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覆盖对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功能的约束效应
1
作者 员学锋 陈蓓 +2 位作者 杨悦 赵雨 安健吉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8-297,共10页
[目的]明确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功能的相关关系和阈值效应,为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修复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表征植被覆盖强度,量化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借助斯皮尔... [目的]明确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功能的相关关系和阈值效应,为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修复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表征植被覆盖强度,量化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借助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和约束线法分析植被覆盖对土地利用功能的影响方式及影响阈值。[结果] 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呈波动式上升态势,93.29%的区域植被覆盖明显改善,退化区域不足1%;不同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生产功能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生活功能主要分布在各区县的中心城区,生态功能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特征,3种土地利用功能均值变化情况分别为-24.19%,74.70%和25.96%;植被覆盖对生产功能的约束作用无明显阈值,对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存在明显阈值,且研究期间阈值逐渐增加至0.415,0.603。[结论]陕北黄土高原应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者间的均衡发展,适度规模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结合各县域土地资源特点调整生态恢复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土地利用功能 约束线 陕北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主流教学科研软件在复杂矿山场景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成业 李梦圆 +1 位作者 邢江河 邱宇航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性能直接制约了相关工作者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该文以复杂矿山场景土地利用分类为任务对象,对比研究了PIE,ENVI,ERDAS和eCognition等主流遥感软件以及分析了自研的深度学习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1)ENV...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性能直接制约了相关工作者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该文以复杂矿山场景土地利用分类为任务对象,对比研究了PIE,ENVI,ERDAS和eCognition等主流遥感软件以及分析了自研的深度学习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1)ENVI在常规方法面向像元分类时表现出最高的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和Kappa系数,但分类效率最低,相比之下,ERDAS在兼顾较高精度的条件下运行效率最高;(2)eCognition在常规方法面向对象分类时取得了最优的OA和Kappa,也具备较高的运行效率;(3)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相较于常规方法的分类结果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文章定量地揭示了不同软件在不同策略方法上的性能表现,能够为相关工作者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提升教学效果和科研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软件 复杂矿山 土地利用分类 教学科研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特征选择的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
3
作者 潘俊 肖艳 刘项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4期85-88,共4页
针对遥感影像在进行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时,常面临特征维数过高的问题,本次研究使用一种混合特征选择法,具体将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与ReliefF进行结合。这种新选择法的实现机制是将特征集作为对象,借助于后者根据重要性... 针对遥感影像在进行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时,常面临特征维数过高的问题,本次研究使用一种混合特征选择法,具体将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与ReliefF进行结合。这种新选择法的实现机制是将特征集作为对象,借助于后者根据重要性对特征进行排序,将关联性低的特征进行去除,随后利用前者算法,将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分类精度,用作评定标准,进而完成最优特征组合的筛选,同时优化SVM的内核参数。通过eCognition平台实现土地利用分类,以完整特征集作为基础,和3种特征选择法开展分类精度对比,结果显示,本次提出的混合特征选择法有着最高的分类精度,在处理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问题时,该方法有着最优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特征选择 面向对象 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吕文强 吉冰倩 闵飘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87-91,共5页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原生林、次生林、灌丛和草地),采集0~30cm的土样,分析了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及其储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原生林>...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原生林、次生林、灌丛和草地),采集0~30cm的土样,分析了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及其储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在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中,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密度逐渐下降;对于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的为原生林(197.02t·hm^(-2)),其余依次为次生林(170.89t·hm^(-2))、灌丛(136.66t·hm^(-2))和草地(91.34t·hm^(-2))。以原生林土壤碳储量为参考,次生林、灌丛和草地土壤固碳潜力分别为26.13t·hm^(-2)、60.36t·hm^(-2)和105.68t·hm^(-2),表现出较大的固碳潜力。因此,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和恢复措施,促进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向原生林方向演替,有望显著提高该区域的土壤固碳能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土壤固碳潜力 土壤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包永红 白燕英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基于1990—2020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30年间土默特右旗有172.3 km^(2... 基于1990—2020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30年间土默特右旗有172.3 km^(2)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动态变化,区域整体生态质量好转;以10年为单位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依次为7.3%、12.3%和7.3%,土地利用或覆盖变化稳定性高,对土地的开发强度适中,土地生态利用状况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覆盖变化 生态格局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中部地区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湖北省59个县城为例
