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现代化重构 被引量:4
1
作者 程雪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71,共15页
自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我国的法秩序中从“类型化法律术语”转变为“专用型法律概念”,但这一概念所指代的现实对应物一直模糊不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致力于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建... 自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我国的法秩序中从“类型化法律术语”转变为“专用型法律概念”,但这一概念所指代的现实对应物一直模糊不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致力于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建和发展提供新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关系。为此,应当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改革目标,着力打破“行政区划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藩篱和制度迷思,然后按照“经营性—非经营性”标准合理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相关规定,从而最终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分别享有并行使部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土地所有 中国式现代化 政经分离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法理思辨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先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6,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并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遵循渐进性改革路径来看,应主要从区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走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权法律性质定位的误区、进一步完... 研究目的:分析并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遵循渐进性改革路径来看,应主要从区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走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权法律性质定位的误区、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规范装置、处理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征收中关系4个方面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一味的"做虚"和"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乃是忽视其应有的体系效应和实践本质,可能给具体微观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私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GA^(2)尚未发表的马克思晚年关于法国土地所有制的笔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岱 吴重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4,207,208,共11页
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官网中,有一本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尚未发表的马克思晚年关于法国土地所有制的笔记。该笔记由德语和法语组成,封面目录由恩格斯亲笔撰写,正文部分由马克思亲笔摘录。笔记的主要内容... 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官网中,有一本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尚未发表的马克思晚年关于法国土地所有制的笔记。该笔记由德语和法语组成,封面目录由恩格斯亲笔撰写,正文部分由马克思亲笔摘录。笔记的主要内容为土地所有制相关的详细数据。结合马克思晚年的研究方向,摘录笔记是马克思对国家革命问题与“六册计划”进行的更进一步的探索。根据辨识结果,该笔记对于了解马克思晚年对待农民阶级的态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 法国土地所有 “六册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衡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6,共7页
在城市土地配置中,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设租寻租等博弈行为,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益分配状况,关键是要维护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具体说,应考虑如下措施:第一,健全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第二,合理确定土地供应年... 在城市土地配置中,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设租寻租等博弈行为,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益分配状况,关键是要维护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具体说,应考虑如下措施:第一,健全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第二,合理确定土地供应年期;第三,严格界定划拨制的范围,一切营利性的土地均应纳入有偿使用轨道;第四,建立竞争性的土地供应形式;第五,建立规范合理的收益体系;第六,建立城市土地增值回收制度;第七,建立土地资产流失的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 使用者 利益博弈 城市 国家土地所有 衡平 国有土地资产 土地资产流失 土地供应 土地配置 博弈行为 分配状况 土地利益 评估制度 土地价格 合理确定 有偿使用 土地增值 责任制度 营利性 竞争性 健全 纳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宪法与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4,共6页
本文就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中所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过程作出了回顾和分析 ,指出现行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困惑 ,认为根据所有制形式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中国经历... 本文就新中国历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中所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过程作出了回顾和分析 ,指出现行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困惑 ,认为根据所有制形式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中国经历了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 ,现行宪法规定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也应“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土地所有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 土地国有化 中国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建库更新工作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静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48-51,共4页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明晰化、规范化管理成为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维护农民权益的关键。该研究以福建省云霄县为案例,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建库更新的工作路径,最终建立成...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明晰化、规范化管理成为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维护农民权益的关键。该研究以福建省云霄县为案例,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建库更新的工作路径,最终建立成果齐全完整、格式统一、准确可靠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及汇交成果。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建库更新工作不仅可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妥善解决集体土地权属争议、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所有权 地籍调查 登记 数据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明秋 孙海燕 牛海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5,共4页
