层特点,转换村级管理者阶层角色,实现土地流转的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阶层 土地流转意愿 土地流转行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