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县域单元的广东省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浩龙 刘毅华 +2 位作者 吴大放 郑延敏 曾娟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5,共8页
基于县域单元维度,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基于PSR模型的协调度测度法对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公平绩效则相反;综合绩效的空间集聚可划分为热点区域、冷... 基于县域单元维度,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基于PSR模型的协调度测度法对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公平绩效则相反;综合绩效的空间集聚可划分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异质冷点及异质热点区域4种类型,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的分布面积最大,稳定性明显优于异质值区域;土地利用绩效协调度格局呈现明显的与广东省社会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相耦合的"中心―外围"结构。协调度格局与综合绩效格局总体相协调,但并不呈单纯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差异 县域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大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度诊断 被引量:40
2
作者 吴一凡 雷国平 +2 位作者 路昌 周浩 关勇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大庆市为研究区,构建基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评估大庆市...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大庆市为研究区,构建基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评估大庆市在2001—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状况,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十年间大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呈现上升态势,绩效指数从2001年的0.290 0增加到2010年的0.715 4,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由低级水平发展到良好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的障碍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速分别为1.91%和1.38%;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投入水平的障碍度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均速分别为2.52%和0.76%;土地利用程度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影响最大,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对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提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 改进TOPSIS模型 障碍度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绩效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匡兵 周敏 陈丹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利用信息熵、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对岳阳市2009—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绩效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村及工矿用... 利用信息熵、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对岳阳市2009—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绩效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耕地的大幅增加以及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的减少;2空间上,岳阳市各地区信息熵存在较大差异,中心城区信息熵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且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熵值呈正相关;3岳阳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逐年上升,其中经济绩效对综合绩效的带动作用最明显,公平绩效则相对滞后;4与土地利用绩效相关性最显著的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但关联系数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土地利用绩效 关联度 岳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县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桑翠翠 杨海娟 +1 位作者 魏光文 刘庆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陕南地区为例,从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地区...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以陕南地区为例,从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陕南各县区土地利用绩效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差异明显。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分异与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2)陕南各县区的土地利用绩效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空间分异规律并不严格一致,汉台区的土地利用绩效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最高,岚皋县和镇坪县的土地利用绩效最低,而留坝县和佛坪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低;(3)各县区土地利用绩效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各不相同,森林覆盖率、垦殖指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复种指数、地均GDP、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工业用地水泥量、人均收入和单位建设用地产值9项指标成为陕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差异 障碍因子 陕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绩效区际格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允庚 赵丽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859-11860,11890,共3页
以《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0》数据为基础,构建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其评价结果,运用GIS软件对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以《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0》数据为基础,构建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的"4E"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其评价结果,运用GIS软件对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分布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寻求省内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差异存在的原因,相应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的方法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评价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权重优化算法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差异分解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玉杰 杜震洪 +1 位作者 张丰 刘仁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0-618,630,共10页
为了解土地利用绩效现状,探究区域间绩效的差异特征,以31个省域2011-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可持续性3个角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综合主客观赋权的属性权重优化算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改进的TOP... 为了解土地利用绩效现状,探究区域间绩效的差异特征,以31个省域2011-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可持续性3个角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综合主客观赋权的属性权重优化算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测度绩效值,并用泰尔指数组间分解法定量分析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对总绩效差异的贡献度。结果表明:按三大地带分组时,东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按六大常规分类分组时,华北、华东地区对总体差异贡献较大,东北、西北地区贡献较小;按九大土地利用分类分组时,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对总体差异贡献较大,青藏区、东北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贡献较小。总体上,绩效越高的省域对差异贡献越大,绩效越低的省域对差异贡献越小,且各区域间的差异格局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属性权重优化算法 绩效差异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宁夏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志 李才文 +4 位作者 任正龑 李鹏 许垚涛 韩建纯 裴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6-805,F0002,共11页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评价了宁夏近14年(2006~2019年)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协调发展水平和障碍因... 区域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评价了宁夏近14年(2006~2019年)土地利用绩效动态变化、协调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6~2011年,宁夏土地利用绩效处于较差水平;2012~2017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宁夏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快速上升,处于优质水平;2018~2019年,随着生态和土地安全问题的出现,宁夏土地利用绩效下降为中级水平。其中,经济绩效年均增长6.16%;社会绩效14年间总体上稳步提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生态绩效在2019年回落至中级水平;安全绩效在2015~2019年一直处于中级水平。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绩效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上升至2019年的中级协调。2016~2019年,影响宁夏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占比,生态用地面积占比,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率,土地协调度和农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熵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度 障碍度 生态绩效 安全绩效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及其障碍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邱艳超 张军 +1 位作者 王红 陈燕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6期269-276,共8页
