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茂兰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吕文强 吉冰倩 闵飘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87-91,共5页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原生林、次生林、灌丛和草地),采集0~30cm的土样,分析了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及其储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原生林>...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原生林、次生林、灌丛和草地),采集0~30cm的土样,分析了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及其储量。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地;在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与覆盖类型中,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高,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密度逐渐下降;对于4种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的为原生林(197.02t·hm^(-2)),其余依次为次生林(170.89t·hm^(-2))、灌丛(136.66t·hm^(-2))和草地(91.34t·hm^(-2))。以原生林土壤碳储量为参考,次生林、灌丛和草地土壤固碳潜力分别为26.13t·hm^(-2)、60.36t·hm^(-2)和105.68t·hm^(-2),表现出较大的固碳潜力。因此,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和恢复措施,促进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向原生林方向演替,有望显著提高该区域的土壤固碳能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 土壤固碳潜力 土壤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