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UCC的生态型山区土地敏感性评价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樊简 邹妤阳 +1 位作者 高悦 庄大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针对山区土地所面临的现实风险,借鉴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评价原则,设计基于LUCC的生态型山区土地敏感性评价系统。联合知识库与专家体系处理采集到的生态型山区土地地理信息数据,完成评价系统的硬件设备连接。根据土地使用(LUCC)概况,计算... 针对山区土地所面临的现实风险,借鉴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评价原则,设计基于LUCC的生态型山区土地敏感性评价系统。联合知识库与专家体系处理采集到的生态型山区土地地理信息数据,完成评价系统的硬件设备连接。根据土地使用(LUCC)概况,计算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的具体数值,按照地理信息数据的区域差异性标准,求解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再结合相关数据参量,确定敏感性响应指标所属数值范围,完成生态型山区土地敏感性评价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地使用率处于50%~70%之间时,种植作物的生长速度最快,山区生态系统多样性能够保持在较高的数值水平,故而为解决生态型山区土地所面临的现实使用问题,可将土地占用率控制在该数值标准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 生态型山区 土地敏感性 知识库 专家体系 土地利用动态度 服务价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土地敏感性的评价方法——以贵州省为例
2
作者 彭世寿 白晓永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年第4期8-11,34,共5页
岩溶区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展,是对岩溶区土地产生破坏和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岩溶地貌类型为代表,从岩溶地区土地的生态脆弱性和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峰丛峰林类土地比较容易产... 岩溶区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展,是对岩溶区土地产生破坏和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岩溶地貌类型为代表,从岩溶地区土地的生态脆弱性和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峰丛峰林类土地比较容易产生退化,溶丘溶原类土地脆弱可能性比峰丛峰林类小;岩溶地区各土地类型均比较敏感。从而揭示对这类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敏感程度,提醒土地使用者加以注意并进行防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敏感性 评价方法 岩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统计方法的石羊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魏伟 石培基 +3 位作者 周俊菊 雷莉 魏晓旭 颉斌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0-244,共5页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ArcGIS区统计方法进行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通过构建石羊河流域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四个定量评价指标,利用栅格叠置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土地敏感性...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ArcGIS区统计方法进行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通过构建石羊河流域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四个定量评价指标,利用栅格叠置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土地敏感性特征,生态敏感性等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极敏感和高敏感区占到了全流域总面积的74.68%,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别占石羊河流域总面积的10.59%和0.88%。最后,针对石羊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的特点,通过综合研究结果和相关资料提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对策,为指导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敏感 区统计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支持下的土地盐碱化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汤洁 赵凤琴 +1 位作者 李昭阳 王晨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1-846,共6页
在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应用GIS多边形叠置分析技术划分了6395个评价单元,选取了6项土地盐碱化敏感性指标,将土地盐碱化的敏感程度分为非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4级。采用层次分析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 在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应用GIS多边形叠置分析技术划分了6395个评价单元,选取了6项土地盐碱化敏感性指标,将土地盐碱化的敏感程度分为非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4级。采用层次分析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敏感性评价,并通过GIS技术实现评价结果的分区和可视化。结果表明,采用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精度。研究区土地盐碱化以中度敏感为主,轻度敏感和非敏感次之,极敏感地区占土地总面积的份额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盐碱化敏感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WEQ模型修正的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梦甜 张慧 +4 位作者 高吉喜 仇宽彪 王延松 吕久俊 鞠昌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8-372,F0003,共6页
中国西北部是土地沙化面积最大,发展最快,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提高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结果精度对精确识别沙化敏感区、科学划定土地沙化敏感性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土地沙化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壤风蚀修正模型对我国通用的土地... 中国西北部是土地沙化面积最大,发展最快,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提高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结果精度对精确识别沙化敏感区、科学划定土地沙化敏感性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土地沙化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壤风蚀修正模型对我国通用的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进行了修正,研究了土壤风蚀修正模型中的风力因子、土壤湿度2个因子分别代替通用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中的大风天数、干燥度指数2个因子的可行性,并采用通用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与本研究提出的修正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对我国西北部地区土地沙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修正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中的土壤湿度因子、风力因子分别与通用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中的干燥度指数因子、大风天数因子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气象站点分布较少的区域,修正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中的土壤湿度和风力因子更能准确地刻画气候干湿状况和大风情况。(2)修正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大大提高了通用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精度,可为中国沙化敏感性精细化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敏感评价 因子优化 中国西北部 RWE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灵宝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昆 彭红霞 +1 位作者 李江风 陈万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32-37,共6页
选定河南省灵宝市地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覆被、土壤类型和地形坡度等5个因子,构建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确权法-变异系数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结合ArcGIS,运用加权评分法得到灵宝市土地敏感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选定河南省灵宝市地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土地覆被、土壤类型和地形坡度等5个因子,构建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确权法-变异系数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结合ArcGIS,运用加权评分法得到灵宝市土地敏感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灵宝市土地生态环境总体较脆弱,以极敏感和高敏感为主,占全市面积的52.90%,不敏感和低敏感区占全市面积的2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敏感 ARCGIS 变异系数法 灵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和重要性的阜平县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7
作者 郑鹏 尹海魁 +3 位作者 李新旺 刘琳洁 王树涛 许皞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研究区选择太行山典型地段阜平县,依据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划分。对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分布情况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敏感。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中重要性较低... 研究区选择太行山典型地段阜平县,依据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划分。对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分布情况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敏感。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中重要性较低的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严重,重要性较高的地区位于银河自然保护区内以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质量较高。基于地貌类型初步划分生态区为3个一级区;基于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采用二维关联判断矩阵在初步分区的结果上进一步将生态功能区划分为6个二级区;采用面积占优法确定主导因素,进一步将阜平县划分为13个三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分区 土地生态环境敏感评价 生态功能重要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帅 李淑杰 +2 位作者 解小雨 于丽丽 何有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9期10296-10298,10310,共4页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维持耕地资源总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分析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土地敏感性和土壤质量,构建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规划数据,运用GIS技术,测算松原市宜耕后...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是维持耕地资源总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相关数据与资料分析,分析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土地敏感性和土壤质量,构建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相关规划数据,运用GIS技术,测算松原市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区。结果显示,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58 257 hm2,占后备土地资源的2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市 土地敏感性 土壤质量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国土综合适宜性评价——以淮北市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施益军 翟国方 +2 位作者 周姝天 鲁钰雯 刘宏波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综合考虑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提出由土地发展潜力和土地生态敏感性构成的土地综合适宜性评估模型。通过将土地经济发展潜力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实现不同等级评估结果的叠加分析。根据判断矩阵的评判结果,... 综合考虑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提出由土地发展潜力和土地生态敏感性构成的土地综合适宜性评估模型。通过将土地经济发展潜力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实现不同等级评估结果的叠加分析。根据判断矩阵的评判结果,构建不同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得到不同条件限制下的土地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以淮北市为例,分析了低生态安全格局、高生态安全格局和中生态安全格局3种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土地综合适宜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生态安全格局的评估结果能有效平衡城市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划分淮北市城市用地的"四区",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提出相应的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综合适宜 土地发展潜力 土地生态敏感 判断矩阵 多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