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OT5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伐伐 李卫忠 +1 位作者 卢柳叶 康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劣,为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结合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和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为主要技术,对陕西佛坪长角坝乡遥...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劣,为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结合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和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为主要技术,对陕西佛坪长角坝乡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传统像元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面向对象分类法的总精度达到90.67%,较结合纹理特征的SVM法提高了8.34%,而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提高了近20.32%,克服了其他分类方法存在的同谱异物现象及分类结果中地物破碎等缺点,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结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不仅达到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目的,而且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信息 支持向量机 纹理特征 多尺度分割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空遥感与迁移学习的土地利用信息快速制图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鲁恒 付萧 +3 位作者 刘超 李龙国 李乃稳 庄文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2-269,共8页
为解决样本的手工获取和常规的目视解译难以适应目前农业土地资源信息自动化提取的需求问题,引入时空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关联知识迁移学习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迁移学习的高分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类制图方法(KTLC)。首先,运用改... 为解决样本的手工获取和常规的目视解译难以适应目前农业土地资源信息自动化提取的需求问题,引入时空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关联知识迁移学习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迁移学习的高分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类制图方法(KTLC)。首先,运用改进的均值漂移算法对新的待分类制图影像进行分割获得影像对象,然后,将分割后对象的矢量边界与前时相土地利用矢量专题图进行配准、嵌套,通过叠加分析获取当前影像中的不变对象,并通过光谱、空间信息阈值筛选完成不变对象的提纯,进而将历史专题图中的地物类别知识迁移到新影像对象上,建立新的特征与地物类别映射关系,最后,运用决策树构建分类规则完成当前影像的快速分类制图,并将所提方法与利用易康(e Cognition)软件进行分类(EC)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组实验影像,KTLC方法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88.61%、88.30%,EC方法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9.87%、84.84%,2种方法分类制图精度相当,但在效率方面,KTLC方法优于E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遥感技术 土地利用信息 分类制图 不变对象获取 知识迁移学习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廖铁军 黄云 +1 位作者 王成 付瓦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标准和目标,利用GIS技术,以川南山区长宁县为例,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地星GIS为平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Visu-alFoxpro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关应用...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标准和目标,利用GIS技术,以川南山区长宁县为例,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地星GIS为平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Visu-alFoxpro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相关应用模型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相关应用模型数据库的集成,能有效地组织不同时空的各类型相关数据,较好地实现土地利用的变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反映长宁县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数字国土工程 区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 应用 数据库 GIS 模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晶 魏霄利 +2 位作者 李文玉 付艳华 荣颖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5,共4页
实现政府信息共享是服务型社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信息质量是确保信息共享效果的前提和关键。应用信息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土地数据质量评价成果,本文构建了包括内容质量、集合质量、表达质量和效用质量等方面9个维度、17个指标... 实现政府信息共享是服务型社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信息质量是确保信息共享效果的前提和关键。应用信息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土地数据质量评价成果,本文构建了包括内容质量、集合质量、表达质量和效用质量等方面9个维度、17个指标的面向公众的土地利用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通过案例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结果表明:最大值是0.419 5,由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原理,该数据是不能直接面向公众共享的。根据评价结果,内容质量、集合质量是合格的,但表达质量和效用质量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 土地利用信息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遥感技术建立县级土地利用信息库 被引量:3
5
作者 崔丹 史明昌 田玉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56-60,共5页
以延庆县为例,介绍根据TM、SPOT数据复合影像判读土地利用现状的方法。在遥感图像处理、解译的基础上,对各类土地利用的信息进行提取、数据库空间管理、面积求取工作,最后得到延庆全县耕地、园地、林地、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用地、工... 以延庆县为例,介绍根据TM、SPOT数据复合影像判读土地利用现状的方法。在遥感图像处理、解译的基础上,对各类土地利用的信息进行提取、数据库空间管理、面积求取工作,最后得到延庆全县耕地、园地、林地、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用地、工矿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监测面积和地理分布情况,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供方法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遥感技术 土地利用信息 TM SPOT 数据复合影像 空间管理 面积求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影像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的不同喀斯特地貌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啟英 安裕伦 +3 位作者 周旭 伍显 奚世军 郝新朝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5-794,共10页
影像分割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前提,遥感影像分割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遥感分类的精度。为提高喀斯特山区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精度,采用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对喀斯特山区高分辨率影像分割,通过标准最近邻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影像分割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前提,遥感影像分割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遥感分类的精度。为提高喀斯特山区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精度,采用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对喀斯特山区高分辨率影像分割,通过标准最近邻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了仅多尺度分割、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两种分割方法下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精度。结果表明:(1)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能改善过分割和欠分割现象。(2)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优于单一使用多尺度分割。(3)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综合了影像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而提高了喀斯特山区影像分割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影像 喀斯特 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 土地利用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A影像的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邵安冉 李新举 周晶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1-446,共6页
为研究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大范围精确提取矿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技术方法,选取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煤矿作为研究区,针对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采用监督分类和归一化指数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融合后Sen... 为研究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大范围精确提取矿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技术方法,选取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煤矿作为研究区,针对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采用监督分类和归一化指数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矿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融合后Sentinel-2A卫星影像的四个高分辨率波段可应用于土地利用的精确识别;根据地物光谱特征,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提取建设用地、裸地效果较好,可作为精确提取两种地类的方法;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运算和归一化水体指数运算提取植被、水体信息可明显提高总体分类精度,提取精度可达93.54%,进而可利用该分类结果精确高效地识别和测算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为矿区土地整治、村庄搬迁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A 矿区 土地利用信息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8