6
作者 刘合林 黄玉霖 +2 位作者 高俊阳 卢有朋 黄亚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现有研究多基于行政边界或某一中心城区中宏观数据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估和测度,对于基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缺乏有效研究,进而削弱了...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现有研究多基于行政边界或某一中心城区中宏观数据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估和测度,对于基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缺乏有效研究,进而削弱了规划策略配置的空间针对性。基于此,以湖北省59个县城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基于1km×1km的空间分辨率提出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测度方法和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识别出有近三分之一数量的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偏低。基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将此类低集约利用水平县城分为高集约利用水平集聚型、低集约利用水平集聚型和集约利用水平离散型,其对应的规划策略重点分别为老城优化型、成片联动型和单点再开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县城建成区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高空间分辨率 分类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土环境、发生学性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7
作者 周萍 肖华翠 +3 位作者 梁万栋 罗飞雪 谢敏 盛浩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45-50,共6页
高强度土地转换及持续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壤的发育方向具有双重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多样性。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母质来源、局地小气候、微地形、植被类型、管理措施和成土时间的作用;其次,在系统归纳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高强度土地转换及持续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壤的发育方向具有双重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多样性。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母质来源、局地小气候、微地形、植被类型、管理措施和成土时间的作用;其次,在系统归纳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地变更对土壤发生学属性、形态学特征和诊断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综述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不同等级土壤类型演变规律。最后,指出应加强研究多样化土地利用活动对成土过程、土壤属性的影响,重视土壤发生学性质对土地转换与渐变的动态响应规律,并应用新技术准确高效辨识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引起的土壤类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类 高强度人类活动 土地转换与渐变 土壤发生学性质 成土因素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多样性 成土过程 土壤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US的太行山地区土地覆盖时空变化及预测
8
作者 郭桓超 何湜 +2 位作者 闫戈丁 李慧 景海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7,共8页
为了研究1990—2020年太行山地区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以武汉大学发布的CLCD 30 m土地覆盖数据为数据源,结合道路、自然、地形、人口、经济和土壤6类驱动因素数据,采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 为了研究1990—2020年太行山地区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以武汉大学发布的CLCD 30 m土地覆盖数据为数据源,结合道路、自然、地形、人口、经济和土壤6类驱动因素数据,采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研究太行山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这一变化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太行山地区2035年的土地覆盖模式.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太行山地区农田、灌木、草地和荒地的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森林、水体和不透水面积呈上升趋势.(2)2020—2035年,仅水体转变为下降趋势,其他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趋势保持不变.(3)道路、自然、地形和土壤因素整体上对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具有较强影响,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 太行山区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和GF数据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尚明 马杰 +5 位作者 李悦 赵菲 顾鹏程 潘光耀 李倩 任阳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以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Landsat8 OLI,Landsat5 TM及高分一号(GF1)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及朴素贝叶...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以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Landsat8 OLI,Landsat5 TM及高分一号(GF1)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及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4种分类器的土地覆盖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SVM,RF和DT中关键参数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研究区,各分类器结果略有差异,从整体上看其优劣排序为SVM,NB,RF和DT。其中SVM和DT分类精度随参数变化波动较大:对于SVM,当参数C取值不小于103且gamma不大于10^(-1)时,无论哪种情况其分类精度均优于90%;对于DT,当参数树深(Depth)大于3时,各情况下的分类精度相对较高且趋于稳定。RF分类精度随参数变化波动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分类 分类 LANDSAT 高分一号 土地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地表热环境演变及其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响应
10