[目的]评价内蒙古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并分析其障碍因子,为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合理调配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中国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特点,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构建内蒙古中部... [目的]评价内蒙古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并分析其障碍因子,为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合理调配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中国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特点,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构建内蒙古中部呼包鄂3个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方法和障碍度模型测算2004—2013年呼包鄂城市的土地利用综合、单项绩效水平和影响呼包鄂土地利用绩效障碍因子。[结果]2004—2013年内蒙古中部城市呼包鄂的土地利用综合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利用绩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呼和浩特市上升较快,包头市较平稳,颚尔多斯市较慢;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是主要的障碍因子。[结论]内蒙古中部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与目标区域的资源禀赋及政策实施密不可分,应加大土地的资本投入,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完善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深度和广度;同时,内蒙古中部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经贸和社会联系,其土地利用应从一体化角度去完善,形成产业聚集,促进整体的土地资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部 土地利用绩效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单元的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9
作者 杨璐 王飞 徐占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38-145,共8页
以县域为单位,借助ArcGIS 10.2操作系统和PSR模型,对山西省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土地利用的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显著,而公平绩效空间分布特征较为分散。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空间聚类可... 以县域为单位,借助ArcGIS 10.2操作系统和PSR模型,对山西省土地利用绩效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土地利用的效益绩效和效率绩效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显著,而公平绩效空间分布特征较为分散。土地利用综合绩效的空间聚类可以划分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异质冷点和异质热点区域4种类型,其中山西省的热点和冷点区域面积分布较小,稳定性相对异质区域较小。山西省85个县域土地利用绩效系统内部协调度呈现由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趋势,与山西省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形趋势相吻合。山西省土地利用综合绩效自相关特点及土地利用绩效系统内部协调度特征在总体上相互协调,但局部区域也会出现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土地利用绩效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绩效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42
10
作者 陈士银 周飞 吴雪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9-253,共5页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文以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四维模型,并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该文以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四维模型,并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湛江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绩效指数,并依此对湛江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呈总体下降态势,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效率和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总体水平较低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指数由1996年的0.3172增长到2006年的0.7163;以1996年为基准年,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阶段,说明湛江市的土地利用正逐步优化;土地利用绩效和可持续性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最后,根据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绩效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湛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轶 王爱民 尹珂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225,共5页
对重庆市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区域地域特征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重庆市耕地急剧下降,其面积净减了293 679.... 对重庆市近1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该区域地域特征的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8年重庆市耕地急剧下降,其面积净减了293 679.7hm2,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其面积净增了74 334.1hm2。(2)土地配置结构和土地利用程度分值呈现出总体下降态势,分别从1999年的0.713 2和0.114 3下降到2008年的0.294 2和0.038 7,这表明目前重庆市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仍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与利用效益则增长明显,其分值分别由1999年的0.065 5和0.046 7增长到2008年的0.447 2和0.301 1,但总体水平还较低,表明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3)重庆市土地利用绩效值总体水平不高,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由1999年的0.176 7增长到2008年的0.259 8,表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力的土地宏观调控措施下,重庆市土地利用正朝着合理利用和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绩效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模型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以阜康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文茜 刘新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阜康市近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成效,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方法】采取比重法、变异系数法、TOPSIS绩效分析模型相结合【结果】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变化总体情况正逐步向集约利用型方向发展... 【目的】通过分析阜康市近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成效,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方法】采取比重法、变异系数法、TOPSIS绩效分析模型相结合【结果】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变化总体情况正逐步向集约利用型方向发展,土地资源绩效水平介于低级和中级之间,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综合绩效水平均处于平稳上升的进程;由通过分析评价得到的绩效水平变化趋势,发掘研究区在发展过程中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的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建议,为改善阜康市土地资源利用绩效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结论】研究期间,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情况逐年优化,为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必须统筹协调依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绩效 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站点客运量的轨道交通站点用地利用绩效评价——以上海为例
13
作者 王鹤 杨超 颜奋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68,共5页
[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使用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指标来评价土地利用绩效,但由于轨道交通站点更关注客运量,用该指标评价土地利用绩效并不合适,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指标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土地... [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使用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指标来评价土地利用绩效,但由于轨道交通站点更关注客运量,用该指标评价土地利用绩效并不合适,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指标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方法]通过使用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进出站客运量数据,结合AOI(兴趣面)数据、POI(兴趣点)数据及周边土地规划利用情况,定义单位面积服务客运量作为站点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内区域)轨道交通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评价,对比一般站点和换乘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并对不同站点的土地利用绩效结果进行致因分析。[结果及结论]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对站点绩效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依托大型客运枢纽、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大型商圈等优势条件的轨道交通站点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绩效表现,而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较低、住宅小区密集的轨道交通站点则土地利用绩效表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点客运量 土地利用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