作者 李守乾 安裕伦 +1 位作者 朱珂 张跃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09-2412,共4页
高光谱数据像谱合一及特有的高光谱分表率特性在研究地表物质成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方面极具潜力。土地利用信息对于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及动态监测具有重大意义。以贵州省西南部关岭县和贞丰县交接处的北盘江花江段为研究区域,用SAM方... 高光谱数据像谱合一及特有的高光谱分表率特性在研究地表物质成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方面极具潜力。土地利用信息对于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及动态监测具有重大意义。以贵州省西南部关岭县和贞丰县交接处的北盘江花江段为研究区域,用SAM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将结果与实地调查资料对比计算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达到预期结果,将分类结果制作成花江土地利用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预处理 土地利用信息 SAM匹配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对土地利用信息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9
作者 蕫哲 刘海燕 董贝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为了使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公开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自编的土地利用信息心理需求调查问卷,从网上招募了1 242名北京市及其辖区内的公众,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的心理需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69.18%的公众需要公开土地利用信息,其总体需求程度较... 为了使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公开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自编的土地利用信息心理需求调查问卷,从网上招募了1 242名北京市及其辖区内的公众,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的心理需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69.18%的公众需要公开土地利用信息,其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其中对土地征收、地价数据的需求程度最高;在土地征收方面,公众最需要公开土地征收后用途、被征收土地单位面积补偿及征收补偿款分配等相关信息;在地价方面,公众最需要公开房地产交易价格、交易地价等信息;不同职业的公众对土地利用信息的需求程度差异较大;公众在土地利用信息的心理需求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信息 心理需求 问卷调查 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的鄱阳湖南矶湿地土地利用分类
10
作者 郭松 杨东伟 +2 位作者 尹晓星 万程辉 唐旭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5,共6页
针对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易混淆,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预处理的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融合(RF-GA-SVM)的湿地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1~7波段数据,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开展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并将RF-... 针对湿地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易混淆,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预处理的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融合(RF-GA-SVM)的湿地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1~7波段数据,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开展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并将RF-GA-SVM模型提取的结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以及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WO-SVM)等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F-GA-SVM模型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土地利用信息分类提取的总体精度为99.2%。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优选预处理能够实现自动搜索并反演GA-SVM模型参数,相较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的地物信息提取精度更高,在提高模型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湿地土地利用信息的分类提取。研究成果可为湿地地物识别与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遥感影像 特征优选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南矶湿地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图谱研究——以大福州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明 李慧珍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3期29-33,53,I0001,共7页
本论文应用RS和GIS复合技术提取大福州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从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净变化与相互转化)等方面对大福州城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了实验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空间扩展图谱,其研究和建立的土地利用斑块形... 本论文应用RS和GIS复合技术提取大福州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从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净变化与相互转化)等方面对大福州城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了实验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空间扩展图谱,其研究和建立的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扩展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形-数-理结合”和“系列化”、“谱系化”、“模型数值化”的特征,本工作是地学信息图谱在LUCC中的应用尝试,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 遥感自动检测方法 土地利用信息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平台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合兵 桑振平 李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88-293,共6页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量大,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本文将信息化管理引入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探讨了利用GIS、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开发等技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自动化与信息...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量大,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本文将信息化管理引入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与实施中,探讨了利用GIS、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开发等技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技术路线方法,提出了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并对系统软件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利用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规划指标动态管理、规划调整及规划管理审批等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为规划的实时管理和动态实施提供更有效手段,规划管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规划 GIS 土地利用规划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访问控制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学 李满春 高月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I0004-I0006,共3页
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中敷据众多,空间数据库权限管理任务繁重。笔者提出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为业务主线,面向事务和角色管理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实践表明,该模型减轻了系统日常维护管理负担,降低了对系统... 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中敷据众多,空间数据库权限管理任务繁重。笔者提出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为业务主线,面向事务和角色管理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实践表明,该模型减轻了系统日常维护管理负担,降低了对系统管理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角色 访问控制模型 GIS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兖州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召海 张衍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704-6706,共3页
以兖州市城区为例,以高分辨率CCD航空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兖州城区 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20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趋势预测研究
15
作者 姜健发 王生 +6 位作者 杨国斌 王有兵 杨月圆 李曼青 李亚楠 赵雪美 胡昌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132-139,共8页
