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9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3
1
作者 谭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整合政策工具等,能够有效解决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等领域的共性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整合政策工具等,能够有效解决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等领域的共性难题。有效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采取跨领域的综合路径,不断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2
作者 丰雷 李聪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为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建模、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土地制度综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比西部地区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政策主体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整合土地、劳动力、社保以及资金等要素配套,有助于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的全民共享,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政策主体配套 政策工具配套 城乡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井田”到“名田”的支配权格局变换:民生视角下秦朝土地制度研究
3
作者 郑雄飞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2,共9页
土地制度是治理体系与社会发展交互作用的基础性建制。所有制是折射所有者排他性意志的支配权安排,田制则是所有者与使用者合意的生产管理方式。“废井田开阡陌”不是废除原来的土地私有制,而是通过以名占田、授田于民来奖励军功和征收... 土地制度是治理体系与社会发展交互作用的基础性建制。所有制是折射所有者排他性意志的支配权安排,田制则是所有者与使用者合意的生产管理方式。“废井田开阡陌”不是废除原来的土地私有制,而是通过以名占田、授田于民来奖励军功和征收赋税,建立新的土地管理方式和支配权格局。自秦朝中央集权君主制和郡县制官僚体制开始,封建王朝遵循帝国逻辑,主权、治权与地权紧密融合,剥削方式由劳动地租转向产品地租;地权结构由周王所有的“扁平式”分封代管制演化成皇权支配的“科层制”地主阶级等级所有制。期间,社会依附关系相对松动——从“基于人身占有”转向“基于土地垄断”,代价是经济剥削程度加深即劳动剩余被部分甚至全部攫取。由于赋税徭役繁重,农户被迫流亡,授田制难以为继,土地兼并异常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终致秦朝倾覆。通过梳理秦朝土地制度的源流及其演化,发现地权的核心在于支配权,土地制度改革需要保护农民的耕种权和收益控制权等正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井田制 授田于民 以名占田 秦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多重逻辑与探索路径
4
作者 洪名勇 姜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22,203,共12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蕴含改革创新、协调推进、绿色生态、开放互动和成果共享等多重要求。在理论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生态保...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蕴含改革创新、协调推进、绿色生态、开放互动和成果共享等多重要求。在理论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生态保护以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与分配等,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历史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经历了“农民私有→集体所有→两权分离→三权分置”的演变历程,对不同阶段城乡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新时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在现实逻辑层面,农村土地制度在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破解城乡失衡困局及重塑工农城乡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深层次的制度约束。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围绕“拓权”、“引流”、“重塑”、“统筹”等关键环节:依托土地产权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活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助力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格局、推动城乡功能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融合发展 “理论-历史-现实”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实需求、政策分析与优化思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颖 赵利梅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9,共11页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土地要素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堵点,优化配置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人口转移、优化人地资源配置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土地要素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堵点,优化配置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人口转移、优化人地资源配置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受制于多种原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要以农村承包地和建设用地的联动性改革实现细碎土地资源的连片利用,又要以农村土地资源整体性治理推动城乡“人口—土地—产业”发展的有序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土地制度:演进、逻辑、展望
6
作者 储梁 原昊 +1 位作者 夏欣 沈国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土地制度作为塑造城乡关系的核心制度安排,其演进方向的明确对于实现城乡空间协同与要素优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土地制度不仅涉及资源配置问题,更通过产权安排、利益分配和发展权益保障等维度,深刻影响着社会... 土地制度作为塑造城乡关系的核心制度安排,其演进方向的明确对于实现城乡空间协同与要素优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土地制度不仅涉及资源配置问题,更通过产权安排、利益分配和发展权益保障等维度,深刻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政治稳定。现有研究虽然对土地制度进行了长时段、纵贯性的研究,但缺乏对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土地制度与土地权利结构性矛盾的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土地制度的演进历程,归纳出土地制度演进的三重内在逻辑:产权结构的权能拓展、政府与市场的放管协同、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制度权衡。研究进一步解构城乡关系的非对称性特征,剖析城乡土地权利的制度性障碍,并基于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维度,讨论土地制度与基本权利体系的互动机制。相关内容旨在为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演进 城乡二元结构 生存权 发展权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
作者 周子铭 高鸣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7,共13页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激发土地活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现实需要。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历史经验,应围绕农村承包地和集体经...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激发土地活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的现实需要。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历史经验,应围绕农村承包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明确科学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理顺农民和土地关系的工作主线,强化与农村其他改革政策的系统协同,推进农村土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动能力,以激活和释放土地要素活力,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土地制度改革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8
作者 赵丽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分析了土地制度改革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多种作用,对农业生产效率在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的创新改良,对提升... 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分析了土地制度改革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多种作用,对农业生产效率在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的创新改良,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分配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通过翔实的案例剖析与数据验证,阐明了土地制度改革如何深远作用于农业生产效率,并就政策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流转 集约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的优势、困境与改革方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变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基础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适,对不同阶段主要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变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基础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适,对不同阶段主要发展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具有五大独特优势,分别是能够在人口规模巨大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够以释放土地财产收益为抓手夯实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能够以赓续农耕文明、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为载体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耕地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路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以支撑内生型发展模式为手段保证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困境,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农村土地的粮食安全保障、财产性收益提升、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秩序稳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优势 改革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满平 郝晋珉 +1 位作者 刘平辉 郭文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68,81,共4页