作者 张清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城市化加速推动土地利用转型,使得城市气候问题更加严峻。区域一体化驱动下的城市群热环境演变与土地覆盖互馈机制亟待解析。本文基于遥感(RS)影像数据,分析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长株潭城市群地表热环境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的时空... 城市化加速推动土地利用转型,使得城市气候问题更加严峻。区域一体化驱动下的城市群热环境演变与土地覆盖互馈机制亟待解析。本文基于遥感(RS)影像数据,分析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长株潭城市群地表热环境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RS指数和景观指数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城市间的连通性、聚集性显著提升;不透水表面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处,不透水面扩张与高温区分布高度耦合。MGWR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植被的降温作用最为显著,超过了水体的降温效果;同时,生态工程有效缓解了热岛强度,印证了跨域治理的必要性。区域一体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地表热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结果为规划者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地表热环境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智能分类识别与雨洪风险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艳波 徐宁伟 +2 位作者 陈泰熙 秦安臣 黄大庄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精度对雨洪风险淹没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分类中不同地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提高土地分类数据的精度,本研究引入具有非线性映射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精度对雨洪风险淹没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分类中不同地物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提高土地分类数据的精度,本研究引入具有非线性映射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选取野三坡风景名胜区GF-2遥感影像数据,对该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同时将能够反映土地利用信息的光谱数据和DEM数据、坡度数据,作为输入层神经元,将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输出层神经元,归一化处理后进行迭代训练,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该模型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91%,Kappa系数为0.890 6.基于该模型的识别结果,利用水文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模拟并分析野三坡景区百年一遇的极端降水事件造成的雨洪淹没区,并提出应对雨洪灾害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土地利用分类 机器学习 雨洪风险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丹江口库区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志方 吴彬 +1 位作者 孙忠 范玉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3,共9页
厘清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对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江口库区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库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景观格局... 厘清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对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江口库区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库区植被覆盖度,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景观格局指数,揭示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讨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丹江口库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0014/a,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增加趋势的区域分别占15.74%、14.16%,未来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状况良好。2)库区土地利用主要以林地、草地、耕地变化为主,LPI、SHDI及AI整体以升高为主。3)库区林地、耕地、草地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促进了植被覆盖的增加,LPI、AI与植被覆盖变化呈正相关,而SHDI与植被覆盖变化呈负相关。丹江口库区植被覆盖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国土空间优化以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丹江口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响应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珍 冯徽徽 +3 位作者 王诗涵 邹滨 李世杰 王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基于1985—2019年长时序遥感数据,定量核算湖南省生态服务价值(ESV),系统解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方式,模拟2030年多情景下ESV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湖南省LUCC显著,草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面积减少852.91 km^(2),... 基于1985—2019年长时序遥感数据,定量核算湖南省生态服务价值(ESV),系统解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方式,模拟2030年多情景下ESV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湖南省LUCC显著,草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面积减少852.91 km^(2),不透水面面积持续上升,面积增加3013.77 km^(2)。湖南省ESV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形变化,总体下降了86.07亿元,主要来自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等功能变化的贡献。LUCC对ESV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增益来自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分别增益837.73亿元和111.62亿元;2030年多情景预测显示,在自然发展和经济发展情景下ESV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遥感 CLUE-S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荣维康 徐天乐 +3 位作者 葛小东 穆晓雅 曾妍玉 曹聪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283,共10页
[目的]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 [目的]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20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处理、像元二分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研究湖北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①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其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②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上升了6.50%。林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建设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③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增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局部地区也存在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中南部及襄阳北方部分区域。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VC转移过程中,耕地较高植被覆盖与高植被覆盖之间的转移过程最为剧烈,林地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的47.87%,草地不同水平植被覆盖度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比例较小,仅为3.40%。