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76,共5页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回归模型方法,对中国省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特征,以及土地出让纯收益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相关性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3年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呈离散布局,...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回归模型方法,对中国省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特征,以及土地出让纯收益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相关性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3年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呈离散布局,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2007年从东到西主要在江苏-河南-陕西-甘肃一线呈现阶梯状递减。通过空间回归分析表明土地出让纯收益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度并不是特别高。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除了受土地出让纯收益影响外,还受土地后备资源禀赋、政策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空间回归 空间效应 中国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风险及其管控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胡伟 廖小锋 +1 位作者 禹龙 兰良鸿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3期98-102,共5页
为了明确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并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管控,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由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提出了有关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对策。实践中,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正负两面效应,其改变... 为了明确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并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管控,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由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提出了有关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对策。实践中,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正负两面效应,其改变了项目区原始地貌,主要对土壤、水、植被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要素造成潜在危害,并且这些危害具有多尺度效应,也不仅仅局限于项目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特点,从环境保护法治、土地生态伦理、宏观规划管控、生态工程技术、成效监测反馈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管控生态环境风险的对策建议。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农村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危害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并对有效管控其中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生态风险 环境危害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