以洱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198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20年变化趋势。基于40年间5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IDRIS、Excel软件,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分析洱海流域4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 以洱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198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20年变化趋势。基于40年间5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IDRIS、Excel软件,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分析洱海流域4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相互转换;利用IDRIS的CA-Markov模型预测其未来20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1980—2020年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呈多元上升趋势,耕地呈持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逐渐快速增长,综合土地利用年变化率呈上升趋势。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耕地面积有所下降,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有所上升,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从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来看,土地利用转换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外,保护地内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1990—2010年间,且变化不大。未来20年内城镇化持续扩张,主要集中在洱源盆地、凤羽盆地和海西坝子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演化信息图谱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晶 徐华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5070-5073,共4页
基于阿克苏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测算模型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定量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 基于阿克苏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测算模型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定量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至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为0.977 4,比1996年增加了0.123 7。交通用地、耕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园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的主要因素。②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导致了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迅速变化。其中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关系数最大,为0.988,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 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性 阿克苏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研究
17
作者 李涛 颜伟 《现代园艺》 2020年第13期10-12,14,共4页
以CBERS和ASAR为多源遥感数据源,采用HPF像素级融合法进行数据融合生成HPF融合数据,然后分别运用CBERS数据和HPF融合数据提取镇宁县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并基于实地样本点构建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对比分析数据融合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信... 以CBERS和ASAR为多源遥感数据源,采用HPF像素级融合法进行数据融合生成HPF融合数据,然后分别运用CBERS数据和HPF融合数据提取镇宁县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并基于实地样本点构建混淆矩阵进行精度验证,对比分析数据融合前后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的相对误差,评价CBERS数据和HPF融合数据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效果。结果表明:2种遥感数据提取水体类型信息的效果都好,精度均达到了100%;提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方面,HPF融合数据精度均高于CBERS数据,HPF融合数据效果好于CBERS数据;运用CBERS和ASAR影像进行HPF融合,生成HPF融合影像,并用HPF融合影像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是提高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正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途径对于岩溶地区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CBERS ASAR HPF融合 土地利用类型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与Oracle数据库平台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7
18
作者 桑振平 张合兵 刘文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127,共4页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与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提出了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探讨了实现规划管理工作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技术路线方法,并对系统软件结构、数据库...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与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提出了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探讨了实现规划管理工作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技术路线方法,并对系统软件结构、数据库及功能模块等进行了设计开发。研究表明,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规划指标动态管理、规划调整及规划管理审批等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为规划的实时管理和动态实施提供更有效手段,规划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 ORACLE数据库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瞿如一 童绍玉 +1 位作者 唐静波 彭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5-11,24,共8页
[目的]了解1996—2009年我国各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掌握各类用地的变动趋势,为各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全国31个省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 [目的]了解1996—2009年我国各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掌握各类用地的变动趋势,为各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全国31个省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各地区自然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其中,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整体"西增东减",林地、草地则整体由东向西增量逐渐增加,园地向西部和南部增加、黄渤海地区缩减,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增加量逐渐减少,交通运输用地南北激增,其他土地则由东向西减少量逐渐增加,且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各类用地的变化率都相对较大,同时,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变化还与各地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关系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空间分布总体为熵值由东向西减少,且相较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时信息熵的变化总体表现为"东增西减"。[结论]我国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度由西向东递减,且在这14年期间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系统有序度在进一步下降,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复杂,均衡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土地垦殖率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
20
作者 敖登高娃 李跃进 兀良哈.巴雅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231,共10页
村级规划是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延伸和完善,全面揭示村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该文以四子王旗中部乌兰察布丘陵区西南8个乡镇54个村(社区)组成的典型的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以其所辖村... 村级规划是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延伸和完善,全面揭示村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该文以四子王旗中部乌兰察布丘陵区西南8个乡镇54个村(社区)组成的典型的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以其所辖村(社区)为分析单元,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运用计量地理方法和GIS技术,定量分析村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为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平均值为0.71,所辖各村(社区)多样化指数介于0~0.77之间,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村(社区)集中化指数介于-0.33~1之间,集中化程度总体呈现为中等偏下的状态;土地组合类型相对较丰富,半数以上的村(社区)地类组合类型以耕地-林地-牧草地为主,37%的村(社区)以耕地-林地为主,空间分布上基本形成了一个集最单一和最齐全组合类型的中心区域和以此为中心的3条南北带状分布区域及最外侧对称分布的2个地段,在这些不同区域和地段内耕地、林地和牧草地呈现出相间分布的特点;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43.05,各村(社区)综合指数值介于213.83~400之间,土地利用程度总体水平较高;受地形、海拔及人类生产投入水平的影响,各类用地在各村(社区)的区位意义不尽相同,其中耕地和林地区位意义相对较突出,而对半干旱草原地区来说,牧草地区位意义并不突出。据此,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的土地利用,在完善灌丛林生态体系的同时加强牧草地保护和农田基本建设是确保草原生态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草原 农牧交错区 村域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