研究目的: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的完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无论是农用还是非农用,其收益权都是完全的;(2)... 研究目的: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的完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无论是农用还是非农用,其收益权都是完全的;(2)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特殊性,国家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管理权的存在并不构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性的损害,因而其处分权也是相对完整的。研究结论:由于收益权和处分权是土地所有权最重要的两项权能,它们的完全与否将直接决定着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因此,目前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相对完全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 集体土地 土地所有 完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简牍与秦代土地所有制问题再探讨
8
作者 蔡树才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2,共10页
学界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争议,出土秦简显示,秦代既存在政府直接控制、经营的大量公田或官田,也将更多土地授予民户私有并承认百姓通过继承、买卖等方式获得的土地私有权。君王并不拥有全部土地,在古代的法制史和观念... 学界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性质的认识存在很大争议,出土秦简显示,秦代既存在政府直接控制、经营的大量公田或官田,也将更多土地授予民户私有并承认百姓通过继承、买卖等方式获得的土地私有权。君王并不拥有全部土地,在古代的法制史和观念史中,私有是普遍的自然法。然而古代的产权与土地所有权与源于西方的现代产权观念、物权制度存在本质差异,不能同现代私有或公有制简单划等号,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一块土地上往往同时附着了不同身份人员的不同权利,产权不是明确、绝对、排他性的,也不是针对个体的,而是身份制和关系性的,古代没有明晰的“主体”和产权概念,而是一种模糊和混合的所有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产权与所有制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一传统,而同资本主义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根本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田制 官田 土地私有 混合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与征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3,137,共5页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所有 价格 征地制度 补偿费用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谭峻 涂宁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1,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困境,探索从困境中解脱的出路,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收革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键在于是否赋予集体完全的处分权和收益权,...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困境,探索从困境中解脱的出路,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收革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键在于是否赋予集体完全的处分权和收益权,集体土地所有者是否具有土地发展权,土地收益在三级所有者之间以及集体和农民之间能否实现合理分配,集体土地资产能否合理管理等。研究结论:通过编制集体才地利用综合开发规划赋予农村集体用地自主权;改革上地税费制度,上地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合理分配;在规划管控、用途管制机制下推进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化: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之路 被引量:38
11
作者 颜运秋 王泽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学术界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众说纷纭。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方案都不可取。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为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提供了正当性诠释,粮食的有效供给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培育... 学术界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众说纷纭。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方案都不可取。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为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提供了正当性诠释,粮食的有效供给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培育为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提供了必要性诠释,构建一种既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又能让国家财力承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双赢”的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方案应当成为我们变革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集体土地 土地所有权制度 国有化 《农业法》 土地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构造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15
12
作者 房绍坤 曹相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61,共13页
所有权有绝对所有权与相对所有权之分。集体土地所有权属于后者,是与以归属为中心的所有权相对的以利用为中心的所有权形态。以利用为中心的所有权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并发生了归属与支配的分离:作为归属意义上的所有权,集体土地所... 所有权有绝对所有权与相对所有权之分。集体土地所有权属于后者,是与以归属为中心的所有权相对的以利用为中心的所有权形态。以利用为中心的所有权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并发生了归属与支配的分离:作为归属意义上的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不以权能为中心而以功能为目的;作为支配意义上的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权能为中心但受归属所有权限制。所有权的权能具有整体性,权利束理论也只是对支配所有权的强调,并未突破所有权权能的整体性。集体成员权不是实体私权,而是团体利益的分配机制,存在日耳曼式和罗马式两种效果。承包地“三权分置”释放了支配所有权的权能,符合他物权设立的法理,使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 绝对所有权 相对所有权 归属所有权 支配所有权 集体成员权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芙 易玉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权制度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内容及其实现形式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河 李军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6,共6页
研究目的:为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运行提供法学理论的合理解释,为相关立法构建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所有,成员因其身份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 研究目的:为现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运行提供法学理论的合理解释,为相关立法构建提供理论前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研法。研究结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土地归一定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所有,成员因其身份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永远不得请求分割、转让和继承;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土地所有权不享有任何理论或规范意义上的份额或份额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处分、使用和收益4项权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经"质的分割"后,在集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配置状态及利益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 本质 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S网络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翟伟林 田学军 +1 位作者 王乾 霍印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84-285,共2页