[结论]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相互转移,尤其是林地、耕地及草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使得湖北省近20a来整体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NDVI 植被覆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DeeplabV3Plu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覆盖分类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凡 罗小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66-275,共10页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土地覆盖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价值,但由于土地覆盖类型复杂、光谱差异性较小等因素,目前对土地覆盖类别进行高质量的语义分割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土地覆盖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价值,但由于土地覆盖类型复杂、光谱差异性较小等因素,目前对土地覆盖类别进行高质量的语义分割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连接网络MFC-Net,该模型采用全新的基于点积注意力的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DPA-ASPP),提高了聚合上下文信息方面的能力及效率。更进一步的,针对不同尺度的特征提出了注意力增强融合模块(AEFM)来增强特征表示,改善不同形状和大小地物的分割效果。该模型充分利用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及多尺度信息,在LoveDA大型遥感图像数据集上取得了优于当前主流模型的分割结果(84.26%MPA和69.67%MI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土地覆盖分类 LoveDA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分类方法 被引量:83
16
作者 甘甫平 王润生 +1 位作者 王永江 付正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9年第4期40-45,共6页
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首先涉及图像的处理以及分类系统的建立。目前机助分类技术主要着眼于统计模式识别和基于知识的分类决策。最终的精度评价可以进一步完善分类决策。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方法与流程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郭琳 裴志远 +2 位作者 吴全 刘跃辰 赵占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4-19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精度,该文以新疆石河子垦区为研究区,利用NDVI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最佳时相组合;采用最佳指数因子OIF对参与图像分割的谱段进行选择;选择不同分割参数建立4...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精度,该文以新疆石河子垦区为研究区,利用NDVI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最佳时相组合;采用最佳指数因子OIF对参与图像分割的谱段进行选择;选择不同分割参数建立4级分割层次,构建了不同尺度的分类对象;针对其不同特点,分别选择基于知识的模糊分类和基于样本的监督分类方法;建立了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流程。采用地面实测数据对分类效果进行评估,与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相比,该文方法能够获取更高的分类精度,可为同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分类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遥感极化目标分解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腾 王耀强 +1 位作者 李瑞平 李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9-265,共7页
为有效利用微波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该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春耕后试验区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利用极化目标分解方法提取得到了散射熵、平均散射角、反熵、平均特征值、单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 为有效利用微波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该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春耕后试验区Radarsat-2全极化数据,利用极化目标分解方法提取得到了散射熵、平均散射角、反熵、平均特征值、单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二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结合实地数据,分析了各参数对于耕地、裸地、含植被水体、建筑等类别的可分离性。根据分析结果选取平均散射角、平均特征值、单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为分类特征变量,通过最小距离法计算了决策边界,最后结合树分类器对试验区影像进行了分类。整体分类精度93.89%,分类Kappa系数为0.914。结果表明,利用平均散射角可有效区分表面散射与二次散射及体散射;平均特征值可有效区分含植被水体与建筑物;单次反射特征值相对差异度参数可有效区分耕地与裸地。利用极化目标分解方法结合决策树分类器可精确地进行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分类 分类 决策 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EVI时序数据对河南省土地覆盖进行分类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新圣 孙睿 +2 位作者 武芳 胡波 王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3-219,共7页
基于遥感的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对农林业生产、环境监测具有直接的应用意义。该文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23个时相的MODISEVI数据,结合农作物物候历、其他分类参考数据及河南省种植结构的相关文献,在对时序数据进行去云、平滑... 基于遥感的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对农林业生产、环境监测具有直接的应用意义。该文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23个时相的MODISEVI数据,结合农作物物候历、其他分类参考数据及河南省种植结构的相关文献,在对时序数据进行去云、平滑处理后,采用SVM(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河南省的土地覆盖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上,一方面参照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统计数据得到面积精度,对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小麦为81.47%、玉米94.87%、水稻82.43%;经济作物:油菜39.81%、大豆93.65%、棉花95.21%、花生74.27%;另一方面,参照2000年1:10万全国土地覆盖的分类数据,将2000年的对应数据和分类结果分别归并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筑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总体识别精度为78.07%,Kappa系数为0.6556。从分类精度验证来看,表明MODIS植被指数时序数据及该文研究方法在农作物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时间序列 分类 EVI SVM 土地覆盖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成像光谱数据的宜兴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定祥 刘顺喜 +1 位作者 尤淑撑 周连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对宜兴市机载成像光谱数据辐进行射畸变纠正、几何精确纠正和辐射定标等预处理,获得高光谱反射率图像。利用相关系数、均方差、离散度等统计特征进行面向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目的的波段优选,采用高光谱像元提纯分析工具获得分类所需的终... 对宜兴市机载成像光谱数据辐进行射畸变纠正、几何精确纠正和辐射定标等预处理,获得高光谱反射率图像。利用相关系数、均方差、离散度等统计特征进行面向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目的的波段优选,采用高光谱像元提纯分析工具获得分类所需的终端单元,并利用终端单元进行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最大似然法分类精度低,整体精度为84.89%,而二进制编码、神经网络分类和光谱角分类方法精度较高,整体精度分别为87.12%,88.75%,90.41%。这说明光谱角分类是最有效的高光谱影像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方法,文章研究采用的高光谱预处理以及波段选择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数据 分类对比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宜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