该文阐述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越来越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亟须创新,但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当前符合公有制框架下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主要有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股份合作型及股份投包型四种。前两种为... 该文阐述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越来越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亟须创新,但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当前符合公有制框架下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主要有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股份合作型及股份投包型四种。前两种为当前的基本模式,后两种为未来的最适模式。随着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土地制度模式会越来越完善,也会有新的农业土地制度模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创新 土地制度模式 现代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特征及绩效分析
11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60-64,共5页
阐述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概况,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渐近性、需求引导性等特征,指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基本产生了积极的绩效,并对各个变迁阶段产生的具体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变... 阐述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概况,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渐近性、需求引导性等特征,指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基本产生了积极的绩效,并对各个变迁阶段产生的具体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特征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台湾与大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5,98,共8页
土地制度的变迁核心不外乎围绕农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改变以及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而并非单纯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因此,对两地土地制度变迁的效果评价不在于土地制度安排的所有权形式,而集中在变迁的方向和基... 土地制度的变迁核心不外乎围绕农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改变以及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而并非单纯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因此,对两地土地制度变迁的效果评价不在于土地制度安排的所有权形式,而集中在变迁的方向和基本途径。台湾与大陆共同的经验表明,放松政府的土地管制,发展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进行土地产权的细化与流转以及积极发挥私人组织在土地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与台湾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 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质量 所有权归属 土地制度变迁 土地制度安排 土地市场 土地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微观样本——佛山市南海区的集体土地制度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燕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为应对制度更替时的剧烈震荡,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稳态治理模式。构建渐进式改革中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对南海区集体土地制度变迁开展历时性研究,指出初始阶段南海区与中央的制度偏差成为其微观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依赖。地方政府作为科... 为应对制度更替时的剧烈震荡,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的稳态治理模式。构建渐进式改革中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对南海区集体土地制度变迁开展历时性研究,指出初始阶段南海区与中央的制度偏差成为其微观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依赖。地方政府作为科层制中的下级政府与社会场域的实际治理主体,既是中央制度在进入社会场域时的“润滑剂”,也与市场主体一同推动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创新性制度变迁,通过制度变迁在体制与社会场域的传导与反馈,宏观渐进式改革与微观渐进式改革得以双向互动演进。最后提出地方性制度变迁是我国深化改革在社会场域的重要支撑,对中央制度变迁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制度变迁 集体土地制度 南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评价及经验(1921~2021年)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2期60-63,共4页
梳理了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的三次大变革,具体地阐述了各个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新中国建立征程中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直接助推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 梳理了我国近百年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的三次大变革,具体地阐述了各个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新中国建立征程中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直接助推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性发展,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形成了较稳定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但改革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则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总结了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认为注重改革的动态性、适宜性、差别性及系统性等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评价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观点综述 被引量:36
15
作者 朱道林 王健 林瑞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94,共6页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 研究目的:归纳总结"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的典型观点,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综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实践已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的权能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予以法律界定;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过度追求土地收益、非农非粮利用倾向。研究结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是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进一步细化三权的权利内涵,探索三权的权能关系和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市场化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应防止过度资本化和非农非粮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与法律 农地改革 农地经营权 农村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启示
16
作者 易凡 胡钢 杨蕙而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土地制度不断发展变迁,反映了不同阶层对土地制度的探索与努力,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了借鉴,其具有以农为本、以人为本,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等特点,对于... 自鸦片战争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土地制度不断发展变迁,反映了不同阶层对土地制度的探索与努力,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了借鉴,其具有以农为本、以人为本,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等特点,对于完善土地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变迁与未来重点方向思考 被引量:33
17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1 位作者 张晶渝 程小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共7页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 经验与启示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考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 研究目的: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目标,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发展一体化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供给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城镇化、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保障,为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村土地主要问题,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1)完善强农惠农方式,优化耕地流转环境,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2)改革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城镇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机制;(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机制,真正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的宏观管制作用;(5)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城乡发展一体化 农村土地制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分析
19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基于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制度变迁的内生与外生动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六个阶段,从动力、成本、速度及外部... 基于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制度变迁的内生与外生动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近百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六个阶段,从动力、成本、速度及外部利润等方面揭示农村土地制度多阶段变迁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钱忠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74-85,共12页
本文在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进行简略回顾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一个土地制度变迁的描述性模型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经济学的分析和解释 。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 变迁 经济学分析 土地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