CORS网络RTK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广、全天候工作、精度高等优点,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在山区进行测量工作时遇到的地形复杂等许多问题,从而得到准确、清晰的行政村界,有效地保证了农民集体的土... CORS网络RTK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广、全天候工作、精度高等优点,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在山区进行测量工作时遇到的地形复杂等许多问题,从而得到准确、清晰的行政村界,有效地保证了农民集体的土地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网络RTK技术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 界址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表达 被引量:28
16
作者 管洪彦 孔祥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2,共9页
植根于"两权分离"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三权分置"下的农地改革实践,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的缺陷集中体现在:权利属性与权利主体的模糊性;行使主体与行使机制的不健全;权能体系和保障机制欠... 植根于"两权分离"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三权分置"下的农地改革实践,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的缺陷集中体现在:权利属性与权利主体的模糊性;行使主体与行使机制的不健全;权能体系和保障机制欠缺。未来立法应该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与农民集体成员权综合治理体系进行科学的立法表达。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基本构造体系需要:明确特定社区范围内的成员集体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行使主体;丰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系。农民集体成员权是克服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缺陷的重要设计,建构其综合治理体系应该在理论上厘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民集体成员权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科学可行的集体成员身份认定标准,丰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体系,健全农民集体成员权利行使规则与救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 农民集体成员权 立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地产权权能构造——基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权利体系 被引量:36
17
作者 潘俊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6,共9页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结构在农地流转实践中自发突破,形成"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新型权利体系,并在中央决策层面得以确定。集体所有权——承...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结构在农地流转实践中自发突破,形成"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新型权利体系,并在中央决策层面得以确定。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权利体系,是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是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再分配,激活了地的灵活性,释放了巨大改革红利,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分离后,承包权的主要权能体现为承包地位维持权、经营权分离对价请求权、土地被征收的补偿权、继承权以及退出权等内容,经营权则主要表现为对承包地自主生产经营决策权以及对取得的经营权进行抵押、入股等处分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 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 三权分离 权能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与农地制度创新——基于1995—2008年实证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胜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6,共6页
研究目的:探索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机理,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法制教育无关,与外部力量的干预高度关联。研究结论:农民土地所有... 研究目的:探索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机理,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法制教育无关,与外部力量的干预高度关联。研究结论: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不是现行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宣传教育的结果,而是农民作为认知主体自主建构土地产权象征意义的过程。新一轮农地制度创新要赋予农民永久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和对抗外部干预的救济权,以保证农地使用权的长期稳定,促使农民在长期稳定使用权的基础上建构起象征意义的土地所有权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 认知建构 象征意义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重构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俊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73,共10页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建立土地市场法律制度,必然导致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分离。我国经过20多年的土地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的实践,已经在事实上将土地使用权置于一个独立物权法律地位。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构建的中国土地法律制度,应...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建立土地市场法律制度,必然导致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分离。我国经过20多年的土地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的实践,已经在事实上将土地使用权置于一个独立物权法律地位。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构建的中国土地法律制度,应当突破传统的土地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四项权能,并代之以土地的设定权、收入权、使用权、发展权和回归权。传统的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则相应地纳入新型权利结构的土地使用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 权利结构 土地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身份歧向与价值悖离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云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80,共7页
集体土地所有权始初的公平(耕者有其田)、效率兼顾直接引致了非正义、低效率的恶果。土地的无偿性、福利型分配前提,引发了土地权利获得的身份性前提。以公平理念论,世袭性、依赖性、强制性严重违背了平等原则;以效益理念论,忽略了土地... 集体土地所有权始初的公平(耕者有其田)、效率兼顾直接引致了非正义、低效率的恶果。土地的无偿性、福利型分配前提,引发了土地权利获得的身份性前提。以公平理念论,世袭性、依赖性、强制性严重违背了平等原则;以效益理念论,忽略了土地经营的两大最重要质素:对价缺席与土地经营能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处于歧向语境:对于农民,集体既是乡村基层政治权力的治理人,又是土地的抽象产权人;针对国家,集体既不具有回收资产与投入的能力,也不具备讨价还价的资本与能力,导致在集体所有制的制度框架与意识形态前提下产生排斥集体的力量。就价值抉择而论,集体既不可能实现土地利益分配的公平,也不可能推进土地效益的增长。突破路径:在农村废除土地集体所有制,比照城市建设用地模式将农村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 农村土地产权模型 社会功能 身份歧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